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9)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1

亥六、美妙 

文句可味,故名美妙。

这是第六科「粗恶语摄」,其中有十二句,现在是第六句。

「文句可味,故名美妙」,就是这一位佛教徒,他为人说法的时候,他的言句很高尚、很文雅、其中有意味的,故名叫做「美妙」。

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其声清美」,他的声音很好,这个语言的音声很美妙,这么解释。

 

亥七、分明

善释文句,故名分明。

这个「善释文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一段的法语,这一篇的法语也好,总是有「总句」、有「别句」。这「总句」就把这一段的大意列出来,然后用「别句」加以解释是这样子,总是这样子。所以他能够「善释文句」,他很善巧的、很恰当的,用很多的文句,来解释那个「总句」的意义,令你非常的明了,「故名分明」,就这样讲。

 

亥八、易可解了

显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

这第八句,这个总句也好、别句也好,这个文句里面是有所诠显的道理的。这诠显的道理是在那文句的里面,这个讲者须要把里面隐藏的道理,把他分明的显示出来。隐藏在里面的道理,把它显示出来,显示的非常的圆满,没有缺少,那叫做「显然」,「显」是这样意思。

「有趣」,就是能引发听的人的欢喜,所以叫做「显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就是容易明白。这是这么几句。

 

亥九、可施功劳

摄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劳。

「摄受正法」,什么意思呢?这个「正法」,就是已经证悟了胜义谛的圣人,不是凡夫。这个圣人已经证悟了离一切言说相的第一义谛,那叫做「正法」。这个「正法」,我们没有证悟的凡夫,我们只是从语言上听到一个名字,听到一个假名字。听到了假名字,但是我们从语言的佛法上,有了信心、有了欢喜心,想要去证悟。想要证悟,不是想要证悟就证悟的,你要采取行动,那叫做「摄受正法」。就像说这个井里面有水,我感觉渴,我要喝水、要饮这个水;饮这水,水在井里头,你要采取行动,把这个水把它取到,要采取一个办法把井里面的水汲出来,你才可以饮的,这样的行动,叫做「摄受正法」。

那么这里面是说什么意思呢?是「名可施功劳」。「可施功劳」,就是你为他讲说这样的佛法,你为他讲说这样的正法,那个学习的人就凭借你说的佛法,就可以推行这个止观的这种圣道,指这个意思,那叫「可施功劳」。可以推展你止观的功德,就是你说这一段的佛法,他可以依据你的说法,就可以修行了,就可以修止观了,就可以去「摄受正法」了,这是「摄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劳」。

这和前面不一样,前面是文句怎么好,「善释文句」怎么好,「显然有趣」怎么好,这都是在理解上说的话,使令你容易明白,使令你发欢喜心。但是「摄受正法」呢?这是一个实际上的问题,就是可以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做这件事,叫「摄受正法」。这种事情,当然唯有佛教徒才有这件事。因为唯有佛教徒,说是「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到「无为法」,你要去学习、去成就。而这无为法你不去摄受,你是得不到的,你不能得到。

所以这个现在这上面的话的意思,为人说法的时候,要具足这样的功能。你为人讲解佛法的时候,要有这样功能,那个学习的人,可以推动他的止观,去「摄受正法」。说我讲的很多,结果是用不上,不得其门而入,那就不具足这个功德了。

 

亥十、无所依止

离爱味心之所发起故,名无所依止。

这个话是教导、教训这个说法者的意思。这个说法者的为人说法的目的,为求名闻利养,来丰富他的「我、我所」,这样事情,那就是「爱味心之所发起」。他心里面有所著,来发动为人说法这件事,那就是有「所依止」,就是有所执着。

现在「离爱味心之所发起故」,是不可以有所执着的心,应该用无所得的慈悲心,那就是「无所依止」了,应该是这样子为人说法才是清净的,清净的说法。

 

亥十一、非可厌逆

不过度量故,名非可厌逆。

「不过度量故」呢?「度量」,就是那个「量」,那个时候、那个地方,那一个听众、那个学法者,就是这么多就好了,你不可以过量,不可以过量的。这个当然在语言上,《披寻记》说是不可以重复,「语无重复,知量而说」。这样的说法是「非可厌逆」,就是不可以厌逆的。你生了厌烦心了,那么你没有生起欢喜心了,反倒生起厌烦心了,那当然这是个过失。现在是「不过度量」,所以「非可厌逆」。

