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虚空下的净地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19

  虚空下的净地

  ——本三班:通节

  伽蓝圣境、清静之地。僧众与伽蓝内闻思修证,以期证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发起大悲之心,自度度他成就佛道,利益众生永无穷尽。僧众的日常行持很有规律,每天闻晨钟而起,随暮鼓而息,于日月间朗照心性,洞观宇宙万法实相。何为净地,是和合众清净修持,心灵纯洁庄严的菩提道场。

  寺院作为佛教界的窗口,集常住僧众住持正法。佛学院培育僧才,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和合共修,祈愿道场清净正法久住,回向世界和平众生安乐。步入伽蓝然而生的便是庄严肃穆之感,心中充满了敬仰和期盼。敬仰佛菩萨的慈悲,期待吉祥如意的围绕,期盼好运的降临。就像我们经常去绕塔一样,古朴的舍利塔巍峨耸立,记载着岁月的痕迹,昭示着法运的生生不息。佛法重视的是心识,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对自己的内心未能改变清净,要想完成学佛的目的是绝对不可能的。塔下地宫,从佛指舍利东来供奉的过程解述,到唐密曼陀罗坛城的呈现,无不说明佛的教义对后人心灵的洗礼与启迪,使后学佛子对佛陀教理研究后,能清晰认识理解把握其中心,进而改变自己的一念心。

  对境能影响并能改善一个人。在寺院行走与回廊与殿堂之间,清洁的环境,祥和的氛围,是佛法博大精深的底蕴,承载着世间的万事万物,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每一个视点都代表其独特的内涵,在自然的状态下卓然而灾异。面对弥勒佛的悠然神态,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大肚能容、心胸广阔的气量。观佛的像好庄严,礼拜佛的福慧两足尊,清净自身的三业。佛大悲大智留下教言指导大众,字字句句直指心地,引导大众拂去无明尘垢,舍弃妄想执著,一念清净一真法界。僧众是法延续与昌盛的主体,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在深入经藏增长福慧的同时,以自身的言行感化大众。发大乘菩提愿心广利有情。净地上的佛子,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空有尽、愿力无穷。愿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忏悔业障
下一篇:丝丝细雨洗心尘
 学会放下
 不要让物欲埋没心灵
 灯下漫笔
 你被哪根绳牵住了?
 戒为无上菩提本
 中道实相与蕴妄之心
 识心达本,改造命运
 结夏安居由始及意义
 习惯被忽悠
 发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类成段食,社会成封建[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相应100经 被皮带束缚的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三代往生记(妙音)[栏目:不退念佛·往生纪事]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栏目:慧光法师]
 什么是律师?[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慧心[栏目:继程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六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止观禅修之欲之过患[栏目:智中法师]
 平淡人生[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