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善待自己 慈悲他人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75
善待自己 慈悲他人

——大三班:性空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一位禅师在小溪边的大石上坐禅,这时一只蝎子爬着爬着就从溪边的石头上落入水中。禅师非常慈悲就把它从河中捡了起来,可谁知道这只蝎子不但不领情,反倒蛰了禅师一下便离开了,禅师并没有在意,继续打坐。谁知道没过多久只听“扑咚”一声,蝎子又落入水中了,禅师依然慈悲的将蝎子救了出来,可那蝎子又再次恩将仇报的蛰了禅师一下,禅师还是不以为然继续打坐。就这样反反复复过了许久,蝎子一次次的落水,禅师一次次救起蝎子,一次次的被蝎子蛰伤,直到手掌已是伤痕累累。此时一位路过的老和尚看到这一幕就问禅师“你为何被蝎子蜇伤还要救他呢?”禅师作礼回答道:“它蛰我是因为它的无知,而我救它是因为我慈悲。”老和尚又问:“那你又为什么不慈悲下你自己呢?你都没有命了还慈悲它,还有更多的需要你慈悲的人呢?”禅师沉思起来了。

  故事的梗概就是这样,其实说到这里有些人会问“你们佛教不是提倡要无我无私,为一切利益众生吗?这不就是菩提心吗?”“是的没错,我们要发菩提心以利益一切如母的有情,而这里的‘无我无私’是断除我执的智慧。世尊也教导我们布施、持戒、精进、禅定、忍辱波罗蜜多,都要以般若波罗蜜多,也即是智慧所统摄。有了智慧,我们便不会度得盲目、无知,从而好心办坏事。有时对于初学佛法的我们,不能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入圣成贤了,具有佛菩萨无二的智慧,从而好高骛远的处处说空,事事说不执着。到头来弄得自己学也没有学扎实,修上也没有什么真实的成就,甚至弄得与家人亲戚朋友关系很糟糕,更厉害的只学佛菩萨,祖师大德的“行”,而不学佛菩萨,祖师大德的“神”,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还以为这就是修行,佛陀也在经中呵斥了那些以为只求苦行的沙行。

   佛陀教导我们要慈悲与善待一切众生,更希望我们首先慈悲、善待我们自己。换言之,我们慈悲、善待自己是更好地为了广大的苦难众生而服务。自他二利从来不是取此去彼,或者是舍彼取此的,自他二利是同时的、共同的。在修学上次第试想我们如果都不能慈悲、善待我们自己,又如何能够真正地慈悲与善待他人?就好像我们如果看不到自己的苦,又如何能感同身受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爱呢?所以,在初学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脚踏实地,请我们先要学会慈悲与善待我们自己,看到自己在轮回生死中的痛苦,看到我们自己被贪、嗔、痴、慢、疑等种种烦恼不断的煎熬,从而努力的学修佛法,让自己从苦海中速速的脱离出来去利益广大的众生。再进而将这种观待对象扩大到父母,家人,朋友乃至仇敌,直到尽虚空遍至法界一切有情。

   慈悲与善待自己即是慈悲与善待他人,进而扩展到一切如母有情!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发菩提心
下一篇:宽容万事,觉醒自我
 我是出家人
 什么是皈依?
 懂得给予,收获快乐
 法门之光增福慧
 戒定真香
 亲近善知识,你做好准备了吗?
 初心不退 成佛有余
 群居防口、独处防心
 念死无常
 凡夫学佛,当具“慧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无余依地第十七[栏目: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心灵锁钥 后记[栏目:冯学成居士]
 法句经讲记(三十六)[栏目:传道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