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念佛三昧?
 
{返回 洪修平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47

什么是念佛三昧?

念佛是净土宗的根本修行法门。念,又作“忆”,是对所缘之事明白记忆而不使忘失的一种精神作用,念佛的内容包括佛之智慧、毫相、相好、本愿、名号等,总称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经》中说:“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大智度论》中说:“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念佛三昧主要有两种:一、一心观佛相好,或一心观法身实相,为观想念佛;一心称念佛名,为持名念佛,这两种修行法,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二、为上述三种因行之所成,如心人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是谓果成之念佛三昧。

在部派佛教时期,念佛的功德便受到人们的重视。《阿含经》中以念佛为十随念之一。十随念是小乘的禅法,念佛不是为了求生净土,而是为了进入和保持精神专注的状态。最早将念佛与往生弥陀净土联系起来的是《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意为“佛现前定”,入此三昧,可见十方诸佛悉现立前,这是佛的威神力和修持者的功德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经最终将念佛法门归结到般若性空的道理上,念佛也就等于念空。这种由观佛形相进而悟解义理、念佛实相的修行方法,是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的结合。

净土经典中所载之念佛方法最为完备。《观无量寿佛经》中将观想念佛的内容细化为十六观,分别为日想、水想、地想、树想、八功德水想、总观想、华座想、像想、遍观一切色身想、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观大势至色身想、普观想、杂观想、上辈生想、中辈生想、下辈生想。《佛说阿弥陀经》则更为强调称名念佛,其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持名念佛后来成为净土宗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传统的念佛三昧,无论实相念佛还是观想念佛,都必须集中精神于忆念,因而成为禅定的一种。称名念佛需要口中出声,它原是念佛三昧的附属,经昙鸾的提倡成为净土宗特有的念佛方法,从而取得了与实相念佛与观想念佛同等重要的地位。道绰继昙鸾之后又提出了散心念佛的问题。散心念佛,即以散乱心称念佛名,不定期限,不论忙闲,不观佛之相好,不分时、处、所缘,随时随处以散乱心口唱佛名号。散心念佛可得往生之说使净土宗的修行变得更加简单易行,为净土宗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返回 洪修平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忏悔?
下一篇: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什么是无相、无念、无住?
 什么是因明?
 什么是三法印?
 原始佛学的主要思想与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五时八教?
 略论禅宗的中国化特色
 略论玄学与禅学的相异互补与相通相摄
 关于念佛与禅以及念佛禅
 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有哪些特点?
 回归佛陀的本怀——洪修平教授访谈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三届:会心当下即是——生活禅的不二法门 净慧老和尚闭营式上讲话[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大悲咒句解 70、波陀摩 羯悉陀夜[栏目:大悲咒句解]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栏目:如瑞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第三章 西行岁月[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饮苦食毒 自招过疚[栏目:大安法师]
 十六届:禅修指导 六(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什么是三慧?[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装填头脑知见跟闻思基础有何区别?[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陈施主的大房子[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