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在何处?(下)
慧净法师2003年12月18日弥陀诞,于弘愿念佛会开示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1

  二、佛在十方,光寿无量故。

  咦!这就矛盾了,阿弥陀佛如果在西方,他就不可能在东方,何况是在十方呢?其实佛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在佛来讲,他没有时间、空间的局限,时间、空间是众生的妄想、业力所呈现的。外界有日出日落,有白天黑夜,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循环;我们自身则有生老病死的循环,内心也时刻刹那地起心动念,因此就有时间的感觉,也有空间的感觉。

  可是对于超凡入圣者,尤其是对佛而言,他是没有时空局限的。没有时空不是很奇怪吗?不奇怪,对我们众生来讲奇怪,对圣者来讲是本来如是。时间、空间对他们来讲都是一体的、永恒的,没有三世,没有东西南北四维,东西南北四维上下都在他的心中。当然,这都是有经典依据的。

  《大经》:开廓广大,超胜独妙。恢廓旷荡,不可限极。

  《往生论》: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小经》: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法身无形无声,超越时空,不生灭,不变异。
阿弥陀佛,佛心常念,佛身遍临,佛口遍唤,佛眼遍观,佛耳遍听,佛光遍照。
时时处处,呼唤着我,保护着我,等待着我,迎接着我。

  极乐世界在西方有多大?《大经》说:“开廓广大,超胜独妙。恢廓旷荡,不可限极。”很开阔、很广大。

  “超胜独妙”:超越时间、空间,甚至超越十方净土,独一无二的、不可想象的。

  “恢廓旷荡,不可限极”:“恢廓旷荡”也是广大的意思。有多广、多大?“不可限极”,没有限,没有边,没有一个极端,就是无量无边,无限无极。这样岂不是虚空有多大,极乐世界就有多大?遍法界都是极乐世界。

  这样讲的话,我们即使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也没有离开极乐世界;虽然还在娑婆世界,也等同在极乐世界,即是所谓“同处异见”“同处异质”──同样一个地方但境界不一样,所看、所感觉的就不一样。所谓“一河四见”──天、人、鬼以及水族类,他们看水都各有不同的感受,天人看是琉璃,人看是水,饿鬼看是脓、血,对于水族类来讲,就是他们生活的空间,无所谓水不水。

  这里说极乐世界“开廓广大,超胜独妙。恢廓旷荡,不可限极”,这是从佛的境界,从“平等门”来讲的。前面说极乐世界在西方,这是就凡夫的境界,就是从“差别门”来讲的,目的是给我们一个归依处。《往生论》就解释说极乐世界是“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究竟如虚空”:极乐世界究竟来讲跟虚空一样,因为虚空无边,所以,它的广大是没有边际的。

  《阿弥陀经》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这两段经文是释迦牟尼佛解释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名号,释迦牟尼佛以“光明无量”与“寿命无量”来解释,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可以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说、不可形容,因此只有用“无量”──无量的光明(空间),无量的寿命(时间)来涵盖这一尊佛的无量功能。

  佛的名号是“以德立名”──以他的德来建立他的名称,所以佛的名称就等同佛的德,等同佛本身。阿弥陀佛无论慈悲、智慧、神通、愿力,或是辩才、度生、光明、说法,种种都超越十方诸佛,那要如何立他的佛名呢?很难形容,很难立名,所以只好用无量光、无量寿,来显示阿弥陀佛所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以我们众生来说,我们的名和体是各自分开的,名与体往往是不相符的。譬如:某某人姓周,叫周富贵,那他一辈子能够大富大贵吗?周长寿,他一辈子就能够长寿不老吗?周健康,他一辈子就能够健康无病吗?命名为“美慧”,美丽又有智慧,但是能有这样的福报吗?不可能。可是佛与众生不同,佛是名实相符的。

  法身无形无声,超越时空,不生灭,不变异。

  佛都有三身,那我们呢?我们众生是有法身和报身,但是没有应化身。只是我们的法身被烦恼障碍住了,而报身又是有漏的业报之身,不是出生在人间,就是在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天道轮转。若投胎人身,年寿只有几十年,而且不离生老病苦;即使生在天上,无论享五百岁或一千岁的天寿,甚至即使寿命长至八万四千大劫,天寿一尽,还是随业轮转,仍是短命。

  佛不但有三身,而且是三身圆证圆满。就法身来讲,佛也好,众生也好都一样的,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为它无形、无声,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本来存在,不生不灭。因此不是什么时候才产生,或者什么时候会被消灭,也不会变质,永远都保持那样,这就是法身。

