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静坐入门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81

静坐入门
定真(徐恒志著)

上海佛学书局
1990.1

内容提要
    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本书对为什么要静坐?从医疗卫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叙述,特别说明了静坐与修持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关系。同时,对静坐的方法、佛法论静坐等方面作了扼要的介绍,使初学者可依之实践。最后附有静坐与健康、静坐诗选等,以增进学者对静坐的兴趣。


目录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一、为什么要坐
  甲、最基本的修养法
  乙、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丙、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丁、精神力的集中
  戊、静坐与修定
二、静坐的方法
  甲、静坐前的准备
  乙、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丙、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丁、静坐时的思想——调心
  戊、调息念佛的坐法
  己、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三、佛法论静坐
  甲、祖师大德关于静坐的指示
  乙、静坐与禅定
  丙、关于观心
四、结论
  附 静坐与健康
  录 静坐诗选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大德,法名定真。1915年生人,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1939年蒙心密二祖王骧陆上师示以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方法。1945年随心密二祖王骧陆上师学无相密乘心中心法(简称心密),潜心修持;经师慈悲钳缒,截断葛藤,悲欣交集。
    1953年徐老受心密二祖王骧陆上师灌顶传承得阿阇黎位后,与心密三祖元音老人(2000年弥勒圣诞日坐脱立亡,享年96岁)一起弘扬心中心法。二老互相推崇,提携后进。言传身教,书信答疑、接引后学,不遗余力,心密受法弟子遍于全国各地及海外。徐老多年来还在国内各道场、学府宣讲《金刚经》、《六祖坛经》、《弥陀要解》、《无量寿经》、介绍佛教教理、人生价值观、佛七开示、讲演等,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佛教界人士、各寺院请徐老订正书稿、作序、书写楹联、题字者不计其数。
      2007年3月5日,徐老在上海寓所“幻斋”,手结弥陀定印安祥示寂,享年92岁。荼毗后七彩舍利无数,头灵骨完整、舌舍利不坏。历史上仅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和唐三藏法师玄奘有此希有瑞相,徐老为第三人。这是徐老一生精诚修持,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徐老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静坐入门》、《般若花》、《心经的理论和实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略述》、《佛教的人生价值观》、《法藏碎金》、《中国历代养性进德格言、诗偈、楹联》、《佛教常识问答》、及《徐恒志佛学文集》等。徐老示寂后由其弟子许洪亮发心整理的遗稿,徐恒志老人佛学书信集《幻斋心鸿》已由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徐恒志居士净土文集—净土眼藏》、《徐恒志居士佛学文萃-涵芬集》《徐恒志佛学文集》(1-6卷)也相继整理成书籍流通。
    徐老生前历任上海佛教协会各届理事、上海佛协第八届咨议委员、上海佛教居士林讲师、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等职务。数十年来,徐老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为法忘躯,随机施教,普利群机,令人景仰。老人家一生“以般若为导、以总持为法、以净土为归”,显密圆融、潜修密证,严谨治学、悲心广大。其淡泊名利、简朴平易、奖掖后进、谦和待人、佛门归望、四众同仰,誉为耆宿。
    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赞徐老是“当代维摩诘”。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赠联:
    现居士身虚怀若谷照大千当今维摩诘
    示般若花实相明灯悬万古一代人天师
注:‘徐恒志大德简介’是根据《徐恒志居士年谱》整理。
    《静坐入门》最初编述于1954年,署名定真,接引学人无数,在大陆有大量流通,影响十分广泛。后曾被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法物流通处翻印。《静坐入门》(增订本)于1990年由上海佛学书局出版。另外,增订本还由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于1992年出版,准印、在全国流通证:(92)国宗发字第259号、书号:4302㈢01。可以上版本仅有署名,而无作者个人简介,为弥缺憾,特摘录补充徐恒志大德简介供读者参考。
     


    静坐是一门祛病保健、调养身心的修持方法,也是改变气质、培育品德的重要功夫,所以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也都叫人静坐,来居敬养气,致虚养生;至于佛教重视修习止观,坐禅入定,由定发慧,更与静坐有密切关系。近代开创的生命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气功科学等等的研究,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静坐有关。所以对静坐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发掘祖国医学,增进人民健康,探索生命奥秘,加深定慧修养,作出贡献。
鉴于静坐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与佛法的关系,我在五十年代,编写了这本册子,论述了静坐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方法,以便人们通过实践,达到体力和智力的开发,以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并进一步学习佛法,深修定慧,除妄消执,断惑证真,以获得究竟的解脱和自在。
这次上海市佛教协会重印这本册子,我在个别章节作为一些补充,敬希读者予以指正。

                                                 定真
1989年9月10日

一 为什么要静坐
 
甲、最基本的修养法

    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有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两方面,除身上所发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贪欲、愤怒、忧怖、骄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现象,都叫做心病。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对于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视。实际上,身病的发生,大部份是由于心虚气弱;而心虚气弱,主要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恼乱所造成。凡贪食、贪得、贪胜等等都足以招致疾病;且贪之不得,势必生瞋,贪瞋发展的结果,可以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因而气血耗损,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也都乘虚而入。各种药石,只能救身病于一时,假使不从根本治疗,那末虽一时痊愈,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随时有遭其侵袭的危险。人们在忙于生活、人事之余,不知设法安定思想,降伏烦恼,甚至有贪得无厌,纵欲忘身的。这样处处与自己过不去,神志既然涣散,气血便失调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羸弱的痛苦,这是非常可惜的。据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这些物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相反终日郁闷忧伤,贪瞋痴慢,就会使这种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发生胃痉挛,引起血压升高,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还特别容易引起心脏病。所以我们要求身体的健康,自应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须先补气,要补气就须先养性,要养性就须先调伏烦恼妄心,使心不动摇,自然精气内充,抵抗力强,疾病便无从发生了。所以我国较早的一部中医学文献《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静坐的实践,可以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可以祛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的迷妄,获得究竟的安乐,所以静坐的确是最基本的修养法。
  
