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C 在第613经中,佛陀把四念处纳入“善聚”,并叙述何为不善聚。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9

  在第613经中,佛陀把四念处纳入“善聚”,并叙述何为不善聚。三不善聚就是贪、恚、痴三不善根,而善聚就是四念处。为什么?“纯善满具者,谓四念处,是名善说”。除了贪恚、痴三不善根外,还有三恶行(身、口、意)、三觉(欲、恚、害)以及三界(欲、恚、害)。

  而在614经中,采用问答方式,再次赞叹四念住的无上殊胜,把修行四念处,视作一种“大丈夫”的行为。有异比丘请教佛陀:“如所说大丈夫,云何名大丈夫、非大丈夫?”佛陀说:“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彼身身观念住已,心不离欲,不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非为大丈夫。所以者何?心不解脱故。”相反,如果“比丘身身观念住,心得离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也就是说,修行四念处,可以使得我们“心得解脱”。而若“心得解脱”,此乃真大丈夫也!

  第615经有一些故事情节:尊者阿难上午从舍卫城乞食而归的途中,“于路中思惟”道:“我今先至比丘尼寺”。而那些比丘尼一见到阿难来了,便“疾敷床座,请令就座”。待阿难坐定后,比丘尼们开始向阿难求法:“我等诸比丘尼修四念处系心住,自知前后升降。”阿难闻后自然是赞叹有加,说“善哉善哉,姊妹!当如汝等所说而学。凡修习四念处善系心住者,应如是知前后升降。”这里落点在于“心住”二字。如何理解这两个字呢?就是于四念处中安住而心不错乱。一旦错乱,便会落入到“降”。这里的“升降”,即定心为升,散乱心为降。诸比丘尼实际上就是在向阿难汇报她们在修习四念处时的心得体会,即在修学四念处的时候,要将自己心头之念系住,前念与后念都要了了分明,对于心定与心散都应了然于心。身念是初级观法,而后面的心念则是高级观法,从身而至心,前后均有次第,从低而高,从高至低,逐渐深入,每一个观法都有不同的心念产生,因此修习者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念,做到心不散乱,无有颠倒梦想。

  阿难待乞食归来后,将此事向佛陀作了汇报,也同样得到了佛陀的赞叹,说你们的看法都是正确的,但是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明示。于是佛陀对阿难开示说:

  心于外求,然后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若比丘于身身观念住,于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走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则猗息(轻安,安息);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定。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我于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佛陀在这段开示中,很明确地对我们说,我们的这颗“心”,老是琢磨着“外求”,就是习惯于缘取于外部诸境界,而没有好好地对自己的当下之念作如实的观照。正因为我们的心如猿猴般上窜下跳、左顾右盼,因此才导致了我们的心十分散乱,六神无主,根本无法把握住自己。如何对治呢?就需要如实地修习四念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修习了四念处中的初级阶段即“身念处”,效果却不明显,“身耽睡,心法懈怠”,怎么办?此时就要“当起净信,取于净相”。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我以为佛陀似乎在提醒我们需要向相反的方向去观察,比如说“观身不净”对我们不起作用,就需要从反面去观“观身洁净”,即观照我们的色身都是光明遍照,无有污秽,像摩尼宝珠般的洁净剔透——我们每个人的色身,都好比阿弥陀佛那般清净庄严,我们每一个人都好像观音菩萨那样慈悲无碍……。如此一来可能会起到使我们生起欢喜心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或许会使我们炽热的心瞬间变得清凉纯净,接下来便是遍体清凉,“受身乐已,其心则定”。如此从外而内的反向观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它与“观身不净”是殊途同归,方向是完全一致的。(1月13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D 第616经(厨士经):本经主要讲作为比丘,自然要努力回顾自己、反思反省自己...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B 在609经中叙述了如住于四念处之集灭观的话,就能住于无所依。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七)~A 一、箭毛经(上)(207)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P 1309经:本经叙述杀灭瞋恚可得身心大..
 漫说《中阿含》(卷十)~E 六、戒经(上)七、戒经(下)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A 一、周那经(196)
 漫说《杂阿含》(卷四)~J 第98经(耕田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M 第272经(责诸想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B 第546经(澡罐杖经):本经是梵志与迦旃..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F 976经、977经:此二经记述尸婆外道..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J 1283经:本经阐述佛陀的求财观与用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生的启示来自希望的鼓舞(正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五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十届:闭营式上的讲话(李向东)[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栏目:徐文明教授]
 愿性之5:教孩子要从willing开始[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三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5 三种福田[栏目:宽见法师]
 摩揭陀王舍城和竹林精舍[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又是一年生日时[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善调身心[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