 

亥十二、无边无尽

相续广大故,名无边无尽。

这个「相续广大故,名无边无尽」,这是为人说法的时候,这个法义是无边无尽的,他能够「相续」、不间断的演说这个佛法,所以说是「无尽」,不可以穷尽的。

这里面的意味是「广大」的,不可限量的,所以叫做「无边」。那么这是就是所讲说的佛法里面的意味,是无边无尽的。就是要用语言文字去形容这无边无尽的义,语言文字说出来就是有边有尽,可是这个善巧说法的人,用这个有边有尽的语言文字,去赞叹无边无尽的法语,要有这样的意味,那么这就叫做「无边无尽」,这样意思。

 

戌二、略明摄(分二科) 亥一、初三种(分二科) 天一、标

又从无扰动语,乃至无边无尽语,应知略摄为三种语。

这是第二科「略明摄」。前面是「释经句」,解释这十二句,一共十二句。现在把这个十二句,用略义把他归类一下,归类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三种」,后面还有「后三种」。这个「初三种」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就是说「又从无扰动语」,这十二句话里面第一句是「无扰动」,从那里乃至到最后一句叫「无边无尽语」,一共是十二句。

「应知略摄为三种语」,若用要义把他收摄一下可以归成三种语,就是分三类,那么这是「标」。

底下就「列」出来,列出来这三种语,第一科「尸罗律仪所摄语」。

 

天二、列(分三科) 地一、尸罗律仪所摄语

一、尸罗律仪所摄语,谓一种。

第一个三种语,第一种语就是「尸罗律仪所摄语」,就是说法这个人,为人讲说佛法的时候,这里面有「尸罗律仪」的这种功德,有这样的功德庄严,这就是属于第一种,就是「无扰动语」。这一句话这里面有「尸罗律仪」的功德庄严。

 

地二、等欢喜语

二、等欢喜语,谓三种。

这个第二句「等欢喜语」,大家都一样的听闻了这样的佛法,发欢喜心,「谓三种」,就是悦耳、称心、可爱,这三种语。

 

地三、说法语(分二科) 玄一、标摄

三、说法语,谓其所余。

「三说法语」,这个第三语种语,就是所讲说的佛法,这是所说佛法的中心的一部分,这一类的法语指什么说的呢?「谓其所余」,「所余」,那就是从「先首」第五,第五句「先首」以下的,一直到第十二「无边无尽」,那这是法语,「说法语」。

 

玄二、别广(分二科) 黄一、标

即此最后,又有三种应知。

前面是把这三种语「列」出来了,这是这个说法语这个地方又有事情,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标」摄,就是「即此最后,又有三种应知」,后面这法语这一句语,他又能分出来三种语,应该知道,这是「标」。底下「别广」,第一科又是「标」。

 

黄二、列(分二科) 宇一、所趣圆满语

一、所趣圆满语,谓初一。

  「一、所趣圆满语」,又三种语是那三种呢?第一种「所趣圆满」,就是这个「先首」…「趣涅槃宫,故名先首」这一句法语。这一句法语的意义是什么呢?「所趣圆满语」,就是一切佛教徒学习佛法的时候,他内心的意趣、他内心的意愿。「趣」,心有所往,他心里面有个目的,心里面有一个意愿。你心里面学习佛法的意愿在那里呢?是到涅槃那里去,那是大安乐的地方。一切佛菩萨、一切圣人都在那里,我也到那去,所以这是最圆满的。如果说是我想要到天上,享天福去;学习佛法,想要在世间上荣华富贵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然也是不错,但是那不是一个圆满的,所以这是「所趣圆满语」。

  「谓初一」,就是先首语,趣涅槃宫。

 

宇二、文词圆满语

二、文词圆满语,谓次二。

这是第二句「谓次二」,「次二」,就是美妙和分明这二句,这个美妙和分明,这是叫做「文词圆满语」。「文句可味」这是文词圆满。文圆满,其实也包括字,但是以文为主。「善释文句」这有点词圆满,其中也就是词无碍的意思。

「谓次二」,就是这两个,一个是美妙,一个是分明。

 