乙、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人体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精妙的,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作用,所以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特别强调大脑对于整个生理活动的重要性。同时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来说,人体机构的最大作用,首先在于生活的维持,一方面摄取体外的养料和氧气供给于体内各器官,一方面使体内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料排泄于体外。这种物质交换的现象,就是所谓“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作用,是没有一息停止的,主要是依靠心脏、脉管、淋巴管等循环器官,来循环不停地运行血液到全身。心脏包括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是推动血液的器官,脉管有动脉和静脉;淋巴管遍布全身,与静脉并行,一面吸收营养物,输送到动脉管,一面摄取废物,送到静脉管。血液的循环,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呼出碳酸气,吸进氧气,使静脉中紫血,变为红血输送到动脉,经体循环一周,约需时二十四秒,一昼夜共计三千六百周,我们呼吸的次数,一昼夜计二万多次,所吸入的氧气,共计三百八十多立方尺,这种可观的工作,我们平时自己并不知觉。假使我们能呼吸正常,血液运行没有阻滞,身体便能健康,一有阻滞,全身各器官便得病。
    血液阻滞而生百病,有下列几种原因:一、呼吸不正常,以致不能很好发挥吸收氧气和吐出碳酸气的作用。二、一般人全身的血量,一半积储在腹部,由于腹力不充实,每每发生郁血,因而使其他各部失去调和。三、内脏器官是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所支配,不能直接受大脑控制,在生理学上叫做不随意肌。当我们睡眠时,虽全身静止,但它的作用,并不稍停,一般说来,不能以我们的心意来左右它,所以当它阻滞而病,每使我们来不及预防。四、心脏跳动时,对于动脉接近而有力,至于静脉管,则是从头部和四肢,回血入肺,受心脏跳动力量的影响,比较微弱,所以也容易阻滞。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见人身的血液,正象铁路的运输,宜于流通,运输停滞,物资必然积压;血液停滞,人身必生疾病。卫生家只能用清洁、运动、多得日光、空气等办法来铺助血液的运行。只有静坐一法,能使大脑皮层的活动,趋于镇静正常,而促使全身各机构的工作更为顺利协调。同时呼吸因练习而得调和,借呼吸的功用,使横膈膜上下动作,腹力也得紧凑,可以逐出腹部的郁血,返归心脏,再由心脏逼出鲜血,输送到全身。如果呼吸功深,增加内脏感觉,就可使不随意肌,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心脏的跳动,也自然循序而有力。这样,血液循环便十分优良,而新陈代谢的作用,也就圆满,疾病便不易发生,即使偶然有病,也能预先知道,使它不久复原。治病在未发之前,较一般病后而忙于求医的,其得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丙、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人身有生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我们从事修养,固然对身心两方面,都不可偏废,而心理每每更能影响生理。譬如:内心有所惭愧,顿觉面红耳赤;内心有所忧煎,不觉发白貌悴,这是心理的影响于形体;愉快时五官的见闻等感觉优美,而悲哀时,便完全相反,这是心理的影响于五官;兴奋时食欲便能增进,而郁闷时便减少,这是心理的影响于肠胃;忿怒、嫉妒等不正常的感情起时,能使血液及各部组织中,发生毒素,这是心理的影响于血液,可见心理的力量足以支配肉体。从解剖生理的观点来说,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也是联系、管理和调整神经活动的总机构。巴甫洛夫氏在创立高级神经活动方式是“条件反射”的学说中,在做实验时,曾使狗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涎,那是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转移到延髓部份唾液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这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个说明。此外,我们发觉往往有些体育家,锻炼筋肉极其强固,但一旦发生不测的疾病便无法抵御,甚至有因此成为废人的,而一般禅师或哲学家,他们往往能借锻炼心意的修养作用,来驱除病魔,或虽体质孱弱,但由于心力强毅,却能获享高寿,更可见心理潜力的不可思议了。
    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优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说过:“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祛病延年。
    此外,一般心理学说所研究到的,都不外乎心的现象、心的作用和心的变化等等,而对心的本体、心的来源以及安心制心的具体方法,却终不能有确当的说明。假使通过静坐,使意识的活动,逐步停止以后,这时心理的静态,清楚地现前,必将有助于心理学说的创造性的发明!
   
丁、精神力的集中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静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这里再来谈一下关于精神力集中问题。
    我们用三棱镜或凸镜摄取日光于一焦点,便能起燃烧的功能,这是由于日光在集中之后,就发生高度的热力。又如普通的铁,因分子排列杂乱,电流方向互不相同,故磁性互相抵消,而磁铁则因分子依次序排列,电流方向大致相同,便能产生磁的作用。无情的物理尚且这样,何况我们有情的精神力!我国近代佛学界的老前辈杨仁山居士,早年在旧书铺内发现《楞严经》的时候,由于这部经典的内容契机,他看得出神,竟不知天已入晚,后经铺内人的提醒,才发觉已是暮色苍苍上灯时候了,再看书时,刹那异境,便不能有所辨认,这正是精神力集中的一个具体例子。苏东坡有诗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惟不见人,嗒然忘其身。”只有这样集中心力,全神贯注在一个对象上,作画便能神化,治学便能深造。所以古人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静坐是精神力集中的锻炼术,默坐澄心,将妄念逐步淘汰,妄念愈淘汰,正念愈得提炼,由精神集中所发生的体上阳和之气,更有补虚导滞乃至重新组织已坏物体的功能。所以凡静坐功深的,能提起这集中后的全副精神力,贯注于身上病痛的地方,便能运用这阳和之气,来消融阴霾郁结,使活力、热力,渐渐发挥其治疗的作用。从前憨山大师多年痈疾,一入定而痊愈,这更是人人具足的“电疗术”的高度运用。以上是对身病而言,至于心病,由于我们的无始业习,根深蒂固,正象铜墙铁壁,更非集中全部心力来化除和廓清不可。中国古书尧典说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人心正是习气之私,道心则是一念之觉,惟精惟一,正是做精神力的集中功夫。学禅的人,一心照顾参究,念兹在兹,举整个心力集中在一个疑情上,愈集中力量愈充,力量愈充,集中的程度,也愈加深,等到集中到顶点,忽然一念顿歇,便能湛然洞澈。从这里可见精神的集中力量,小之可以康强身体,大之可以明心见性,而下手的方法,只有从练习静坐开始。
   
戊、静坐与修定

    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种种苦恼,而许多苦恼,大都由思想纷扰,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法的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的苦。事已过去,还是攀缘计较,自找麻烦;事尚未来,却先比量分别,不肯放松。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可见自心放荡失主,实是世间第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转强,由愚转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惊涛骇浪中,如如不动,不被苦恼所迫。我们研究学问,完成事业,处理问题,应付变患,也都非定力不办。
    此外,根据佛法的观点,宇宙间事事物物,无非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虽然幻象宛然,客观存在,但却生灭变化,了无实性。我们的肉体,无论如何强固,也终有变坏的一天,不能例外,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须一眼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进而研习佛法,破除对身心等的执著,达到我空和法空,来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成菩提。所渭“生死事大”,是何等值得我们的警惕!?而修定实是解决我们生命史上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与定有密切关系的,有戒和慧的两方面,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无上智慧,必由定发,无漏大定,必从戒生。因此清净持戒,来对治贪瞋痴等烦恼和杀盗淫等恶业,实是修定的重要基础。戒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总称为三聚净戒。其中摄律仪戒,也叫七众(指各种在家出家的学者)别解脱戒,因为如法受持,可以各别地解脱烦恼。在家学者,普通应受其中的五戒和八戒。又所谓持戒,有“止持”和“作持”二种意义,“止持”就是一切不应作的事,要止而不作,这是消极的防恶;“作持”就是一切应该作的事,要尽量去作,这是积极的生善。所以戒有防恶生善的功能。由于持戒,可以使我们身心清净自在,与无漏的正定相应。
    定的境界,大有深浅,有世间禅定、世出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世间禅定,即天乘所修的禅定,是从观气息入门的,即色界和无色界的各四种禅定,合称“四禅八定”。世出世间禅定,也是从观息入门,即“六妙门”、“十六特胜”等。这些禅定,虽不离世间禅,但在行持过程中,能于一切法心不住著,就有出世的功能。出世间禅是小乘根性人所修的禅定,是从观色身入门的,即九想观、八背舍、九次第定等。出世间上上禅定,是大乘根性人所修的禅定,是从观心入门的,有九种大禅:如自性禅,即观自性实相;一切行禅,即大乘一切行法,无不含摄;清净净禅,惑业净尽,得大菩提等。从总的来说,如果学人通过观心、参禅、修密等等法门,一念顿息,寂而常照,灵明洞彻,便证入真如三昧,渐渐可出生无量三昧。
    修定本来通于行、住、坐、卧的一切时中,但由于我们散乱的力量很强,在静中修持必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修定的人,除必须恒住净戒和亲近良师益友外,在初下手时,一般都要以静坐为基础。在坐时一切放下,身心收敛,外境不扰,内心无喘,身、口、意都安住在清净的律仪中,自可徐徐入定,而且迷妄若去,心体现前,自能逐步证入寂照不二的境地,所以古德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可见静坐又是转迷成觉、得定开慧的一门不可缺少功夫。


