[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佛的心
 
{返回 传喜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3

菩提心就是发明心地,成佛的心。行菩萨道,是因为一切众生就是我们往昔的父母。发菩提心,无边资粮就可积累,地藏菩萨发的大愿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十分感人,我们应随学大孝、大愿的地藏王菩萨,同时心中升起惭愧、策励之心。

地藏菩萨累劫报亲恩,虽然业障即使父子不相代受,但菩萨修法中有自他相换。孝心越大,消业障越快。可发愿替众生消业障。破悭贪心,舍外财,再勇猛精进,为了众生,不顾自己的生命。愿菩提心,行菩提心需要贯穿“知母恩,念母恩,报母恩”。不忍众生苦,慈心、悲心具足。修成胜义谛菩提心就能见到佛。

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我们要和佛的愿力相应,不能和我们自己的业力相应。对凡夫而言,我执的功高我慢造了铁围山。贪嗔痴慢疑那么重,见不到佛,就是因为我们来娑婆世界是业招感来,因此要有大惭愧心。

法无高下,对机者优。能忍辱负重的人,心里有依靠。具惭愧心,是我们的圣财,七圣财指信财、戒财、多闻财,舍财、智慧财,惭财,愧财。当自己不顺的时候,需要回光返照的。

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发广大心,做如是想:"让我的工作,带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生灵安康、祥和,让每一个享受我工作成果的生灵与佛法结缘,都能够种下一颗菩提种子,因果成熟见佛闻法,毕竟成佛。"那麼,你做的再普通的工作,它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返回 传喜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国在哪里?
下一篇:文殊菩萨五字真言
 佛教徒是最积极的人
 表面上吃亏
 慈悯
 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为什么我们看不见?
 什么叫心地?
 悲智双运
 心的奥妙
 学佛怎么打基础呢?
 快乐的人 善业的人
 行住坐卧不离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各行各业,守住自己的本分敦伦尽分[栏目:开愿法师]
 恶声鸟[栏目:哼哈一如说]
 喝酒、吸烟有什么过患?修行人喝酒、吸烟有开许的时候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关于三论宗“境智”之关系(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你必须要能够超越心王的作用[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野鸭子[栏目:公案100]
 从少做起 从少做起[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脚踏实地 修戒定慧(圣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