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应该重视的是道德、慈悲,不要贪图神通
 
{返回 星云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6
学佛应该重视的是道德、慈悲,不要贪图神通

星云法师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收获,甚至妄想有神通,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能够眼看、耳听十方世界。其实,好在大家没有神通;如果有神通,日子恐怕会很难过。

  神通,一般而言有六种,称为“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一个暴虐无道的皇帝,如果有了“天耳通”,听到背后有群臣骂他昏君,岂不要加重杀戮了吗?男女朋友,因为有“天眼通”,看到对方另有约会,岂不要情海生波,滋生许多事端了吗?

  自己有“他心通”,知道儿女、朋友、家人在背地里都对我有意见,岂不要心生反感,造成家庭不和了吗?自己有了“神足通”,每天东南西北,到处奔波,这日子过得岂不辛苦?

  自己有“宿命通”,知道自己过去世是猫、狗、恶人来转世的,现在又怎能活得自在?假如自己真的“漏尽”了,安住在无住、无相之境,不挂念家庭、儿女、财产、名位等,如此又怎能见容于社会呢?

  所以,神通除非是诸佛菩萨他们因为有定力、戒力、能力,可以用作度众的方便;否则,凡夫俗子还是不要有神通的好,免得成为可怕的神通。

  神通其实也不一定是佛、菩萨、罗汉等人有之;神通可以说充塞法界,遍满虚空。生活中,处处有神通。

  你看,一粒种子,可以长成一棵大树,你说,这不神奇吗?一个贫寒出身的人,可以挺身而出,为国为民,普度世人,不是狠神奇吗?

  一句话,可以令人欢喜大笑;一句话,也能令人悲伤痛苦,这不神奇吗?一家人,早上各奔西东,到了晚上,又会相聚在一起,你说这不神奇吗?

  其实,所谓“怪生于罕而止于习”,如果用平常心来看,这一切都平常无比。所以,吾人对时空、得失,要用平常心来看,不必要求神通,只要活得心安理得,人生就会非常的自在、快乐。

  过去的祖师不少人都有大神通,然而所谓“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游的”;会神通的,死于神通。例如提婆被外道刺死、目犍连被外道压死,可见神通抵不过业力,神通并不究竟。

  学佛应该重视的是道德、慈悲,不要贪图神通!因此希望宗教界宣扬神通的人,能够及时剎车,不要为神通所迷,否则误导他人,害人害己。大家应该宣扬慈悲道德,以佛法的智能来应世,如此才能导人正道,才能真正发挥宗教化世之功。


{返回 星云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为不认识自己的心,才觉得人生茫然
下一篇: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学佛应该重视的是道德、慈悲,不要贪图神通
 佛陀的宗教体验
 对慧的开示
 佛教的前途在那里?(第四讲)
 四个问号
 禅者云游与参访
 六根的饮食
 佛教与和平
 化世与益人
 发扬佛教──为和平而团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我圆融[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原始佛教的处观(陈琼璀)[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第七十五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追寻圆仁入唐求法之路——日本东亚历史学者阿南史代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栏目:济群法师]
 大象升天[栏目:心灵对话]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四)涅槃妙心 8.四无相境[栏目:善祥法师]
 宋朝与高丽佛教文化交流述略(顾宏义)[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优波离(持戒第一) 行化中的遭遇[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普贤道场立峨眉[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