二、静坐的方法

甲、静坐前的准备

   (一)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
   (二)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较厚,以便于久坐。
   (三)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乙、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一、静坐时的两腿
 
   (一)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先将左胫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将右胫扳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双盘膝,也叫做双跏趺;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左右前后的倚斜。不过这种坐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难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二)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之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胫加于右股之上,那末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胫加于左股之上,那末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倾斜。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但须注意姿势端直,能使身体不倾斜,那末功效还是一样的。
   (三)初学盘腿的时候,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自然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假使再不能忍受,那末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听其极端麻木,渐至失去感觉,此后它能反应,自然恢复原状,经过这样阶段,几次之后,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二、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一)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膈膜松驰。胸内肺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在胸部两胁间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窝。我们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膈闭塞不舒,这是说明心窝没有下降,这时可用下面所说的调心一节、系心脐间或脐下的办法,使横膈膜松驰,心窝处轻浮而不着力,久后自能降下,而得调适。
   (二)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的形状,本来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所以坐时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外凸,可依循自然的姿势。
   (三)腹的下部宜宽放镇定,镇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三、静坐时的两手

   (一)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安放在脐下跏趺之上。
   (二)假使单跏趺,是右胫加在左股上,那末应将右掌安放在左掌上。
   (三)两手这样安放,既自然、安适,且最能助长定力。
   
四、其  他

   (一)头颈正直,但须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二)两耳宜如不闻。
   (三)眼宜轻闭。也有主张两眼微开的,这叫做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的,宜用这个方法。
   (四)口宜噤闭,舌抵上颚,也是使筋骨团结的意思。
   (五)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六)坐时臀部也可垫高一二寸,以各人的舒适为度,并须使肾囊不受压迫。
   (七)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稳地端正而坐,因为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也正。
   (八)坐毕将起,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否则以后坐时,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然后渐渐动身及舒放两臂,并将两手搓热,抚摩面目,然后放足,用手按摩足部毕,缓缓起身。
 
 
说明:①静坐前准备:入坐前先宽松衣带,头颈正直,但须自然,不要故意挺直。
   ②单跏趺初步:将右脚扳上来,押在左股下。
      ③单跏趺第二步:再将左脚扳上来,押在右股上。
      ④单跏趺入坐,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两拇指相拄,安放在跏趺之上,闭目入坐。
      ⑤双跏趺动作:如双跏趺,再将押在左股下的右脚扳上来,使两脚掌向上。
     ⑥双跏趺入坐:与单跏趺相同,两拇指头相拄安掌,闭目入坐。

丙、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一、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与我们生活机能,关系很大,一般人只知饮食可以维持生命,不饮不食,势必饿死,实不知呼吸比饮食更为重要。不过由于饮食非金钱不能获得,所以觉得可贵,而呼吸是摄收大气中的氧气,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所以不觉得可贵。但要知我们断食,虽七日尚不至于死,假使一旦闭塞口鼻,不使呼吸,不久便死,这样也可见呼吸的重于饮食了。我们学习静坐,调和气息,是下手时一项重要的功夫,而要调和气息,先将呼吸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肌肉有二个部份,一是肋骨间的肌肉,一是膈(即横膈膜)的肌肉,呼吸运动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大脑下方的延髓中,有一部份神经细胞是管制呼吸的,叫做呼吸中枢,它跟呼吸肌肉发生联系。呼吸的机构,外面是鼻,里面是肺,肺叶的位置,是在两胸部内。呼吸时,肺部的张缩有天然的规律,我们平时的呼吸,大都不能使肺叶尽量张缩,只用肺的上部,而肺的下部几乎完全不用,因此不能尽吐碳吸氧的功用,以致血液不洁,百病丛生,这都是呼吸不能合乎规律的缘故。
    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两种:
    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为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必须都能达到下腹部。在吸气时,空气入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张,抑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可见呼吸作用,虽与肺叶有密切关系,但它的伸缩,常须依靠下腹和横膈膜的运动,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环流畅。我们不但在静坐时,须用此法,实际上,不论行、住、坐、卧,应该随时使用。关于自然呼吸法的调和方法如下:
   (一)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二)吸息时,从鼻中徐徐吸入新鲜空气,充满肺部,横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三)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渐渐细长,达于下腹。
   (四)呼吸渐渐静细,出入很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觉不知,好像无呼吸的状态。
   (五)能做到无呼吸的状态,那末没有呼息,也没有吸息,虽有呼吸器官,好像不必用它,而气息彷佛从全身毛孔出入,到这一地步,可以说达到了调息的极功。不过初学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须听其自然。
    第二、正呼吸。这一方法,主张呼吸宜细长,宜达于腹部,以及使横膈膜上下运动等,都与自然法,没有两样。不过呼吸时腹部的张缩,完全相反。因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关于正呼吸的调和方法如下:
   (一)呼息宜缓而长,脐下气满,腹部膨胀,胸部空松,横膈膜驰缓。
   (二)吸息宜深而长,空气满胸,胸部膨胀,这时脐下腹部收缩。
   (三)肺部气满下压,腹部收缩上抵,这时横膈膜上下受压逼,运动更为灵敏。
   (四)在静坐时,呼息及吸息,宜极静细,以自己也不闻其声为合宜。
    以上两种呼吸方法,有主张吸息宜比呼息加长的,也有主张呼息宜比吸息加长的,但根据一般实验,似以长短相等为宜。此外,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目的都在使横膈膜运动。正呼吸是用人功使腹部的张缩逆乎自然,而加强横膈膜的驰张和收缩,使更易运动。不过,由于这一方法参用人功,学时有宜有不宜,并不是人人可学,总不如自然呼吸的毫无流弊。
   
二、呼吸的练习

    为了使呼吸能够正常而熟练,自宜加以练习,且由于我们平时的呼吸,每次只能吸入约350立方厘米的空气,这样气体的交换,并不是经常够用的。如果能加强呼吸的深度,那末每次便能吸入1500至2000立方厘米的空气,做到充分交换肺里的气体。但静坐时,必须逐步做到无思无虑,假使注意呼吸,心便不能宁静,而且在静坐时,决不宜行深呼吸,因此呼吸的练习,宜在静坐的前后,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有共同之点如下:
   (一)盘膝端坐,与静坐时的姿势相同。
   (二)先用短呼吸练习纯熟,渐渐加长,最长时每一呼一吸约能占时一分钟,但决不可勉强,务使自然。
   (三)呼吸的气息,宜缓而细,静而长,徐徐注入到下腹。
   (四)呼吸时应用鼻而不可用口,因为鼻是专司呼吸的器官,内有毛,可以障蔽尘埃。口并非呼吸器,假使用以呼吸,等于侵夺鼻的功用,渐渐有使鼻孔阻塞的可能,而且尘埃入口,易生疾病,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口宜噤闭,不但在静坐时应该这样。
   (五)每日清晨可择空气新鲜的地方,练习五分钟至十分钟。
   (六)至于静细的呼吸,每日不论什么时候,随时随地,都可练习。
   
