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直指大印 第八章 观——解析自心本性
 
{返回 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66

第八章 观——解析自心本性 
 

  如果能有正确的地方,会大有帮助。这也就是闭关的重要性,在离於人群打扰之处,方能以宁静、开放的方式,专注於自心本性。
  法王冈波巴教导我们,修「观」应该要察看自心本性并分析之,试著去了解何为自心本性?何为其决定性之特质?……等等。在他所教导的多种方法中,说:
  「首先,何为心?
  接著,何为其自性?
  第三,其决定性之特质如何?」
  首先是心的精要主体。当我们看心的时候,首先发现心的主体是明,发现心离於概念。再看心的自性时,法王冈波巴说:「自心本性离於生、住、灭。」第三,其决定性之特质是显现,它显现於一切时中。不论是在轮回或涅槃中,心常时显现。
  心的精髓实难以解说,因此我们从反面来看何者非心。首先我们看到心非生、住、灭之物,心离於生、住、灭。无始以来,心不生、不住、不灭,亦即不动、不住一处、不变。心亦非因缘和合之物,心不因执著於主体、客体而为所染,心体完全离於造作之垢。
  进一步察看心体时会发现,无论如何寻找、如何分析它,实无一「物」可得。它不是我们寻找、评估、分析可以找到的。找也找不到,所以说心的体性是空性。
  心不能以逻辑方法隔离、定位或定义。一切现象相对地存在,但是当它被分析以寻找其本体时,却无法被找到。这就是其究竟实相。
  在此,我们要区别相对与究竟实相。包括心在内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地存在,但是当我们去寻找它们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却找不到。这就是它们的空性,或究竟实相。而自心本性与轮回、涅槃一切现象的本质无别。
  万法被分析其本质时,却无法被找到。因此我们说「空性」,或缺乏恒存之同一实体(无自相)。胜天(Aryadeva)在中论《四百颂》(Shadashadika)中说:「一物之本体,即是万物之本体。一物之空性,等同万物之空性。」这意指无自相是遍在的,也就是说万物的本性是空性。这就是它们的究竟实相。
  因为诸法无自相,所以无法区分说有些东西有自相,有些没有自相。一切现象的究竟本质(万法本体),就是「观」的修持所要了悟的。洞见实相自性的「观」,要从洞见自心起修。行者藉由寻找心与现象的本体、其真实本性,与其明确特质,而分析心与万法。并发现它们都是空性的,因此得以自其幻相中解脱。
  无论如何,不要只是会说「诸法无自相」。嘴巴说说很容易,但却没有实质帮助。这种了悟必须是从内心最深处生起才行。我们所观察的是心对现象的回应。此回应并非依於文字理解,而是它真正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就是了解事物最深刻的方式。
  所以禅修的过程,使我们将表面的文字了解加以内化,令我们真正以其方式了解事物。而唯一能做到的方法,就是我们亲身实践这所有的步骤,以了悟自心本性与一切现象。
  这必须藉由一步步的分析,质问我们有关相对现象的所有假设。从心开始审察、分析相对的现象,并且持续此方法,直到摧毁一切概念,直接看到事物自身为止。当我们能够了悟空性时,这就是自己的体验,将对我们大有助益。
  在培养圆满观慧的教典中,挑战者与辩护者之间有所问答对话。前者以极具洞察力的问题,不断地挑战有关自心本性的假设。而辩护一方的答案,我们就得自己想出。
  我们的禅修就是要运用这些问题,专注在我们深深执以为是的——何为心?我是谁?何为实相?等等的假设之上。如此运用问题,便能够洞穿、看透此主题,出现我们自己直接了悟的答案。
  此分析的焦点有二:主体与客体。「主体」意指「专注在主体上」,也就是分析者、禅修者、假设者、为了悟而奋斗者。藉观察与分析主体,能够了悟人无我。「客体」意指「专注於客体」,与主体所执的一切事物、外在世界有关。藉此,能够了悟法无我(一切现象无我)。二者亦称人空与法空,或两种空性。
  易言之,此分析意为决定自心本性与其内涵。内涵与客体有关,凡心藉感官力所觉知或执持者都是。藉著观察,我们得以决定心的内涵本质。因此,心与其内涵是此禅修的究竟专注所在。
  为了要专注於自心本性,我们首先必须让自己安住於「止」的境界中。只有在具备宁静与清明之心,并置心一处之後,才能开始修「观」。所以第一步就是进入「止」的境界中,然後开始发问:「正在静止的是什么?是什么在相续呢?它是身或是心?」身体很容易观察,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它不是我们所关切的,因此应与心有关。
  如果我们做出结论说:「好吧!现在是心在静止,是心在相续。」那么下列诸问题就自然出现。如果心是静止、安住的,那么它一定有某种形状、颜色。一定要有我们可以找到或鉴认的东西。如果有某种东西,那么一定要有个样子,是方?是圆?或像金字塔型?大小如何?是大?是小?颜色如何?
