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2

  第十一经(有身经、罗汉经):

  说一句与经文并没有实质性关联的题外话:

  我们在读诵四部阿含经,尤其是在看《杂阿含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经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前后经文不衔接,或者经义出现跳跃的情形。比如说第六十九经之中谈到了身集与身灭,但是四谛中的身灭道迹却没有提及。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历代的祖师大德们对于从思想上彻底信仰佛法的观点过于强调——当然,在佛教初传时期,主要工作是经文的翻译与注解——而对于经文的整理(或考证与修订),则相对滞后。日本佛教界可能面临着信仰淡化的危机,但是他们对于经文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则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如今在中国,佛教界自办的宗教院校(高中低三个层次)估计不下百余所,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似乎看不到一个以研究为主的佛教院校。对于这个问题,佛教界的大德们可以列举出考证与研究工作的种种罪过,但是对于我们盲信错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却不会产生毫厘的疑虑。

  坦承地讲,我的佛学水平极其有限,有时甚至也顶多只能算得上一个前脚刚刚迈进佛法门槛的“半桶水”。但是我自从三十岁以后,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以为身为佛门中人,对于佛法不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是极端错误的。若要想彻底地了解佛法,就必须要从它的源头开始着手,即从四阿含开始。当然,汉译的四阿含相对于南传的四阿含,可谓各有千秋;但是从教义上讲,南传的阿含分为五部(《长部经典》、《中部经典》、《相应部经典》、《增支部经典》、《小部经典》),这五部阿含或许更为符合佛陀的本义。但是本人不懂得巴利语,更不懂得梵文,因此只能凭籍汉译的四阿含作为诵读与写作的范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即便是最接近佛陀本怀的阿含经,与佛陀的原始教法,仍有相当的距离——日本学者平川彰的《印度佛教史》即秉持此种观点。至于阿含经与其他所谓大乘经典(诸如华严、法华、般若等经)究竟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想这个问题不必要再去纠缠,说也说不清。如果我们声称“大乘经典非佛说”,那么等于否定了整个中国佛教(或以中国为主流的北传佛教),这是十分错误的。我个人的观点是,大乘经典若从经义上讲,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究竟是否为佛陀亲口宣说,其实并不打紧。我一贯的想法是,所谓“佛说”,应该理解成一个泛指,即凡是符合“三法印”条件的经典,都可以视为“佛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把狭义的“佛法”非要弄个水落石出,那么可能再过一千年、一万年,还是纠缠争吵不休。这种争吵不休,一直是为佛陀坚决反对的。

  第七十一经中包含着二经,即“有身经”与“罗汉经”。前面的“有身经”谈到了有身、有身集、有身灭与有身灭道迹,而将重点落在了有身灭道迹,即八正道上面。关于八正道,大家都很熟悉,不需要多说了。

  在接下来的“罗汉经”中,佛陀谈到,若我们彻底修知了四圣谛,其修证的最高果位便是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样的阶次呢?经中说:

  1、“是名比丘断爱欲缚诸结等法,修无间等,究竟苦边。”这里的“无间等”,是指已经进入圣流。

  2、“是名比丘究竟边际,究竟离垢,究竟梵行,纯净上士。”——这里将阿罗汉譬喻为“纯净上士”,即在思想境界上达到了完全纯净无染,证得了最高境界。

  3、“是名比丘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已舍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解脱。”

  4、“是名比丘断关、度堑,超越境界,脱诸防逻,建圣法幢。”

  注:断关——“谓断五下分结。”

  度堑——“谓度无明深堑。”

  超越境界——“谓究竟无始生死。”

  脱诸防逻——“谓有爱尽。”

  建圣法幢——“谓我慢尽。”

  5、“名比丘断五枝,成六枝,守护一,依四种,弃舍诸谛,离诸求,净诸觉,身行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立梵行,无上士。”

  注:断五枝——即断除五盖,五盖指爱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疑。

  成六枝——成就六种事,即六根对六境时,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知。

  守护一——即守护心念,心具足正念守护;以专注达到心的守护。

  依四种——依于四件事:即“熟思而求一法、熟思而忍受一法、熟思而遣除一法、熟思而远避一法”。

  弃舍诸谛——舍弃外道所自认为的那些所谓的“真谛”,即舍弃邪见。

  离诸求——离世间之欲,求出世间之妙乐。

  净诸觉——远离污浊的、乱七八糟的念想。

  身行息——指身与行的宁静,保持不苦不乐,身行遍净而专注于第四禅。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彻底地获得解脱。

  纯一立梵行——指完全没有瑕玼,获得梵行。

  无上士——一般指佛位,此处专指获证最高境界者。

  对于最后一句话,我们要认真研读,不可马虎大意。(元月13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J 第72经(知法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H 第70经(实觉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D 716经叙述比丘若不正思惟,则四正勤不..
 漫说《杂阿含》(卷七)~F 174经(求大师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L 1258经:本经以鼓为譬,教导弟子当不..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B 二、知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C 1327经、1328经:此二经叙述鬼神劝..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E 1111经~1113经叙述帝释天虽为自在..
 漫说《长阿含》(卷一)~C 毗婆尸佛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A 1294经:本经叙述无欲远胜于得欲。..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七)~B 二、郁瘦歌逻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D 1226经:本经记述佛陀成佛未久,波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02[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邪淫、纵欲会导致肝肾不足型的中风(彭鑫博士)[栏目:戒邪淫文集]
 福德日记3月28日─选择正当的谋生职业[栏目:福德日记]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心史》序[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You say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忏悔转业报发愿生西方[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做一个自在的人[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六祖坛经讲记 第44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萨迦派道果法简介[栏目:萨迦]
 93 不留平常心[栏目:石头路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