三、静坐时的调息功夫
   
    上面已经说过,调和气息,是学习静坐下手时的一项重要功夫。因为息不调和,心便不能安定。而所谓息,共可分为四种相状:一、风相,凡气出入有声的叫做风相;二、喘相,出入虽然无声,但结滞而不通利的叫做喘相;三、气相,出入虽无声,也不结滞,但不能静细的叫做气相,(这三种都是不调和相);四、息相,既无声音,也不结滞,也不粗浮,虽在极静的时候,也不觉鼻息出入,气息若存若亡的,叫做息相,息相方是调和的相。
    凡平时能练习静细的呼吸,以及静坐已有相当时间,心念安定的人,一入坐,不数分钟,气息便得调和,而自己也不觉得有呼吸一回事,这样原不需要再着意去调,反使心不安定,因为心念安定不动,气息便自然调和。但初学的人,每每不免有心烦意乱、息不调和的情况,那末可根据下列两种方法来加以调和:
   (一)数息 就是在坐定以后,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叫一息,或在入息时数一,出息不计数,再入息数二;或在出息时数一,入息不计数,再出息数二。这样数至十,乃再从一数起,渐渐纯熟以后,可数至一百为一个单位。假使没有数到十或一百,而中途心起杂念,那末重新从第一数起,这样循环安详地徐徐而数,久久纯熟,便可收心息相依、身体轻安的功效,并可消除初学静坐最易发生的杂念纷飞和昏昏欲睡的两种毛病。
   (二)随息 学习上面所述的数息法纯熟后,息既虚凝,心念也渐入渐细,这时便可进一步放弃数息,而用随息的方法,就是不再计数。但一心依随息的出入,念兹在兹,心不散乱。这一方法纯熟后,渐观渐细,自觉此息仿佛从八万四千毛孔中出入,好象云蒸雾散,到这一地步,便能身心空灵,诸病消除。
    随息纯熟以后,心念更觉凝静,便可放弃随息功夫。更进一步来做好下面的调心功夫。
   
丁、静坐时的思想——调心

    静坐的目的,不但在于促使身体的健康,而最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求妄心的调伏,妄心调伏则智慧明朗,身体的健康,尚是余事。
    前面所说的数息、随息等,虽是调息的方法,实际上,也正是调心的良好方法,因为专心数息时,心息相依,念头便无法驰散,所以在佛法上,教多散乱的众生,用数息观来对治。这里为了文字记述的方便,不得不将调身,调息,调心分别来说明,在实践时,原是同时进行无法分开的,不过我们的思想,纷纭杂乱,最难控制,数息、随息等,尚是初步的调心方法,自有进一步由粗入细,加以调伏的必要。关于调心的方法如下:
   (一)系心一处法 我们的意识界,恰像舞台,各个念头,恰像演员,忽来忽去,时时隐现在舞台中,没有顷刻的停止。所以欲使妄念不起,极为困难。不过根据心理学的公例,当我们心意所注的一点愈明显,那末其他的杂念,便愈隐伏。因此我们在静坐中能注意于某一点,那末妄念便渐渐消除。系心一处法就是放下一切杂念,而专心存想脐间或鼻端,这样因心有所缘,渐渐纯熟,便不至胡思乱想,正像将猿猴锁于一处,它便无法跳腾一样。
    学静坐最易发生二种现象:一、初坐时心中浮散,不易收摄;二、静坐稍久,妄念较少时,心中昏沉,容易瞌睡。注意脐间的办法,不但可以对治散乱浮动,而且根据生理上的定则,我们心念专注在什么地方,血液也必集中在什么地方,系心脐间或脐下,能使血液下降,有治病健身的作用。至于治昏沉的办法,最好注意鼻端,使心念向上,精神振作,而且有助于调息。一般说来,在晚上静坐时,由于日间劳倦,容易有昏沉现象,若早晨静坐,便不会发生。
    佛法为了对治初学者的邪思杂念,并治病保健,也借用意守丹田法。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但系心一处,只是对治散乱的一时方便,自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
   (二)返照内观法 上面所说的系心方法,不过是集无数的妄念归于一处,使不驰散,还是一种较浅的,对治浮沉的止心办法。实际上,既有所着,仍不离攀缘妄想,不是究竟的安静,而且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等烦恼习气,根深蒂固,非进一步练习观照功夫不可。因此,对治得效之后,必须舍弃,再进一步的由浅入深,用内观的方法。这种内观法,也可叫内视术。就是我们平时的两目,都注视外物,现在当静坐时,可先放下身心一切万缘,将两目合闭,来向内细细返看自己的念头。那时一定觉得妄念来来往往,生灭不停。对于这些妄念,我们既不要去攀缘它,也不要去遣除它,只要知道它本来空寂,耐心静静观照,前念起时一返照,前念便空,后念起时,再返照,后念又空,这样念念生起,念念返照,便得念念空净,这实是正本清源的调心方法。
    初学静坐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不学静坐,妄念尚少,一学静坐,妄念反多”,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有正确理解。要知道我们的念头,忽生忽灭,本来很多,不过平时在动乱之中,不易察觉,一旦习静之后,方能了了看清。比如室内虽有飞尘而不见,假使门窗透入阳光,方见尘埃纷纷飞舞,所以能察觉妄念多的正是自觉的第一步,我们只要一切摒弃勿想,用坚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练习观照功夫,到相当时间,妄念便能自然销落而达到心意寂然的境地。这种观照功夫,假使在静坐中练习纯熟,渐渐能在平时日用之间,刻刻用心,凛然觉照,做到虽不静坐,也能如静坐时的心志静定,自将得更大的受用!
   
戊、调息念佛的坐法

    我们平时的心念,顷刻千里,最难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于无从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实是收摄万念,最易下手,最为稳妥的一种方法。这一法门,以深信、切愿来执持一句弥陀名号为纲要,不但下手简易,随时随地提起就是,便于任何人的学习,而且即浅即深,能圆摄一切法门。若能至诚恳切,蓦直念去,不管妄想纷飞,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则一念觉,念念提起则念念觉,久久纯熟,自能使烦恼妄想,潜移默化。所以彻悟禅师说:“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假使我们能这样念得一句弥陀熟,自然生时远离热恼,死后迳生安养,不离当念,得大法乐,真是我们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导,苦海的明灯!所以大乘经典随处赞扬,祖师大德苦心提倡。
    念佛功夫本来要在一切时一切处,抖擞精神,念兹在兹,假使悠悠忽忽,实难得念佛的实益。为了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实是一个善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静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时的快慢,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持久练习,心相愈来愈静,气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严经》也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样的静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现前,同时,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此外,若用数息念佛的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号一句,随默数一,这样连续数至十,再从一数起;或连续数至一百,再从头数起)也是可以的,可随各人的情况相宜而行。
    净土宗有十念法门,即连声念佛,尽一口气为一念,正是借气束心的作用。唐飞锡法师在《念佛三昧宝王论》中,对随息念佛,更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槵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这正是调息念佛的宝贵提示。
   