  这些是存在事物的属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像那样的东西。事物要存在,必定有其属性以证明其存在,要有某些让我们称其所以存在的东西。如形状、颜色、大小等等。
  如果某物存在,那么它一定还要有个位置。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找找心的所在。我们询问、分析:心在身内或身外?还是部份在内、部份在外?它到底存在於何处呢?接著,心住於客体上吗?例如,我们看花时,是心在花内?还是心出去到花那里又回来?又,当我们听到声音时,是心住於声音吗?还是心跑到声音那里?心是感官力的一部份吗?心在里边运作吗?
  如果我们决定心住在身体的某个部位,那我们就要到身内找找。看它是存在於身体某个特殊位置呢?还是像血液循环一样地跑来跑去?我们找找内脏与四肢等不同之处,发现我们有所觉知。心好像住在一个地方,却又不总是如此。心会移动吗?心住在心脏、肾脏或脾脏等某个器官中?还是存在於不同器官中?抑或是存在於全身各部位?
  在这分析的禅修中,我们必须要很精确而清晰,了解到不严谨、或仅仅假设某事为真,将会是重大错误之源。我们必须真正小心、明确地做出决定。
  西方科学与医学试图假设心位在脑内。如果我们接受此假设,并审视脑部,我们会发现脑有许多部份。在这许多部份中,心存在何处?心存在於脑的某些部位,但不存在於脑的其他部位吗?心存在其中一个部位,或存在於脑的所有部位。仔细地如是分析。
  接著,我们察看心的变动,心好像会动,那么它从何而起?何处暂停?又去向何处?我们察看念头与概念,它从何而来?位在何处?又去向何处?然後把问题延伸到心本身。它从身内何处生起?停於何处?死亡时又去向何方?它待在身内的後面吗?或去向他处?它的这些不同存在方式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试著去真正确定它。我们必须有条理地、系统地,全力检验这些有关自心存在本质的假设。
  到此为止,在我们对自心本性的寻察中,我们已经找过心存在何处?对此,我们专注於外,就好像要找到一个存在於某处的东西,看它到底在那里?穷尽一切可能後,我们转而向内寻求。
  当我们寻找的时候,带有一个要求,就是不管正面或负面,总要有个结果。下决定是关键所在。当我们寻找时,总不能悬而不决,我们要求自己一定要得到结论。如果我们找到什么,那就好;找不到什么,也很好。总之,我们就是要一直寻找,直到我们做出定论为止。
  念头
  在这样的寻找中,种种形态的念头生起。念头,就是所有设想主体、客体的概念,或制造出二元对立的假想。在「止」的修习过程中,我们已见过它。当我们试著要一心专注在对象物的时候,妄念就开始生起,开始东想西想。所以接下来我们要看看这些念头,并试著从中找出东西。念头像什么?起源为何?住於何处?何去何从?其特质又是什么?
  关於此点,我们持续地分析下去。如果它们存在(那么它们必以某种方式明确地存在),它们从何生起?它们似乎像是苗芽一样地从地面出来,它们如果从心所生,那么它们与心是一是异?它们就是心吗?还是它们是心的某些内容?它们如何生起?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它们与心的关系是什么?