  修行人如果能够显露真如法身的话,就会有报身。当然,报身也加上这一位圣者在因地修行时所立的愿、所修的行来决定他的报身跟报土的境界。同时也由于因地的愿跟行各自不同,而显现在各自应化上有所差别。

  就阿弥陀佛来讲,他的法身当然也是无形、无声,所以我们既看不到、听不到,也捉摸不到,不能想象形容。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状况,阿弥陀佛就没办法救度我们,所以他必须要显现一个极乐世界,必须要垂名现形,显现出阿弥陀佛的形像以及佛的名号,这就是报身。

  其实,法身与报身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因为法身有显现报身的功能,所以报身是不离开法身的。以净土来讲,阿弥陀佛的报身也叫做“方便法身”,法身本身也叫做“法性法身”。虽然同样都是法身,但为了区别,因此一个叫做“法性”的法身,一个叫做“方便”的法身。因此在垂名现形时,“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就是弥陀的“方便法身”。当然,这里的“方便”不是跟真实相对立的权巧方便,这里的方便也是法身的意思,只是就我们众生能够听闻、能够理解、能够称念来讲说是“方便法身”。

  阿弥陀佛,佛心常念,佛身遍临,佛口遍唤,佛眼遍观,佛耳遍听,佛光遍照。

  因为有方便法身,这样阿弥陀佛就有形有相了。“佛心常念”:佛的心是什么?《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既然是无缘慈,又要摄诸众生,因此阿弥陀佛就时刻地、平等地想念十方众生,而且是不间断的。“常”表示永恒地、念念相续地、无有间断地。

  “佛身遍临”,因为超越时空,所以说“佛身遍临”。《阿弥陀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阿弥陀佛的光明等同阿弥陀佛的本体,因为佛的慈悲、智慧、光明都是一体的,“光明无量,照十方国”,佛的光明尽虚空、遍法界,就表示阿弥陀佛尽虚空、遍法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无量光的本身就已同时显示超越空间了。

  “佛口遍唤”:呼唤十方众生,救度十方众生,以无量寿显示超越时间,竖穷三际,尽无量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阿弥陀佛都要救度。所以说“佛心常念,佛身遍临”,而且“佛口遍唤”。

  我们要怎样才能听到阿弥陀佛呼唤我们的声音呢?有两种:一是真地听到声音,感觉这声音是从阿弥陀佛那里来的。譬如说梦中听到、静中听到,但这一种是在某种因缘和合下才会显现的,是比较短暂的;二是永恒地听,因为理解信受净土三经的教理。三经一致的教理,都在于显示弥陀时刻都在呼唤十方众生往生其国,而只要专念弥陀佛名,必得往生,即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的弥陀呼唤声。这样就等同听到弥陀的呼唤,而且这样的呼唤从未间断。这样的念佛人,可说已经“往生决定,平生业成”。

  “佛眼遍观,佛耳遍听,佛光遍照”:阿弥陀佛说,某某人啊,你要称念我的名号,要往生我的国土,而对方也随顺弥陀的本愿,专称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这样阿弥陀佛都看到了、听到了,并以光明来照耀他。其实阿弥陀佛不用特别作意地去遍观、遍听、遍照,都是自然而然,不假造作,无功用行的。好像电本来就存在,只要开关一开,它就跟源头“感应道交”,灯自然就亮了。

  所以,对我们众生而言,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一种“感应道交”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强调“本愿称名”。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要我们称念弥陀佛名,我们只要起心动念称名,自然而然,不需假借造作,丝毫不用勉强地,就跟弥陀的本愿相应了。

  善导大师就解释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论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即是正定之业。”为什么?“顺彼佛愿故。”“顺”的意思是,只要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随顺弥陀的本愿,就如此而已。

  时时处处,呼唤着我,保护着我,等待着我,迎接着我。

  这是佛的功能,自然的功能,不假造作的,不必等待我们众生的祈求、拜托。

  我们说“求生极乐世界”,好像是我们在求阿弥陀佛,其实不是,是阿弥陀佛早已事先、预先在求我们,因此于十劫前就主动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完成极乐世界,所以说,是阿弥陀佛来拜托我们的。因此,对我们来说,不用求,只要随顺就可以了。