己、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一)静坐的时间 静坐功夫到极深处,本应在日常行、住、坐、卧间,都能寂然凝静方可,但初学习时,不能不规定时间。静坐的时间,不论早晨、白昼和晚上,都可以的;不过有工作的人当以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各坐一次为宜。假使每日只能坐一次的人,那末以早晨静坐最好。每次的时间,固然越长越好,但也不必有意求长,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假使能每次三十分钟,逐渐延长到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每日继续不断,那末收效便已不小。总之,可以晨坐为主,晚坐为副。早起先在床上抚摩上下腹,根据前述练习呼吸的方法,来调整呼吸,其次通大小便,再盥漱,然后静坐。但假使早晨不能大便,也可随各人的习惯。
   (二)要调匀饮食 我们既有这个身体,饮食的滋养是不可缺少的。饮食入胃,经消化之后,便变成糜粥状,入到小肠再变成乳状,经血管吸收后,变成血液滋养全身,可见饮食与生命关系的重大。但若食得过多,胃中不能尽量消化,反须将不消化的东西,排泄到体外,这样便加重了胃肠的工作,结果必将气急身满,坐时不得安定。假使食得过少,又将发生营养不足、身体衰弱的缺点,对静坐也是不相宜的。所以饮食必须调匀,我们一般习惯,大概病在多食,所以在进食时,若觉得胃中微有饱感,即宜停止,古人主张“食欲常少”是有道理的。此外食物不宜浓厚,若能素食最好。静坐在早晨空腹时,最为相宜,食后约过一小时方可入坐。
   (三)要调和睡眠 我们在日间劳力劳心之后,必须休息,来回复体力。睡眠是一种最长时的休息,睡眠以八小时为宜,过多容易使心神昏昧,对于静坐极为不利。假使过少,那末体力不得回复,心神必将虚恍,也是不相宜的。所以睡眠要有定时,有节制,便可使神气清明。一般说来,每晚九时至十时间宜入坐,十时以后入睡,六时以后再起坐。如果能常常节欲独宿,这对静坐的帮助就更大,因为淫欲不但易使身体疲劳和最易造成心识的昏散闷塞,而且是生死苦患的根本,凡习定修慧的人必须注意禁戒。静坐程度渐深的人,在半夜醒后,便可起坐,坐后能不再睡,固然最好,如果感到不足,再假寐一下,也是可以的。假使静坐的功候加深,坐时加久,那末睡眠的时间,便可渐渐减少,所以有终年以坐代睡的人。但这并不是可以勉强学习的,总以调和睡眠,使不过多过少,最为合理。
   (四)要持之以恒 初学静坐时,往往心中反觉苦闷,必须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视同穿衣吃饭的不可缺少。无论如何困难,必须加以克服,不可畏难而退;无论如何忙碌,必须继续行持,不可一曝十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静坐的大效。
   (五)要不求速效 静坐时不可求速效,一切要掌握“自然”两字的原则。譬如静坐本来可以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但这种要求除病和健康的念头,在静坐时也宜摒弃勿想,一切听其自然,不要急于求成;因为静坐必须日积月累,才能达到身心变化的功效,正和食物的营养相同,一旦过分暴食,反致伤胃,而且心念有所执着,气血也便不得流畅。所以必须如长途旅行,耐心缓步,终有到达的一日。
   (六)要一切勿理 静坐时要万缘放下,一心学习,虽杂念纷飞,只不去理会它,也不去厌舍它,一味做我的调息或调心功夫,杂念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自能逐步定静。又在静坐时,两目合闭,尚可使不见外物,但外界的音响,刺激两耳,心中便生妄念,最难处置。这时宜收视返听,不问不闻,只管自己用功,要久久练习,养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才好。
   (七)要痛改习气 学习静坐的人,应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痛改自己的习气。当贪欲、瞋恚、愚痴、骄慢等烦恼发动时,要和它们奋斗,逐步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使静坐功夫,获得不断的进展。至于常常依止善知识,具足佛法的三归五戒,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知正见,并进一步的做到离欲清净,更是修正禅定、发实智慧的必要条件。
   (八)可能发生的现象 静坐日久,身上往往会发生颤动和发热的感觉,脑部也常常会有霹雳般的震动现象;心里方面,有时也可能影现种种幻境。这些现象,因各人的体质和心境而有不同,都出于自然,不可强求,也不可遏抑,也有静坐多年,身心方面已得利益,而不发生这些现象的。同时,这些现象的发生,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说,不过是由于静极而定以后,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反应的缘故。学坐的人要知身心本空,定中的一切境界,都如幻如化,了无实性,当不取不舍,一心寂定,切勿执着,否则将会误入歧途,而障碍正定的修持。
   (九)要注意定慧修持与气功的区别 随着时代的进展,气功似已成为当前热门的话题。也有人把佛教的禅定功夫,看作高级气功。实际上,一般气功的吐纳引导和佛教的定慧修持,原是二回事。大体说来,气功和佛教的坐禅,前者着重于保健益寿和调动人体潜能,后者着重于明心见性,断惑证真。因为佛教认为“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如果一味执著于肉身、躯壳,最终不但会落空,而且会增长我见和身执,不能完成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修持。虽然佛教在修习禅定和在藏密无上瑜伽各层次的修持过程中,有一些调身、调息的方法,不仅有防止禅病发生,促使长寿健康的作用,而且有发生种种特异功能的效应,但这不过是修习禅、密功夫的初级阶段和副产品。只有止观并运,理事双修,断除我法二执,开发本具智能,解脱生死流转,成就无上觉道,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三 佛法论静坐

甲、祖师大德关于静坐的指示

    道元大师的《坐禅仪》说:“学般若菩萨,当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广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而乃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结跏趺坐,先以左足安右股上,再以右足安左股上,或半跏趺,或以左足压右足,皆可。次以左掌安右掌上,以两大拇指头相拄。徐徐举身,良久,复左右摇振,乃正身端坐。不得左倾右侧,前俯后仰。令腰脊头顶,骨节相拄,状如浮图。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抵上颚,唇齿相著。目须微开,免致昏睡。身相既定,气息既调,宽放脐腹。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久久忘缘,自成一片。若得此意,自然四大轻爽,所谓安乐法门也。若已发明者,如龙得水。未发明者,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出定之时,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一切时中,护持定力,如护婴儿,则定力易成矣。所以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定水澄清,心珠自现。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是知超凡越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最为急务也。”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七,论结跏趺坐的理由说:“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又于一切四种身仪中最安稳。……以是故结跏趺坐。复次,佛教弟子应如是坐。有外道辈或常翘足求道,或常立,或荷足。如是狂狷,心没邪海,形不安稳。以是故,佛教弟子结跏趺直身坐。何以故?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则心不懒,端心正意,系念在前。若心驰散,摄之令还。”
    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论最初下手时,制心一处的方法说:“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
    天台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论调饮食说:“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赢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疾,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
    又论调睡眠说:“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又论入坐时调身说:“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怡。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股齐,右脚指与左股齐。若欲全跏,即以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掌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一次亦足。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颚。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偶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又论入坐时调息说:“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即系心脐间或脐下);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息调相。”
    又论入坐时调心说:“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安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
    又论坐中及出坐时调和身、息、心三事说:“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稳,中无宽急,平直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适中。此三事,的无前后,如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又说:“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先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令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两腿,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疆,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
    又论坐中对治粗乱修止观说:“一者修止,自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锁。”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三者体真止,所谓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二者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瞋恚;界分别观对治著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上面所说的各种止观,都是以后后破前前,由浅入深的修定方法,制心止是破系缘止,体真止是破制心止。观亦如此。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三论修系缘止说:“若系心鼻端者,鼻是风门,觉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亦以扶本安般(即数息观)之习,心静能发禅定,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亦曰中宫,系心在脐,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又论修制心止说:“心非形色,亦无处所,岂可系之在境。但是妄想缘虑,故须制之。心若静止,则不须制之。但凝其心,息诸乱想,即是修止。”又论修体真止说:“以正智慧,体一切阴、入、界、三毒、九十八使,及十二因缘等,三界因果诸法,悉皆空寂。……若行者体知一切诸法如虚空者,无取无舍,无依无倚,无住无著。若心无取,舍、依、倚、住,著,则一切妄想颠倒,生死业行,悉皆止息。无为无欲,无念无行,无造无作,无示无说,无诤无竞,泯然清净,如大涅槃,是名真止。此则止无所止,无止之止,名体真止。”
    智者大师《六妙法门》第二,论数、随、止、观、还、净六种修定方法的次第相生说:“数有二种,一者修数,二者证数。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随亦有二,一者修随,二者证随。修随者,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证随者,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息为患,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止亦有二,一者修止,二者证止。修止者,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是名修止。证止者,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行者是时,即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复无为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慧方便,不能破坏生死。复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属因缘,阴、界、入法,和合而有,虚诳不实,我今不见不觉,应须照了。作是念已,即不着止,起观分别。观亦有二,一者修观,二者证观。修观者,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是名修观。证观者,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户虫,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证观。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析,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尔时应当舍观修还。还亦有二,一者修还,二者证还。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析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观心生,为从不观心生?若从观心生,即已有观,今实不尔。所以者何?数、随、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观故。若从不观心生,不观心为灭生,为不灭生?若不灭生,即二心并,若灭法生,灭法已谢,不能生观,若言亦灭亦不灭生,乃至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是名修还相。证还相者,心慧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析,返本还源,是名证还。行者当知,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时当舍还门,安心净道。净亦有二,一者修净,二者证净。修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息分别垢,是名修净;息取我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是名修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证净者,如是修时,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证净有二,一者相似证,五方便相似无漏道慧发。二者真实证,苦法忍乃至第九无碍道等,真无漏慧发也。三界垢尽,故名证净;”
    又第三论上述六种方法的随相宜而修说:“夫行者欲得深禅定智慧,乃至实相涅槃,初学安心,必须善巧。云何善巧?当于六妙法门,悉知悉觉,调伏其心,随心所便,可以常用。所以者何?若心不便,修治即无益。是故初坐时,当识调心学数,次当学随,复当学止、观、还等,各各经数日。学已,复更从数随乃至还净,安心修习,复各经数日。如是数反,行者即应自知心所便宜。若心便数,当以数法安心,乃至净亦如是。随便而用,不简次第。如是安心时,若觉身安息调,心静开明,始终安固,当专用此法,必有深利。若有妨生,心散昏塞,当更随便转用余门,安即为善,可以常轨。是则略明初学善巧安心六妙门,是知便宜用心大意。”
   