  当我们分析心与念头的时候,有多种可能性。首先,说念头从心生起好像是合理的。但如果念头是从心生起,那么念头与心是同时俱生的吗?也就是说,念头与心都是心的本体吗?以太阳与阳光而类推,阳光自太阳而出,二者似乎同一本体。可是太阳在彼、阳光在此,其中是有些问题。
  如果我们说念头与心的关系,就像是阳光与太阳。那么它们二者必是同时出现。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阳光,没有阳光就没有太阳。它们同时存在,有此就有彼。因此它们是不可分,且同时出现的。如果我们说念头与心的关系,就像是那样的话,也就是说,有心就有念头,有念头就有心。我们就得如是分析直到得出定论为止。
  如果那不对,我们就得试试另一种可能性。我们说:念头可能只有在当下的某些特定条件下生起。也许有心的地方不一定都能找到念头。我们可以举香与烟的例子为喻:心像是香,念头是烟。香和烟常彼同时发现,但它们没有必要一定是一起的。香要起烟必须有助缘、条件,那就是火。若把香火熄灭,烟就不再出现。同样地,香若烧尽,就算有火也不会有烟生起。在此例中,二者的关系依缘而起。因此我们分析心,看看是不是有某种条件会使念头生起,而缺乏此条件念即不生。
  不同的例子,对於说明心与其念的关系有所帮助。另一个例子是镜子与镜中影,二者明显地是不同本质。镜中影本非存在於镜子里面,但是当助缘存在的时候,也就是有可见物体接近镜子的时候,镜中影像就会出现。如果有物体在那里,就会映入镜中,没有物体就没有映影。但就算有物体映射於镜中,那也只是某个角度的反射。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看看同一面镜子,将看不到该物的影像。所以它不仅有赖於物体的出现,还与视野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的概念有关。
  所以也许心和念头关系就像那样,当某些东西、某些刺激靠近於心的时候,念头就在心中出现。不仅如此,念头还只从某些概念显现於心。如果同时从不同概念看心的话,可能该念头就无法显现。
  另外一个例子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当月亮闪耀於天空时,我们若有一池水,就会看到水中的月影。倒影就像是念头。如果拿十个、十二个碗,把它们全部盛满水,就会看到一个月亮的十或十二个倒影。倒影的数目与池水的数目,与自己所站的位置而定。
  问题是,心与念头的关系像那样吗?是不是一个刺激产生许多念头呢?此处,心像是水,如果有多几池水,就同时能多有几个月亮的影像。如果有一个刺激或客体的话,能同时有许多念头生起吗?就像是看到一个东西,在心中生起「喔!这很漂亮!」的念头,同时又生起「这个好!」、「这个大!」等其它念头。
  在受到刺激时,当然会生起各种念头。但它们能像月亮一样同时倒映在好几个水池吗?这是个关键问题。心的运作是不是像池水一样,能够容纳分离的影像呢?似乎不然,通常当我们感觉某种东西不错的时候,那么这个概念、这个念头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虽然可以立刻说:「哦!不!那不好。」但那已是接续,不是同时。心同时能有很多念头的理论是有问题的。
  还有一个分析的基础类比是:心与念就像是母子关系,心是母亲,孩子是念头。所以我们可以说念头生於心,就像母生子一样。如果关系是那样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几种可能性。例如,一旦孩子出生後,母子可以同时存在。一旦念头从心而生,它们能够同时存在吗?如果孩子死了,母亲还活著呢?当念头被断除或消失时,心还能相续吗?另一种可能是,母亲死了,但孩子还活著。也就是无心,但念头还相续著。这是另一种必须被分析、试探其价值的可能性。
  接著,要决定的是心与念的关系,亦即其变动。如果它们是同一物,那么它们本质相同吗?好像是不一样。那么这不同的现象是真的或假的?这必须被决定。换句话说,是心投映出念头吗?它们是被制造,然後投射出来的东西吗?也就是,念头真是从某物生出,然後进入心中的吗?念头是心的功能,像心所从事的工作吗?为了解心性与其内涵,这些都必须被清楚地决定。
  以上就是看心、看念头生起於心的模式,看看什么是念头,以及它们如何互相关联,等四种寻察类型的第一种。
  觉知的诸对象物
  於此,我们专注在:什么是环境中通常被假定为外在客体的东西?像是我们初修「止」时所用的东西之类。它们可能是任何心的对象物,任何我们所认知、任何实存於我们环境中的东西。例如,我们可以拿杯水放在桌上,然後问:这是我心的投射吗?它是外存的吗?这杯子和我的心有什么关联?它们是同一体性,还是不同体性?这些问题要一直追问到获得清楚、直接的了悟,能够回答诸问题,并除去一切疑惑为止。
  在这里,我们问到心与诸客体间关系的难题。首先,如果心与客体是同一本质,那么把它弄得看起来像外存之物有何作用?它是从心里投射出来的吗?它是存在於心中,但被投射出来,所以才看起来像外显的吗?还是自心本性於外,投射物在内,但我们却认为心在内而认知外物的呢?
