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八课(六)法义融于自心才是真正的见解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10

圣者言教 第八课(六)法义融于自心才是真正的见解

  我们在讲显密差异时说过,将无记之念转变成善念,下乘派也具有,但能把恶念转变成善行,唯独密法最殊胜,因为密法具有大清净平等之见解。但我们由于尚不具备如是见解的原因,当下能将烦恼转为道用还不现实,因此,我们把转变的过程分为意识转为道用和智慧转为道用。意识转为道用也有很多过程,如讲解《胜乘狮吼妙音》前行破除心房时,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前面三个阶段都在讲解意识转为道用。

  当然今天不是讲解成熟口诀法的时机,如是讲解只是告诫大家,在修的过程中,应该要让自己的内心成熟起来,这样得到的见解才是真正的见解。否则即便口中说得有多么精彩,实际当中没有什么意义。惠能大师曾经说过:“善知识,世人终日口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以及无垢光尊者曰:“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历代传承祖师通过这些教言告诫我们,无论口才多好,对教理多通达,只要内心与庸俗同道,你仍旧是凡夫,因为最终成办解脱的不是口而是心。

  当然,在真正趋入修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如何修行的道理,因为它是修行的前行,不可缺少。但是在了解修行理趣之后,绝不能仅仅停顿于此,还需将闻思之法付诸实修。当通过修法改变了自己的心相续,所有一切教理都变成自己的功德时,这些见解才算是你自己的。

  我们每次在讲解法本内容前,都会如聊天般和大家讲解一些共同的修行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相信大家平常都在修行,修行期间无意当中产生一些疑问,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在讲法期间,会尽可能就这些疑问做一些解释。记得往昔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在传讲佛法的过程中时时告诫我们,讲法就要直指修行者不足的地方。无论他业力多么沉重,修行有多少不足,只要能够直指他的缺点,相信他都会有所改进,这就是导师讲法的真正意义,也是教法真正深奥的地方。如果导师讲法如同老人给小孩子讲故事般,用许多美妙的词语,讲得头头是道,即便听起来很精彩,但是对调伏自己的心相续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无论是听法还是实修,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是非常重要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八课(五)求法不要高攀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八课(七)净观非常重要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五)如何理解获得加持
 圣者言教 第九课(二)什么法最为殊胜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六)应珍惜闻法因缘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九)龙萨娘波尊者开取囊青扎嘎伏藏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次第根机者不应高攀见解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四)修行中的注意事项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七)依止具德导师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三)对法不能私心分别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五)如何对治昏沉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六)修行者应尽可能吃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又冷又饿是考验[栏目:宣化上人]
 检视自心是否降伏[栏目:法藏法师]
 泥泞中的生命足迹[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平时,是对当下每一动作了了分明呢,还是去观呼吸...[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栏目:禅林衲子心]
 三十、地藏菩萨灵感记[栏目:地藏菩萨灵感记]
 佛教与生态文明(刘元春)[栏目:佛教与环保]
 有感于星云法师的四句话[栏目:邹相美文]
 福德还是功德——接待太平寺义工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初七第六日[栏目:佛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