乙、静坐与禅定

    静坐一法,佛法叫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的世间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等的世出世间禅;有九想、八背舍、九次第定等的出世间禅;以及自性禅,一切行禅,清净净禅等的出世间上上禅,已如前述。总的说来,有深禅定,方有实智慧;有实智慧,才能自觉觉他,以至达到觉行究竟圆满的境地。
   《大智度论》卷十七说:“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众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又说:“菩萨因此发大慈悲心,欲以常乐涅槃利益众生。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燃灯,灯虽能燃,在大风中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禅定则实智慧生。以是故,菩萨虽离众生,远在静处,求得禅定,以禅定清净故,智慧亦净。譬如油炷净故,其明亦净。以是故,欲得净智慧者,行此禅定。复次,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
   《释禅波罗密》卷一,赞叹禅定的重要说,“如菩萨发心为修禅故,一切家业内外皆舍,不惜身命,寂然闲居,无所悭吝,是名大舍。复次,菩萨为修禅故,身心不动,关闭六情,恶无从入,名大持戒。复次,菩萨为修禅故,难忍能忍,谓一切荣辱,皆能安忍,设为众恶来加,恐障三昧,不生瞋恼,名为忍辱。复次,菩萨为修禅故,一心专精进,设身疲苦,终不退息,如钻火之喻,常坐不卧,摄诸乱意,未尝放逸;设复经年无证,亦不退没,是为难行之事,即是大精进也。故知修禅因缘,虽不作意别行四度,四度自成。复次,菩萨因修禅定,具足般若波罗密者,菩萨修禅,一心正住,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智慧勇发,如石中泉。”
   《六妙法门》第一,将数、随、止、观、还、净的六种修定妙法所能出生的各种禅定,分别解释如下:“一者依数为妙门。行者因数息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若于最后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何以故?此定阴、界、入和合故有,虚诳不实,虽无粗烦恼,而亦成就十种细烦恼。知已破析,不住不著,心得解脱、即证三乘涅槃故。……数为妙门,意在于此也。二者随为妙门者,行者因随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胜。所谓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随诸身行,六心受喜,七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是故深观弃舍,不著非想,能得涅槃,随为妙门,意在此也。三者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永尽无馀。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止为妙门,意在此也。四者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炼禅、十四变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脱、得灭受想,即入涅槃。观为妙门,意在此也。五者还为妙门者,行者若用慧行,善巧破析,返本还源,是时即便出生空、无相、无作、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还为妙门,意在此也。六者净为妙门者,行者若能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即便获得自性禅也。得此禅故,二乘之人,定证涅槃。若是菩萨,入铁轮位,具十信心,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净为妙门,意在此也。”
    静坐的最上乘境界,在乎明自本心,见自本性,顿悟心性,本来清净,即无一法可取,也无一法可舍;非空非有,不生不灭,虽了了觉知,却无著无住。假使我们能默契这一根本,自得根尘脱落,解脱自在;随缘应用,纵横无碍,不同于沉空守寂。唐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说:“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又说:“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止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又唐圭峰大师说:“真性则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
    又唐六祖惠能大师说:“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丙、关于观心

    人们平时的心念,都是终日外驰,从不曾一念回光来返观自心,以致迷妄执著,无法安定,受苦无量。只有专精地返观内照,才能逐步消除积妄,启发真性,诸大乘经典处处不离般若,正是处处不离观照。所以观与不观,实是迷悟苦乐的重要关键。《涅槃经》说:“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佛法中所谓“止观”,即是“定慧”,也即是“寂照”,《摩诃止观》说:“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可见止观原是自性具足的功能,因此也是修心究竟的法则。但止观修法,有深浅、顿渐、事理、偏圆的不同。像天台止观有渐次、不定、圆顿的三种。《释禅波罗密》所说的是渐次止观,初浅后深,解顿行渐;《六妙门》所说的是不定止观,前后更互,解顿,行则或渐或顿;《摩诃止观》所说的圆顿止观,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一心三观,圆融具足,初后不二,解行俱顿。但《摩诃止观》文广境细,初学和事忙的人,往往感到入手无从。
    止与观原非二法,在具体实践中,则每以修观为下手方便。《大乘心地观经》说:“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释尊随机施教,教三界内钝根众生,修苦空、无常、无我的“析空观”;教三界内的利根众生,修诸法缘生无性,当体不可得的“体空观”;教三界外的钝根菩萨,修先空、次假、后中的“次第三观”;教三界外的利根菩萨,修称性圆妙、直下照去,三观任运圆成的“一心三观”。
  般若法门,不外由文字而起观照,由观照而达实相。所谓实相般若,即是本觉,观照般若即是始觉。由一念返照的始觉,逐步息妄显真,观力越强,定力越足,定慧互资,则始本合一,便能破小我之执,而证常、乐、我、净的大我,岂不庆快平生!
    这里特介绍一种简单、切要,便于下手的一乘观心方法。在初下手时,应先结跏趺坐,然后一切放下。连放下也放下。善事、恶事,都不思量,合起两眼,细细返观自己起心动念的情况,那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来去不停。我只一味耐心观照,了知妄想无性,其体本空,即不随它流浪(不取),也不着意遣除(不舍)。这一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但其他念头,必继续生起,那时仍照前细细静看。这样,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坐半小时至一小时,能多坐、久坐更好。久久观照纯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由慧资定),同时觉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强(由定发慧),渐渐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这时,虽无著无住,却了了觉知,便与般若自性相应。《华手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又我们能观的智,即是般若,所观的境,即是无明,以般若熏于无明,无明便分分脱落,而消归于自性,所以观无明妄心,即是观自性清净心。以后不论行住坐卧,就常常从这寂定的性体上,起用观照,这叫做圆照觉相,也叫做正念真如,古德所谓:“如珠吐光,还照珠体。”由于觉照的时时在前,妄念起时,便能如洪炉片雪,才现即灭,即使有较强的习气现前,也自能有力把持,入于无碍。这样再继续前进,渐渐觉得自性本来清净,不必着意起照,入于忘照而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观心到这一阶段,不观而观,心即非心,言语道断,灵光独耀,可谓达观心的极功了。     上面所说的观心,是圆顿法门,离心、意、识,无境可缘,直见本性,妙契实相。虽暂时摄念观照,也结般若因缘,留菩提种子,何况精勤熏修。《楞伽经》说:“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圆觉经》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大乘心地观经》说:“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唯观实相真如性,能所俱忘离诸见。”《大乘起信论》说:“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都是此法的证明。不过修学的人,在行持中,一须深信不惑,二须专精有恒,三须常与自己的习气奋斗,具备这三个条件,没有不成功的。

