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P 484经(跋陀罗经):本经是阿难与跋陀罗二者的问答录。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5

  484经(跋陀罗经):本经是阿难与跋陀罗二者的问答录。

  佛陀的诸大弟子之间经常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比如说我们在前面见到舍利弗与摩诃拘希罗之间的探讨就十分经典。本经是尊者阿难与尊者跋陀罗二位尊者之间的问答录。此次是阿难向跋陀罗提问,共有五个问题:

  “云何名为见第一?云何闻第一?云何乐第一?云何想第一?云何有第一?”

  跋陀罗尊者对此的回答是:

  1、见第一:“有梵天自在造作、化如意,为世之父;若见彼梵天者,名曰见第一。”

  2、闻第一:“有众生离生喜乐,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生喜乐,彼从三昧起,举声唱说,遍告大众:极寂静者,离生喜乐;极乐者,离生喜乐。诸有闻彼声者,是名闻第一。”

  3、乐第一:“有众生于此身离喜之乐润泽,处处润泽,敷悦充满,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喜之乐,是名乐第一。”

  4、想第一:“有众生度一切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

  5、有第一:“有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

  如果单从知见上讲,跋陀罗对上述五个问题的理解(回答)是很有问题的,因为他在回答中提到了梵天,提到了禅定中的喜乐,乃至提到了无色界的四禅天,都不是究竟的修习境界,而是终有退转的一天。因为阿难在问题中,提到了什么才能称作是见第一、闻第一、乐第一、想第一以及有第一,而跋陀罗却回答了一些与佛教正知正见并不沾边的话(外道之见),当然是很有问题的。

  对此,阿难首先批评了跋陀罗不正确的观点,“多有人作如是见、如是说,汝亦同彼,有何差别?”意思是说,你所说的这些观点,乃是外道之愚见。你作为佛弟子,竟然也持如些邪见,这与外道有什么不同?在这里,阿难一并提出了自己观点主张:

  “如其所观,次第尽诸漏,是为见第一。如其所闻,次第尽诸漏,是名闻第一。如所生乐,次第尽诸漏者,是名乐第一。如其所想,次第尽诸漏者,是名想第一。如实观察,次第尽诸漏,是名有第一。”

  阿难在上述的回答之中,就很好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及要害,即无论是“见”还是“闻”,欲想达到“第一”,就必须立足于“尽诸漏”,也就是把所有无明烦恼疑惑(哪怕是极微细惑)悉数拔除,并达到“不再受有”的脱生死尽轮回的境地,方可称作是真正的“第一”。可以想一下,我们修行的目标是什么?无论是了生脱死、成佛作祖,还是广度众生,利济有情,都离不开三个字——“尽诸漏”。从有漏飞跃到无漏,是每一个有学者的最高追求。而其他所谓的“第一”,均是毫无根据可言的“伪命题”。

  从上面的二位一问一答中,我们不难看出,跋陀罗的回答是错误的,而阿难的回答则是符合佛陀的本怀。那么我们能不能据此就说跋陀罗没有阿难高明呢?完全不可以。对此,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同为佛陀的上座弟子,之所以出现这种巨大的反差,完全是出于弘法的角度来考量。就是说,他们利用一反一正的问答方式,从而向我们昭示什么观点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什么观点是有问题的、不彻底的或者是究竟圆满的。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更能明晓是非曲直,从而更好地辨别真伪,使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多走捷径,少走弯路,这也完全符合释迦文佛“千百亿化身”的度生心切。(9月29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七)~Q 第485经(优陀夷经):本经探讨有关“二受”、“三受”乃至无量受的语境。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七)~O 第483经(无食乐经):本经叙述修禅的深义,乃视其对于物质与神神的纯化,而有喜、乐、舍、解脱等种种阶段的差别。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D 586经(利剑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D 1026经:佛为病比丘所说之法,重点为..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G 686经、687经(狮子吼经):本经叙..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九)~B 二、须达哆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I 894经叙述圣人与凡夫的差别处。..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J 第323经(六内入处经):本经阐述的何为..
 漫说《长阿含》(卷十)~A 一、三聚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四)~C 六十二种颠倒见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一)~B (六)父母苦劝(七)与王相会(八)为王..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H 728经略述七觉支,729经述若修习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启蒙 卷一[栏目:汉土论著]
 界的分别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妙法莲华经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栏目:白话佛经]
 月溪法师讲佛教人生观[栏目:月溪法师]
 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五 浪漫情人节?![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一课 佛旗[栏目:佛学启蒙]
 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李尚全)[栏目:其它]
 朋友,多了[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福德日记7月31日─不用担心[栏目:福德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