宇三、方便圆满语

三、方便圆满语,谓其所余。

「方便圆满语」,就是「易可解了」以下,这几种语。几种语,这个「方便」,用这几种语,都属于「方便圆满语」。这「方便」什么意思呢?可以解释为智慧,善巧方便的智慧,这个智慧很圆满。

「谓其所余」,就所余的这几种语,一共是五句。

 

亥二、后三种(分三科) 天一、无量众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语(分二科)

地一、别释(分三科)   玄一、可爱语

又于未来世可爱乐故,名可爱语。

这个易可解了,「显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摄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劳」、「离爱味心之所发举起故,名无所依止」、「不过度量故,名非可厌逆」、「相续广大故,名无边无尽」,的确都是智慧圆满,是这样意思,「方便圆满语,谓其所余」

「又于未来世,可爱乐故,名可爱语」,这是后三种,前面是前三种,前一种分类说完了。这后三种,又一个态度来说。

三种语,那三种呢?第一是「无量众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语」,这样子。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可爱语」,什么叫做可爱语?「又于未来世可爱乐故,名可爱语」。

 

玄二、可乐语 

于过去世可爱乐故,名可乐语。

这用三世来分别。三世,先说未来世。「又于未来世,可爱乐故」,这种语言在未来世的时候这样讲说,还是「可爱乐」的。就是现在这种语言你听闻了,你到未来世的时候,还是感觉到可爱,所以叫做「可爱语」。可见这种语言是可以历久不变。不是当时认为好,经过多久了还是感觉到好,这个佛的法语是有这种作用的。

「于过去世可爱乐故,名可乐语」,这样的语言,佛在过去世这样讲的时候,也是令你发欢喜心的,所以叫做「可乐语」。

 

玄三、可欣语

于现在世事,及领受可爱乐故,名可欣语,及可意语。

「于现在世事」,于现在世所有的事情,你能够或者是领受这件事。佛这样讲解了,你在事实上去经验它,在事实上来体验这句话的意义的时候,就是「领受」,还是感觉到「可爱乐」。

故「名可欣语,及可意语」,这个「可欣」呢?就是令你可以欢喜的意思。「可意」,就是令你满意,叫「可意」。那么这是解释这三种,这几种语,四种语。

 

地二、结摄

应知即等欢喜语,名无量众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语。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是「结摄」,把这三种语把它结束一下。这三种语应该就可以知道,就叫做「等欢喜语」。前面说是「尸罗律仪所摄语」,「等欢喜语」,这几种就是「等欢喜语」。

这个语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平等的欢喜,名「无量众生可爱语,可乐语,可欣、可意语」,这个意思。

 

天二、三摩呬多语

即说法语,名三摩呬多语。

前面是第一句话,现在是第二句,也就是第一类的「法语」。现在说第二类,第二类是「三摩呬多语」。

「即说法语」,就是那个「趣涅槃宫,故名先首」语句,底下这几句话,这是法语。这个「法语」是什么意思呢?「名三摩呬多语」。

「三摩呬多」翻中国话,翻个等引(平等的「等」,引导的「引」)。就是由这样的「法语」,能引导我们一切众生趣证涅槃,能到达涅槃的安乐处去,所以叫做「三摩呬多语」,它有这样的作用。「法语」是这样的意思的。这是第二类。

 

天三、由无悔等渐次能引三摩地语

即尸罗支所摄语,名由无悔等,渐次能引三摩地语。

这就是那第一句话「尸罗律仪所摄语」。「这个尸罗支所摄语」,戒定慧是三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戒律,叫做「尸罗支」。「尸罗支所摄语」,你能够随顺这样的戒律去修行,你会得到什么功德呢?能得到心里面不会后悔的。你若犯戒就后悔了;你不犯戒,你心里面不悔恨。心里面不悔恨,所以心里面就会喜悦;心里面感觉到悦意;悦意故心喜。这个悦和喜应该是「始终」的意思(开始的「始」,终了的「终」)。我不犯戒,心里开始的时候,心里面是悦,最后是喜,这是在第六识上说,一个悦、一个喜。心欢喜故,这身体就会得到调适,这个四大就会调适,这是身安。身体的调适,继续的增长,就快乐,这安和乐都指身说的;悦和喜都指心说、第六识。因为第六识一直的喜,身就安乐,是这个意思。

