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圆满前行 第六章 因果不虚 第一节 十不善业
 
{返回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65

第六章  因果不虚

第一节    十不善业
 
一说到因果,我们常常会提到前世、今生和来生的三世因果,由于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拉得太远了,所以佛教徒才会对因果不详加了解,迷迷糊糊得修行。其实,以过去、现在、未来来说,刚刚过去的那一刹那,永远是过去世;未来的刹那对我们来讲,都是来生;把握住现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你就会明白,因果并不是前世做了,今生才成熟,或是今生做了,来世才成熟,因果不需要等到未来世。

因果一直在循环,你造了因,果就会成熟;果成熟了,再造下因,又成熟了果,一直这样相续不断地来回增长。所以,佛经里面说,杀生一次会承受五百次的果,这道理很多人就想不通了。杀一个人一次,为什么一定要受五百次的痛苦,那不是很离谱吗?为什么不是一千次?五百次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小小的因,会演变成很大的果。因果就是这样,愈滚愈大。

「善恶二业异熟随后行」,众生因不同的业,受不同的果。大多数人做出来的行为,和心中所想得到的果报,往往都是背道而驰。心中希望得到善缘福报,却做出导致罪业的恶因,恶因带来恶果,所做和所愿两者颠倒。


◎发善心

佛法的教育,是引导我们往善良光明的正法之道行进,减少五毒恶业的造作,累积福德和智慧的资粮,让我们暂时在人世间得到平安、健康和快乐,最终得到生命究竟的解脱。所以说,佛法的重点在于「发善心」。

佛教徒一定要心存善念、做好事。听法不是多与少的问题,听多听少,最后还是回归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中国还有一句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道理,都是要我们时时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善不善良啊!学佛的过程中,善良的心是最基本的,有了善良的心,修行才可能如法。要累积足够的资粮,成就足够的福报,必须依照佛所说的教理,从对治身、口、意着手,消除不善的因,才能成就善果。

虽然我们常常把善恶挂在嘴上,其实我们对善恶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如果明白「十不善业」和「十善业」,就可以让我们理解有关善恶的种类和因果之间的关系。


◎十不善业的种类

由身、语、意三门所造作不善的恶业,有十种。其中,由身体所造的身恶业有三种:杀生、不予取和邪淫。由语言所造作的语恶业有四种:妄语、离间语、恶语和绮语。由意所造作的意恶业有三种:贪心、瞋心和邪见。

一.身恶业之一——杀生

夺取众生的生命为杀生,分为杀人和杀旁生道等。有的人因为贪欲,嗜吃动物的肉、剥动物的皮骨;有人因为瞋恨,在打斗、战争中杀人;有人因为无明愚痴或嫉妒、傲慢而杀生。杀人的业力与动机分很多种。杀人不一定是用武器或工具去杀,有时候用恶毒的言语,或挑拨他人去杀,或有杀人的意念,想方设法让人无法生存等等,都是在杀生的范围内。

1.五无间罪

杀生最严重的罪业,是造五无间业,包括杀自己的父亲、杀自己的母亲、杀阿罗汉(杀有成就的修行人)和出佛身血等杀生,加上用两舌破和合僧,就是五种无间罪业,造无间罪业的人,临终的时候,不会经过中阴阶段,会直接堕下无间地狱,在那里受无止尽的痛苦。

2.莫造杀业

每个众生都害怕死亡,没有人比自己更珍爱自己的生命,因此杀生之上,无他重罪。为了不犯杀生恶业,就要长期培养慈悲心。许多小孩从小喜欢玩弄大自然的昆虫等等小生命,用恶作剧的方式,伤害牲畜或动物,以杀生为乐,所杀的数目累积下来,十分惊人。所以作父母的,应当善加引导,避免小孩从小就累积杀业。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有亲自动手杀生,就没有造杀业。其实,无论是多么富贵,多么贫贱的人,在行住坐卧间,都会伤害到细小的小虫,常常都在脚底下,踩死无数的细小生命。有时,宴会聚餐时,会宰杀猪、牛、羊、鸡、鸭、鹅和海鲜之类的生物,这些生命很少是自然死亡的。而这些被宰杀的牛羊等动物,在生长期间,也会吃下无数的小生命,践踏不少细小的众生,它们身上附着百千万个小虫,当它们被宰杀的时候,它们生前的杀业,和身上小虫的命,都会算在宴请客人的主人身上,主人怎会没有罪业?所以我们要时时忏悔业力,这是很有必要的。