  就好像儿女不用去求父母、拜托父母来养他、育他,儿女只要随顺父母就好了。因为父子母女之间是天性自然的亲,外人才需要拜托、请求。

  我们(众生)跟佛,佛跟我们(众生)是感应道交的关系,我们只要念佛愿生净土,阿弥陀佛就保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迎接着我们。另外,也不是说我们现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现在就会马上辞世往生。有人想:我年纪轻轻,上有老,下有小,责任还未完,现在就发愿往生,就离开人间,那我的父母怎么办?儿女怎么办?不是这样的,只要你这生的果报未尽,人仍是活在人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先发愿,等到果报尽了,自然就会往生极乐世界;若因缘果报未尽,即使目前因为年迈,病苦在身,那也得耐心等待,不能强求现在就非往生不可,也不能强求阿弥陀佛现在马上就一定要来接你去。

  一个人的生命长短,终究是要由各人的因缘果报来决定的。当然生命也有延促的可能,这决定于哪里呢?在于寂静、专注地称念弥陀名号,进入三昧的境界,这样就有可能。

  不过,净土法门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只要愿生弥陀净土,此后专称弥陀佛名,就往生有份、必得往生、定得往生,而且易得往生、皆得往生。时间一到,阿弥陀佛自然会显现在我们眼前。如果还没有看到弥陀,那是因为时间未到;虽然时间尚未到,但阿弥陀佛其实一直在我们旁边,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时间一到,他就自然显现来迎接我们。现在他是一直保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时间一到就迎接着我们,所以阿弥陀佛一直没有离开我们。

  如果能了解生死轮回的恐怖、悲痛,极乐世界的永恒、安乐,以及佛的慈悲与无条件救度的话,自然会契入弥陀的救度,并愿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就已经时时被阿弥陀佛的如来掌所摄取、所护佑着,此即所谓“摄取不舍”。

  三、在名号,名体一如故。

  《小经》: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法然上人:体外无名,名外无体;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窥基大师: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

  莲池大师:举其名兮,兼众德以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而无遗。

  莲池大师:弥陀乃万德洪名,一名才举,万德齐圆。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印光大师: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

  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首先是引用《小经》,也就是《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有两种翻译版,一种鸠摩罗什翻译的,也就是一般课诵本的版本;另一种是玄奘大师翻译的,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两本经的内容都一样,因为翻译的人不同,所以经名不同,内文文字也不同。这里所引用经文是玄奘大师翻译的:

  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鸠摩罗什则译为: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

  鸠摩罗什翻译的比较简要,只用“闻说阿弥陀佛”六个字,玄奘大师是翻译为“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意思是说阿弥陀佛本身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些功德都具足在名号里面。等同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所有,阿弥陀佛的所有就是名号;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阿弥陀佛的本体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因此以佛来讲,是“名体不离、名体一如、名体不二”。

  既然这样,那阿弥陀佛在哪里?就在这六字名号里面。

  法然上人也说:

  体外无名,名外无体;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阿弥陀佛本身之外没有这句名号,这一句六字名号之外没有阿弥陀佛,要寻找阿弥陀佛,只要称念六字名号就找到了,因为这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本身、本体;专称弥陀佛名,就跟阿弥陀佛一体不离。

  “万善妙体”:“万善”──三学、六度、万行,这些无量无边的菩萨无量德行,称为“万善”。“妙体”──不可思议的本体、本身。阿弥陀佛是经过五劫思维,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才成佛的,所以他成佛的同时,本身就具足这一些六度万善的妙体,这一些万善的妙体在哪里呢?不在别的地方,就是这六字名号。万善妙体本身就有恒沙无量的功德,这一些恒沙无量的功德“备口称一行”。我们凡夫,不管圣凡善恶,只要口称弥陀名号,自然具备万善妙体,自然拥有恒沙功德。

  因为时间的关系,后面的讲义内容,大家回去可以自行研读。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述怀
下一篇:佛在何处?(上)
 人天皆苦
 万德洪名
 法照大师的念佛奇缘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阿弥陀经》两文解释
 出离与轮回
 关于念佛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劫」的譬喻
 苦海众生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八[栏目:常福法师]
 张九成与妙喜禅师[栏目: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
 年青比丘的故事[栏目:觉性的故事]
 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栏目:法藏法师]
 唯一的寂静(释德明)[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何谓「置心一处」?何谓「参禅金三角」?[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打坐时手指头会不自主的抽动一下?[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社会关怀 - 尊重彼此的政治选择[栏目:方外看红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