这是由于戒律,「尸罗支所摄语」的作用,会有这样的作用。因为悦、喜、安、乐的关系,心就定了,就能得到三摩地的定。得到三摩地的定,就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到色界四禅,所以是这样的意思。

「名由无悔等,渐次能引三摩地语」,这中间就是把那个悦、喜、安、乐,这四个意义包含在里面,没有明显的说出来,只说到「无悔」、说到心安,就是三摩地,三摩呬多定。这个「由无悔等」,「等」就是这个等那四个字,是这个意思。

这是后三种语。后三种语,一个前「初三种」、「后三种」,这个合起来,这叫做「略明摄」。「略明摄」,前面是「释经句」,「释经句」这两科加起来是「举相违」。

这个说到「粗恶语」,粗恶语是一种野蛮的语言,不讲道理的语言。而现在说的是「法语」是和粗恶语相反的,是这么意思,先说它相反的语言,这一段解释完了。下面就是第二段,「释粗恶」语,解释什么叫做「粗恶」语。

 

酉二、释粗恶(分二科) 戌一、举二种(分二科) 亥一、毒螫语

此中毒螫语者,谓毁辱他言,纵瞋毒故。

这个说到「粗恶」语,粗恶语,分两科。第一科「举二种」。举两种,第一种就是「毒螫ㄕˋ语」,也念ㄓㄜ、也可以念ㄓㄜ,究竟什么叫做「毒螫语」呢?

「谓毁辱他言」,就是这个人他说出来的话是「毁辱」别的人,毁辱人的。

「纵瞋毒故」,为什么要毁辱人家呢?「纵瞋毒故」,就是放纵他的瞋心,这个瞋心动在语言上动出来,就是毁辱别人,是这样的意思。这个毒,「瞋」就是「毒」,这叫做「纵瞋毒故」,就是形容这个瞋心太恶了的意思,

这就叫做「粗恶」语,粗恶语是这个意思。这个瞋心发动出来的语言,就叫做「粗恶」语。

 

亥二、粗犷语

粗犷语者,谓恼乱他言,发苦触故。

「粗犷语者」,是两种语,现在第二种「粗犷语」。什么叫做粗犷语呢?「谓恼乱他言,发苦触故」,这是说他内心里面瞋,他说出来这种野蛮的语言,来恼乱别的人,来触恼你。那么使那个人「发苦触故」,那个人心里本来是平静的,听见了你这种「粗犷语」,就发出来苦的感觉,感觉到苦恼,「苦触」,感觉到苦恼,那么这就是「粗犷语」。都是由瞋心发出来的。瞋心发出来,前面那个「毒螫语」,在「纵瞋毒」,是在说粗恶语的人来说,「纵瞋毒」;「粗犷语」呢?是在受毁辱的人,心里面很苦恼,这么讲,这么说。

 

戌二、例所余

所余粗恶语,翻前白品应知。

这个「粗恶语」是很多,说剩余的粗恶语是什么呢?「翻前白品应知」,就把前面这个「白品」的法语翻过来,那就是「粗恶语」。

前面说是「语无扰动」,那这是法语,掉过来,就是「扰动」的语,不「悦耳」的语,不「称心」的语,不「可爱」的语,不「以涅槃为首」的语,不「美妙」,不「分明」,不「易可解了」,不能够「施功劳」,有「所依止」,可「厌逆」,有「边」有「尽」,那么这就是「粗恶语」了。是这么样解释。

 

未七、绮语摄(分二科) 申一、总句

复次诸绮语者者,此是总句。

这是第七科,叫「绮语摄」。什么叫做绮语?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句」,第二科是「别句」。什么叫总句呢?就是经上说「绮语者」,那么这一句话就是「总句」,就是把这个义安立在这个「总句」里面诠显。用「绮语」,这个词,来诠显这个义,这是总句。

下面就说「别句」,来解释这个总句的含义的,分两科,第一科也是「释经句」,「释经句」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于邪举罪时」。「于邪举罪」的时候,那么就是有了绮语了

 

申二、别句(分二科)      酉一、释经句(分三科) 