四 结  论
 
    世界上事物的道理,是没有穷尽的,对某一事物,假使我们能虚心地、不断地加以钻研,便会发现其存在的真理。静坐也是这样,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假使我们能认真地实践,对体力、智力和定力的培养和锻炼,必将得到一定的收获,从而转苦闷为安乐,转消极为积极;同时也必将有助于任繁剧、爱劳动和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更好地自利利人,为人民、为众生而服务,来充实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有志之士,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静坐虽可促使身体健康,但健康只是一时的利益,是方便而不是究竟。因肉体虽有夭寿强弱的不同,但终必朽灭。《圆觉经》说:“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因此,学静坐的入,如能由浅入深,进而学佛,从“转迷为觉”的根本上着眼,才是究竟解决的办法。佛学是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世出世法,圆融无碍,对宇宙人生的真理,有极详尽的发挥。它的基本教理,是苦、集、灭、道的四谛;它的行持总则,是戒、定、慧的三学。假使我们能学习佛法理论,结合实践,从严持戒律,防恶生善做起,来逐步产生真实的无漏禅定和智慧,上求下化,行愿无尽,自能脱无始流转的大苦,证常乐我净的真理。因此,我们说,佛法才是究竟的归依之处!


附录 静坐与健康
陈 海 量
为什么要学习静坐
 
    静坐对于男女老幼的健康,都有帮助,可使耐寒力和消化力增强,且使皮肤润泽,并有美容的功效。尤其是需要长期疗养的如:肺痨、神经衰弱、心脏病、慢性肠胃病、风湿麻痹、关节酸痛、以及失眠等症的病人,他们每日愁眉苦脸,怀念自己的前途与现状,愈想愈悲哀,结果使病况日趋严重。假使学习静坐,精神凝敛,则心境日趋愉快,就足以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最后必然能克服病魔,转弱为强。
    有人怀疑静坐易使人陷于枯寂消极,殊不知人生态度的积极或消极,由于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静坐能增长健康,就可以纠正消极的流弊,也就是说可以增长劳动的效能。因为体力增强,从事劳动,就不会时常感到疲倦。从另一方面讲,经常劳动是会损害健康,所以劳动之后也需要休息,静坐使脑神经思维静止,则又是一种最佳的休息。
   
静坐的方法

    静坐时间最好在黎明之前,其次是在夜静时,一则不妨碍日里劳动生产,二则初学的人心神不宁静,易为外界喧杂的声音所扰乱。因此早晚人声寂静的时候是比较适宜,否则醒来时坐一次再入睡亦可。静坐功夫纯熟后,对自己意志就会有极大的操纵力,虽在热闹如剧场中,亦能凝神默坐,不被外境所扰。
    静坐的姿势,是把右足垫在左腿下,左足放在右腿上,(这叫单盘,若是双盘,再把右足从下扳上,搁在左腿上,静坐不拘单、双盘都可以的)左手放在右手上,手掌心向上安迭于小腿上,将身前后摇动数次,吐出浊气数口,空气由鼻吸入,头须自然正直,忌僵硬。闭眼,合唇,舌舐上颚,鼻正对肚脐,肩部放松下垂勿耸起,背勿靠壁,或依靠于他物之上,以免妨碍血液流行。
    臀部用枕头之类垫高一二寸,不用亦可。肾囊勿使压住,裤带、袜带、领扣之类都要解松,以宽适不脱落为宜。天气寒冷时腿以下盖上毛毯等物,以免膝关节受风。
    修定的方法可分作三步来实施:
    一、数息 鼻中的一呼一吸叫做息,静坐入手的功夫就是调息,呼吸须细长深远,用意引至脐下,出入绵绵,忌迫促,或有声。息调顺了以后,就可开始数息。《法观经》说:“佛法初门,即数息观,以世间人皆贪著身,未能忘身守意,心多散乱,故佛法初门,教修数息观。”《解脱道论》说:“数息是世尊所称叹。”它的修法是初入坐时可数自己的呼吸,呼吸一次便计一个数,从呼计数也可以,从吸计数也可以,从一数至十,数完了,再从头由一数起。
    二、系心脐下 经过相当时间的数息之后,思虑渐趋恬静,这时可放弃数息,将注意力集中于脐下小腹,眼虽闭着,但眼光须内视小腹。智者大师《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说:“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系心在脐能除众病。”其原因是注意脐下,深长细远的呼吸,不但有强健肺部的功能,并具有宁静神经的作用。智者大师又说:“下著安心(即是系心脐下)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这是心息相依,其法存心于听息之出入,但不是有声可听,一有声,息就粗浮,当耐心潜神地轻轻微微倾听若存若亡的息,这样一来就愈微愈静。
    三、凝心 静坐注意脐下,使心息相依,倘心息不忘,就不能入定。心息相依,经过一个时期,心便凝然。智者大师说:“但凝其心,息诸乱想,即是修止,名凝心止。”怎样凝法呢?只须应用一个呆字,一呆呆住,什么都不思量,这就是凝心,渐渐地不觉有手,不觉有身,并不觉有我,但见闻仍然了了,这是定相初现;从此进入心息两忘的境界,就是入定。入定的境界,乃是自然地随着功夫的进程到达的,切勿存心求定,一有求定心,就不能得定,而且反因求定的一念,会引起其他妄想杂念来,因为求定这个念头就是妄念。
    以上所说的修定三个阶段,并不是机械地排定次序的,倘静坐功夫纯熟,一入坐便可系心脐下,可把数息这阶段取消。
    坐毕出定,将起时,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须放数次,倘不做这种观想,下次坐时就会感到身心烦躁不安,这点不可忽略。气放出后,可摇动身体,屈伸两臂,再用两手掌互相摩擦,使手掌发热,搓两眼,然后放足,以手按摩足部,缓缓起立。