  如果客体与心不同一本质,且是心外独立存在之物,那么准许它显现於心,或於心中出生为客体的作用又是什么?当我们深入去看外物显现於心的可能本质时,这个寻察必须很细微。它像是投影机,从这面投影,从那面出去?还是不然?如果不像是投影机,那又如何可能接触呢?
  心的变动
  接著,我们寻察心是不是住於某一点,还是会跑出去、跑来跑去的东西?现在我们知道,当我们修「止」的时候,心专一地集中於其对象物上,不动而安住一段时间在那东西上。因此,那时候心似乎是稳定、不动的。
  但是当我们修「观」的时候,心则从一个对象物换到另一个去,变动於远近的不同客体间。所以在这里,心有很大变动似乎是很清楚的。我们在此所应决定的是:心怎能又静又动呢?这有时看起来变动、有时看起来稳定的心,其本性如何?还是心其实是稳定的,其变动不过是幻相。於此,我们更加专注在心与其作用,特别是它的变动上。
  如果我们假定心本身不动,是其含容诸物看起来在动,那我们就要专注於心,并寻求解释。如果我们假定心是动态的,它从不曾静止过,那我们就要察看何以它能圆满地寂止不动。
  如是,我们愈来愈仔细地,从心的内容与作用上,察看从此刻到下一刻的微细变化,并且问遍所有问题、分析心、寻找与生起念头相似之例,来看看它们是不是被生出的?若其有生,是否有住?若有住,是否有灭?它们会被摧毁吗?
  当我们审视於此之时,虽无法找到任何生、灭,却有它们存在又消失的印象。
  心的本性
  所以,从这里开始,我们要更审慎地观察心的本性。心有明的特质,这似乎是确定的。另一个确定的特质是空性。心是空性的,就好像虚空一样,可以容纳像念头等东西。因此,心是明?或它是空?还是明空二者合一呢?
  我们最初听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到某种理解,了解问这些问题的目的。对其中某些问题,我们能够形成初步的决定,如事物到底如何存在?……等等,并藉之达到某种程度的了解。但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只是了解并非我们的目的。单单了解,并不能用来解决这些关於自心本性与实相的根本、长期假设。我们所需要的是从揭露这些问题中,直接了悟真谛,得到绝对坚固、不动的决定。
  为达成此目的,我们必须将此过程极有系统地安排,并在道上精进勤修。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在此之前开展「止」的原因。我们必须在静僻处,离群索居、远离俗务与繁忙的闭关条件下,才能无扰地审视诸问题。如此,若真能针对每一主题修习七天等等,将能得到某种清楚的决定,以最圆满的方式了解答案是什么。只有这最圆满的了解或了悟,才有能力带来转化,而这就是修行的目的。

 


{返回 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直指大印 第九章 禅修练习与教授
下一篇:直指大印 第七章 止——稳定自心
 直指大印 第八章 观——解析自心本性
 直指大印 第十五章 金刚萨埵净化禅修
 直指大印 第十二章 帝洛巴的口诀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 以下赞成作智十五颂文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 以下赞菩提中围十四颂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 以下赞妙观察智四十二颂
 直指大印 第九章 禅修练习与教授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 以下赞清净法界二十四颂
 直指大印 第十六章 法王的结语建议
 直指大印 第一章 前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遗教经讲解》本经译者其人其事[栏目:正如法师]
 有人拿着与您老人家的合照化缘,请开示[栏目:道场法会·净空法师问答]
 请问如果想要在讲堂担任志工或做香灯,维那等事物,若没吃素,或已吃素,没受五戒,可以吗?会影响道场磁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圆瑛大师文集—序跋[栏目:圆瑛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