戌一、于邪举罪时(分二科) 亥一、总标

于邪举罪时,有五种邪举罪者。

「邪举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另外一个同梵行的人,他犯罪了,犯了戒了,违犯了戒了,那么这个同梵行的人,要把他的罪要举发出来,要把你的罪揭发出来,揭发出来,忏悔令罪清净,是一种好心肠。这个举罪的时候,不合道理,举的不合道理,这个「邪举罪时」,举罪有五种功德,现在是没有五种功德。有五种邪举罪,有五个过失什么呢?这底下就是第二科…就总标。「言不应时故,名非时语」,有五种邪举罪,这是「总标」。「言不应时故」,底下「列释」分五科,第一科「非时语者」

 

亥二、列释(分五科) 天一、非时语者

言不应时故,名非时语者。

「言不应时故」,你举罪的这种说话的时间不对,这个时候不应该去举罪。这时间、要找一个适当的时间,去举他的罪,而不是一切时都可以举人家的罪的,这叫做「非时语」,你这个时间不对,叫「非时语」。

 

天二、非实者

言不实故,名非实语者。

「言不实故」,第二句「非实语」,就是你举罪,举的不真实,他没有犯这个过,你说他犯这个过,你诬赖他了,那么这也不是,那么这也是绮语了,「名非实语者」。

 

天三、非义语者

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

  第三科「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这第三科,本来是举发那个同梵行者的罪,那是能引出来义的,他能够承认、能够忏悔,罪就清净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你做的不对,你这样子去举罪的时候,说出来的语言,不但不能令他心服,反倒引出来很多过失,所以「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

 

天四、非法语者

言粗犷故,名非法语者。

「言粗犷故」第四个,就是你举罪的时候,你说出来的这个语言「粗犷」,就是很野蛮的这种语言。「名非法语者」,这是不符合法语的第一义谛的,那也很难有效。

 

天五、非静语者

言挟瞋恚故,名非静语者。

「言挟瞋恚故」,经上说、律上说,你举罪的时候,你不是用慈悲心举的,你是用「瞋恚」心,你的语言里面有「瞋恚」的力量在那里,你去举人家的罪,就叫做「非静语者」,这是不是寂静的语言,不能静息他人的烦恼,而能引发别人的烦恼了,所以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个举发同梵行者的过失的时候,要应时语,要真实语,引义语,要是法语,要是静语,这才可以,这才是可以的。

 

戌二、于邪说法时(分六科) 亥一、不思量语

又于邪说法时,不正思审而宣说故,名不思量语。

「又于邪说法时」,前面是举罪,「于邪举罪时」。现在是第二科,「于邪说法时」。「于邪说法时,不正思审而宣说故」,就是为人说法是对的,但是这个人有过失,所以叫做有过失的为人说法。那么什么过失呢?「不正思审而宣说故」,你为人说法之前,你心里面要静下来,要正确的思惟、审核自己为人说法的内容,然后再为人宣说才可以。你没有正审、思察,就为人说法了,「名不思量语」,就不是那样的语,一定是不圆满,那就变成绮语了,不是说法了。

 

亥二、不静语

为胜听者而宣说故,名不静语。

这个「为胜听者」,这个就是听…有胜德的听法的人,在听法的人里面有些特别有身份、有道德的人,有这个人,你在说法的时候,你心里面不寂静,心里面有一点浮动,「名不静语」。或者心里面有不安,就会有问题了,那也是不对的。

 

亥三、杂乱语

非时而说,前后义趣不相属故,名杂乱语。

这是第三非时而语,你这个说法的时候,当然说有初、中、后,这一段的法语有初、中、后的分别。初应该说什么,中间应该说什么,最后应该说什么,他是有一个次第的。但是你说的不对,「非时而说」,初时说的不应该初时说,中时说的没有在中时说,后时说的没有在后时说。

「前后义趣不相属故」,前面的义趣、后面的义趣,不连贯、不相契合,互相有点矛盾,说这一类的话,「名杂乱语」。那就不是法语了,那就是绮语了。

 