   
静坐赘语
 
    初学静坐好比嚼铁馒头一样,是感不到趣味的,只有耐心去坐,耐之又耐,忍之又忍,不管功效的迟速,渐渐地功夫熟练以后,自然会感到其味无穷。
    学静坐是要下决心的,守牢一个恒字,寒暑无间地做去,不论男女老幼是决定可以成功的。初学的人往往有始无终,或求速效(功效不是求得的,是自然来的),坐了几天不见功效,就放弃不去坐了,这样的人做么什事都是不会有成就的,何况是修禅习定的切身要事呢?
    现在为初学的设一方便,凡发心学习静坐的,可先定一百天为期,在这一百天内,每天刻板地、准时地在早晚二次去坐,不管有效无效,定要坐满一百天;倘坐满一百天之后仍然没有功效,那就不用再坐。事实上,一个人能下决心去坐满一百天,可以保证他在精神、肉体两方面是决定有收获的,日子一久,真滋味出来了,到那时叫他不坐也不肯放手了。这决不是空言骗人,问题是只怕人们没有决心去做。
    初学静坐的,每次以一刻钟至半小时为度,渐增至一小时。通常能静坐一小时,就能收到功效,倘能久坐那就更好。
    初坐最难受的就是脚部麻木酸痛,这种现象倘能忍得住,应忍受着继续坐下去,到了实在不能忍受的程度,可放两足加以抚摩,俟酸痛愈后,再迭足就坐。
    入坐后体温较平时提高,且有微汗,这是血液畅通的现象。
    坐时舌舐上颚,坐到相当时候,口中唾液源源而来,可缓缓咽下,这是因身中团聚的热力促进腺分泌的缘故。
    坐时身体有时发生震动摇摆等情形,这是由内脏气机发动反映到外部的现象,是不足惊异的。
    有时腹中略觉转动,腹有鸣声,四肢及周身常觉肉跳,这些都是内脏气机发动的反映,可说是静坐的功效。
    坐时如觉腹胀气塞,可作气从全身毛孔排泄出去的观想,这种观想一起,便会觉得自在。《坐禅三昧法门经》中世尊教我们:“念诸息遍身,亦念息出入,悉观身中诸出入息,觉知遍至身中,乃至足指,遍诸毛孔。复次,一切毛孔及九孔中亦见息出息入,是故知息遍诸身。”这是说的体呼吸,静坐日久不须作观想,自然可以达到体呼吸的。
    坐时不免有外界音响入耳,这时应勿起厌烦心,勿去分别它,不去理睬它,听如不听见,这是最妙的对治方法。
    坐时有二种病:一散乱,二昏沉,大凡初坐的时候每患散乱,故用数息法对治它,坐稍久妄念较少时就易患昏沉,可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使精神振作。倘昏沉已去,仍当凝心脐下,使心息相依,自能凝然徐徐入定。
    坐到极静的时候,有时会发生种种幻境,要晓得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我只凝然不理睬它,幻境自然会消灭的。
    静坐时须放弃一切的期求心。不独求却病、求健康的念头不可存,就是无念的境界,也不可动念去求;因念头一动,这就是妄念,有了妄念,怎么能进入无念的境界呢?
    饮食后须隔一小时方可静坐,正在静坐的时候,倘遇急事发生,切不可骤然起立行动,必须将气从全身毛孔放出,身体前后摇动。足部抚摩柔和,才可起立;否则气息不调,容易致病。
    学习静坐的人,平日对于怨恨、嫉妒、忿怒、懊悔、悲哀、忧虑等等,要尽量放下,这些念头能障碍静功的进步。
    静坐日久,下腹膨而坚,非常适意,全身骨节松软,神气清爽,令人获得健康快乐无穷佳趣。
    静坐时肉体上所发生的现象,有很多在生理学上是认为不可能的,可见现阶段的科学并未达到理想地步,对于人身的生理卫生,尤其是精神活动状况,尚未能得到精确的结论。
    静坐念佛,只须默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历历分明,这就是止观双修法门,对于身心,有不可思议的益处。


静坐诗选

望湖亭坐月    高攀龙
树迥笼烟合,湖平印月空;片云传远谷,一鸟度高风。
妙悟世情外,真机独坐中;物交吾不役,转觉此身雄。

静  坐    前 人
静坐杳无念,临流望远天;浪花圆复破,云气断还连。
狎水轻鸥去,摩空野鹳还;如何此时意,不得向人传。

山中杂诗    前 人
开窗北山下,日出竹光朗;楼中人兀然,乌雀时来往。
晏坐不觉瞑,明月上东阁;相对两悠然,时闻木叶落。
寒风客衣薄,依岩曝朝旭;坐久不知还,山童报黍熟。
时穿深竹坐,翠叶于室密;落日照前山,松间一僧出。

鸡  栖    前 人
跏趺至日夕,乌雀闹四壁;月步出门去,寒溪净如拭。

咏  怀    白居易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行立与坐卧,中怀淡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不为世所薄,安得逐闲情。

在家出家    前 人
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都不应。

独  坐    寒山子
岩后独静坐,圆月当天耀;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
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夜坐庵前    前 人
人定乌栖息,庵前聊倚栏;徘徊明月上,正在修篁端。
清影冰玉碎,疏音环佩珊;倏然耳目静,觉此宇宙宽。
人生甘物役,汩没红尘间;宴坐得俄顷,境幽心已闲。
谅能长无争,自可驻朱颜;所以学道人,市隐类深山。

觉  庵    释觉范
念起则为凡,觉之则为圣;人言此为觉,此觉未真正。
但了一切空,圣凡皆幻影;宴坐不言中,心波如古井。

山中立秋偶书   王阳明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影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
山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
倏忽无定念,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

自  警    高鹤年
抖擞精神学坐禅,隆冬树下一蒲团;
渐愧此心如不了,廿年空费草鞋钱。

游 花 岩    温光熹
镇日经龛一炷香,忘言趺坐伴琴堂;
春来禅意超空色,任使桃花著靓妆。
坐断时空老衲家,萧然静对白梅花;
青山窗外伸头看,看我庵中煮苦茶。
烹雪山堂万象闲,世缘终浅笑香山;
主人待客传心法,吹火龙潭夜坐关。

新  秋    徐恒智
淡淡秋光点晚庭,新凉闲望远山青;
性情偏觉乡居好,四壁虫声趺坐听。
心传一句静中参,趺坐山门对夕岚;
平淡生涯还自得,秋灯深夜共僧谈。

独  坐    前 人
频向心头认故吾,太虚云海月模糊;
公余独坐真堪笑,天下本来一事无。

养  病    前 人
郊居日日放新晴,晨坐南窗听鸟鸣;
更喜病来尘累少,绿阴深处独经行。

劝持名念佛    俞德荫
怜他枉受轮回苦,颠倒昏迷被欲牵;
障重若非异方便,死生大事了何年。
彻底悲心开秘藏,三根普被复何疑;
缘深愿广仗他力,不念弥陀更念谁。
苦口为君陈利害,只缘病久粗知医;
信如智眼愿如导,念念洪名善执持。
四土圆超称径直,三根普被莫迟疑,
导归安养仗他力,惟此愿王不舍离。
眼光落地悔何及,生死茫茫苦事多,
梦幻尘缘无可恃,劝君念佛出娑婆。
都待老来方学道,宁知未老身先伤,
命随呼吸宜警惕,痛念无常惜寸光。

念 佛 吟    俞慧云
习气多生苦执持,牵缠三毒贪瞋痴;
忽如暗室明灯照,一句绵绵密密时。
切愿先须固信根,迁流生死黯销魂;
如母忆子喻何切,穷劫莫能报佛恩。
迥脱根尘我法空,真常体露本圆通;
竖穷横遍斯心要,念念相应六字中。
忙时用靠闲时办,独恐闲时办未多;
莫若当头悬死字,万缘放下念弥陀。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藏碎金
下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徐恒志居士佛学文萃 涵芬集 本书内容提要 徐恒志居士简介 目录 序..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4、徐恒志老人追思法会纪实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般若妙味——徐老对保定居士的开示..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八、《楞严八十分义》序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7、威仪寂静不示相,平等谦逊显大悲——忆一..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二、记徐老与吕香光居士的一段因缘..
 书简节录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涵芬集 跋二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9、书信答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六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心中的做人之道(查德元)[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Human Life[栏目:Dr. K. Sri Dhammananda]
 二十四、文昌帝君阴骘文[栏目:诗偈法语]
 平常生活中应注意持守的戒律 暨 十四根本堕[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慧律禅师讲禅节录[栏目:慧律法师]
 提婆达多与龙女[栏目:惟贤法师]
 《业的分类》七[栏目:玛欣德尊者]
 那天多伦多下着雨[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六十九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