亥四、非有教语

不中理因而宣说故,名非有教语。

这是第四个,「不中理因」,不符合道理的因。这个说这一段话,有一个中心的一个道理,然后再用众多的理由,来解释你这个理,你这个道理,来支持你这个道理的成立,能建立起来。这个能建立的就是因,你这一段法语的中心思想就是理,这个理和因,要相符合,要相符合。这个因要有力量,把你这个理建立起来的。现在说「不中理因」,你这个因和理不符合,不符合这个中心思想的一些原因,这样子为人说法,「名非有教语」。这不是能够劝人相信佛法的语言,是不及格的。

譬如说是这个瓶,这样哦,这因明上说:声音是无常的。发出来声音是无常的,这是这一段话的一个中心思想,声是无常的。这是理,也就是宗旨,你要用什么理由来说明它,说因缘生故、缘生故。用因缘生故,来支持声音是无常的,用这个道理来支持它,那当然是对的。但你说是非因缘生故,就不合道理。非因缘生,怎么说是无常呢?就是不对了。非因缘生的,因缘就不能影响它,它是常住的了,那你这一篇的言论,是说无常的,用常来支持无常,这是不符合的。「非中理因,而宣说故,名非有教语」。

 

亥五、非有喻语

引不相应为譬况故,名非有喻语。

这是第五句,你这个理和因说过了以后,还要说一个譬喻,用这个譬喻,去表达这个理因的正确。但是这个譬喻,要和它相合、要相应。若不相应呢?「为譬况故,名非有喻语」。那你这个法语是没有譬喻的了,就是不足以教化人了。

这个像刚才说:声是无常的,是缘生故,如瓶(如瓶,这个瓶子、玻璃瓶子)。声音是无常的,是什么原因,是因缘生的,要说个什么譬喻?如瓶子,这瓶子是无常的,瓶子是因缘生的,所以它也是无常的,很容易就坏了。声音是因缘生的,所以也是无常的。这样子譬喻,和你这个理和因是相合的、是相应的,那就是有喻语,有譬喻的语。如果你不相合,就是「非有教语」,「非有喻语」了。

 

亥六、非有法语

显秽染故,名非有法语。

这是第六个「显秽染故」。你说法的时候,你说的什么法呢?就说的一些污秽的事情,说染污的事情,说这种法语,这种语,「名非有法语」。

那么《披寻记》举这个例子,就是不说佛法,说什么呢?说王论,政府的事情是王论;说贼论,土匪怎么强劫的事情;男论、女论;像饮食论;衣服论;说一些世间上的事情,说这些事情做什么呢?所以「显秽染故,名非有法语」,这是不对。

 

戌三、于歌笑嬉戏等时等

又于歌笑嬉戏等时,及观舞乐、戏笑、俳说等时,有引无义语。

这是第三段,第一段「于邪举罪时」,第二段「于邪说法时」,现在第三段「于歌笑」。就是社会上的人,大家集会在一起唱歌、笑,又歌,又笑,又嬉戏,有其他的种的这些事情。这个时候还有「观舞乐戏」,有舞可观,有跳舞的事情,还有这个种种的音乐,名式各样的游戏,嬉戏、嬉笑的事情。还有「俳说」,就是那个演戏的人,说种种的笑话,逗人乐,这些事情。这些事情,说这种语言,是有什么好呢?「有引无义语」,会引起来很多的过失的语言,这些都是能引发人的放逸,能令人放逸的一些事情,那么这也叫做绮语,这也是绮语。

这可见按佛教的层面、态度,这唱戏的这些事情,都叫做绮语,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事情。

 

酉二、结略义

此中略义者,谓显如前说三时绮语。

前面这个绮语这里面是分这么几大段,若是用「略义」来说,「谓显如前说三时绮语」,像前面一共有三个时间,这三个时间内的语,都是绮语。

第一个「于邪举罪时」,这是我们佛教徒,虽然是大家同时修学佛法的人,要同明相照,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帮助你恢复清净;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帮助我清净,大家互相谏劝,要这样子,但是要有规则得,这「邪举罪」这是不对的。这个「邪举罪时」一个。这是「邪说法」的时候,这是第二时。第三时「于歌笑嬉戏等事」。那么这就是「如前说三时绮语」,这就是这一段文的「略义」,这样子。

 

未八、贪欲摄(分二科) 申一、总句 

复次诸贪者者,此是总句。

这个十不善业,现在说到第八,说这「贪欲」。这十不善业里面的贪欲怎么讲法呢?这里面的分寸真是…你若不看这个文,很容易就忽略了,不容易说得那么合适。

这一句呢是「总句」,「贪欲者者」是经上的总句。底下用「别句」来解释,「由猛利贪者」,这以下是别句。「别句」也分两科,「释经句」,第一是「由猛利贪」。

 

申二、别句(分二科) 酉一、释经句(分三科) 戌一、由猛利贪

由猛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

「由猛利贪者」,这个贪欲怎么回事呢?「由猛利贪」,经上有这么一句话「由猛利贪」。「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这叫做「猛利贪」。这猛利贪是什么意思呢?谓于别的人所有的财物,对别人的财物,自己心里面起了贪心,而这贪心不是轻微的,而是特别强烈的,这贪特别强、特别有力量。有力量是什么样子呢?「欲为己有」,他的财物,我起了贪心,想把它归属于我,转变我的所有权。

「起决定执故」,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内心里面说:我决定把他的财物拿过来,属于我的,你心里要这样子达到这个程度了,是名为「猛利贪」,这就叫做「贪欲」。

那个意思就是若是没有「决定执」,有一点贪心但是没有起决定执,那还不算这个十恶业的数,不属于十恶业的数内。这是「由猛利贪」第一句,第二句「于财或具」。

 

戌二、于财或具

于财者,谓世俗财类;具者,谓所受用资具。即此二种,总名为物。

「于财者,谓世俗财类」,就是社会上一般的国家所施设的这种…就是流动的,像钞票一类的,这叫做「财」。「具者」,有财、还有具,这「具」是什么东西呢?「谓所受用资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上受用的。你穿的衣服,衣、食、住这是我们所受用的。前面「财」是中间的媒介物,现在这实际上所受用的资具。这个「资」也就是包括一些货品在内,当然这个房地产,不动产,动产,流动的、不动的这些,都应该包括在内,这个「资具」

「即此二种,总名为物」,这个财和具,这两种合起来,就叫做「物」。这个物就是贪增上的所缘缘了,这样意思。

 

戌三、凡彼所有定当属我

凡彼所有,定当属我者,此显贪欲生起行相。

这是第三句,第三句经上说「凡彼所有」,凡那个人所有的财富,决定要属于我的,别的人不可以拿去。「此显贪欲生起」的「行相」,生起的活动的行相。这个「行」,就是内心,我们的心在动的相貌,就叫「行相」。内心动的什么行相呢?就是「凡彼所有」财具,「定当属我」,就是这么一个分别心,这就是「贪欲」的「行相」。

前面说的这句话,「由猛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这是「猛利贪」,这一共是三节文。酉二,「此中略义者」,前面「释经句」,这底下「明略义」。

 

酉二、明略义

此中略义者,当知显示贪欲自性,贪欲所缘,贪欲行相。

前面是「猛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这是贪欲的自性,它的性质是这样子。

「贪欲所缘」,就是中间再一句,一个财,一个具。这贪心就是想这些事情,一个财,一个具,想这些事情。「贪欲行相」,是第三句「凡彼所有,定当属我」,这是贪欲的行相。贪欲行相和贪欲的自性差别不大,不感觉有什么不同,那么这叫做「贪欲」。

若为人讲十不善道的时候,这「贪欲」怎么讲呢?是这样意思。「起猛利贪,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起决定执故」,这就是达到了贪欲这个罪过的范围了。

 

未九、瞋恚心(分二科) 申一、总句

复次瞋恚心者者,此是总句。

「瞋恚心」,这是第九「瞋恚心者,此是总句」。底下「别句」,别句分五,第一科「恶意分别」。

 

申二、别句(分二科) 酉一、释经句(分五科) 戌一、恶意分别

恶意分别者,谓于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为损害,起决定执故。

怎么叫做「瞋恚」的这个恶业?十恶业,这「瞋恚」的恶业是什么呢?就是内心里面有「恶意的分别」,就是有恶心。

什么叫做恶心呢?「谓于他有情所」,别的有情的地方,别的众生的地方,「由瞋恚增上力故」,由于我内心里面有强大的瞋恨心,这瞋恨心很勇猛。究竟怎么叫做「瞋恚增上力」呢?是「欲为损害」,想要损害那个人,要伤害那个人。「起决定执故」,这损害的心情是达到什么程度呢?我决定要损害他,达到这样的时候,就叫做「瞋恚」,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决定要损害他,这叫做「瞋恚」,这是「恶意分别」。什么叫「恶意分别」?就是要损害他,起了「决定」的执着,没有犹豫不决。我虽然不高兴,但是还不愿意伤害他,那不叫做这个十恶业之一,不是瞋恚心这个的事情。

 

戌二、当杀

当杀者,谓欲伤害其身。

这是第二句,前面是「恶意分别」。这是第二句,「当杀者」,经上说「当杀者,谓欲伤害其身」,就是瞋恚的那个人,他心里面他想要伤害那个人的生命,想要伤害他,或者说是要杀害他,这样子重了,第三句。

 

戌三、当害

当害者,谓欲损恼其身。

他不想杀死他,只是稍微损恼他一下就是了。

这样说这个害是轻一点;杀是重一点。

 

戌四、当为衰损

当为衰损者,谓欲令彼财物损耗。

这是第四句,「当为衰损」,当为衰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谓欲令彼财物损耗」,就是心里面在想怎么办法,令那个人的财物能够损减、耗费了,叫他的财物都损失了,有这样的想法,叫做「衰损」,「当为衰损」。这是恶的咒愿,或者计划想一个方便,叫他要损失财物,这么想。

 

戌五、彼当自获种种忧恼

彼当自获种种忧恼者,谓欲令彼自失财物。

「彼当自获种种忧恼者」,经上还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谓欲令彼自失财物」,这是说想办法,让他自动的失掉了财物,不是由我有采取什么行动,使令他失掉财物。思惟他自动的失掉了财物,这也是咒愿,不好。这是解释「瞋恚」。

 

酉二、结略义

此中略义,如前应知。

像前面的贪心一样,「贪心」,先说贪的自性;那么瞋的自性就是这样意思。「恶意分别」,就可以说是瞋心的自性,就是「谓于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为损害,起决定执故」,这瞋的自性。

「当杀者,谓欲伤害其身」,「当害者,谓欲损恼其身」,「当为衰损者,谓欲令自财物损耗」,「彼当自获种种忧恼者,谓欲令彼,自失财物」,这都是瞋心的所缘,瞋心发动时候,就是缘这个事情。

那么瞋的行相呢?应该就是和前面贪的意思说的一样,就是达到决定要损害他的程度了,决定要损害他,那就是「瞋心」的「行相」。

 

未十、邪见摄(分二科) 申一、总句

复次诸邪见者者,此是总句。

这十恶业道最后一句,就是「邪见摄」。「邪见摄」也分两句,第一是「总句」,

 

申二、别句(分二科) 酉一、释经句(分九科) 戌一、起如是见

起如是见者,此显自心忍可欲乐当所说义。

前面那个「烦恼杂染」里面说到什么是邪见,说到了,那里有解释。这底下是「别句」,第一句「释经句」。「释经句」分九句, 第一个「起如是见」。就是那个邪见者,他内心里面生起这样的邪知见,什么呢?「此显自心,忍可欲乐,当所说义」。

「起如是见」这句话怎么讲呢?这表示那个人的心里面,他自己的心里面「忍可欲乐」。他对这个邪见他能忍可,他同意了,这个同意里面包含什么意思?就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经过一个时期的思惟、分别,他同意了这样的邪知见,那叫做「忍可」。就是他能接受,他心里认为这样的思想,认为是对的,这是「忍可」。「欲乐」,就是特别欢喜,欢喜这样的思想、这个邪知见,有「欲乐」。「当所说义」,他「忍可」「当所说义」、「欲乐」「当所说义」,当为演说这个道理。他还没有说,但是心里同意了,在内心里面是这样的意思,叫「起如是见」。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莫做“小资”学佛者(圣明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劝募与化缘[栏目:觉世论丛]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领 四、鬼神教的真相[栏目:达照法师]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四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十法界中的佛法界是一真法界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成佛后第一个度化他[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栏目:圣严法师]
 九届:净慧大和尚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平安的追寻—圣严法师与李亦园、杨国枢的对话 无限无尽的开阔空间[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杂阿含经卷第一(一)[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