3.完整的杀业

虽然,因果的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其中却有很微细的分析和论点。在论部里面,对所有因果罪业的形成,有很清楚的解释。论部提到构成完整的杀业,是具备四支分罪业,当一个人准备杀生时,第一,他认定准备要杀的对象。第二,他心中生起杀死对方的快感。第三,他准备杀死对方的工具和方法。第四,最后真正断绝了对方的性命,达到杀生的目的。具足这四项杀生的罪行,则构成了完整的杀业,会完完全全受到杀生的恶果。如果只具备其中一两项,虽然没有构成完全的杀业,但是在心性中,也已经被杀业所污染,一样有罪。

虽然有人以为只要自己不亲手杀,唆使别人去杀则没有罪业。其实,当别人杀生时,自己在旁随喜,都有同样的罪业,何况是唆使别人去杀生呢?凡是参与杀生的人,都会得到杀生同等的罪业,而不是一个杀生的罪,由大家平均分摊来承受。

二.身恶业之二——不予取

◇ 不予取的种类

用不正当的方法夺取不属于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占为己有,就是不予取。不予取有三种,一种是使用权力威势来巧取豪夺。二是用偷盗的方式,在主人没看到的时候,暗中偷取。三是用欺骗的手法,用聪明才智或妄语,非法取得。

有些人以为没有亲手偷盗,用经商诈欺的方式获取财物是没有罪业的,其实这和直接偷盗没有什么差别。现在有些上师和僧众并不认为经商是不恰当的事,不认为对修行心性会造成污染和障碍,甚至还以此为生,自以为很精明能干。但是因为经商常常要精打细算,不但白天要做生意,赚取众生的金钱,晚上还要处理帐目,没有时间修法,久之便忘记要精进修持,忘记要清净业障等等,天天都生活在变化迷乱的外相中,逐渐失去了出离心和大悲心,是多么不值得啊!

三.身恶业之三——邪淫

出家人原本就有清净的梵行要持守,在根本上就要断除不净行。在藏王松赞冈布在位时期,制定十善法规,让在家人在男女关系上也要持守戒律。

邪淫的罪过很大,像世间的法律和规矩一样,是毁坏其它戒律的助缘。

◇ 邪淫的种类

邪淫中最严重的是逼迫出家众,尤其是罗汉果位的人行淫。另外,有家人有婚姻以外的不正常关系,也是非常严重的。此外,在具有正常夫妻关系之外,包括自慰、嫖妓等等,都是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在不恰当的时间,如白天、斋戒日、生病时、妇女妊娠期间、产妇未复原时行淫;在不恰当的环境上,如在三宝殊胜之地行淫;对父母或种姓保护的未成年少女施淫;在彼此身上不当之部位,如口及肛门行淫,都属邪淫。邪淫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修行人应当要完全避免,修学清净的梵行。

四.语恶业之一——妄语

妄语有三种:一般妄语、大妄语和上人法妄语。

1.一般妄语

一般妄语是对人说不真实的谎话。平常,人在生活和工作间,常常会说谎话,有时候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说恶意的谎话,有时候为了他人着想,不得不说善意的谎言。这和说谎的动机有关。

2.大妄语

大妄语是带有邪见的谎言,否定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否定轮回六道的痛苦与究竟的解脱,甚至否定佛陀的功德,没有一种比这更大的妄语,所以称为大妄语。

3.上人法妄语

另外,有种上人法妄语,很容易在学佛人身上发生。有些人没有神通,却对人自夸有神通;修行没有成就,却向外宣称有成就;修行没有什么功德,却说自己有很大的功德,这些都是妄说上人法。说上人法妄语的人都是为了贪色、贪财、贪名利,才会说出这些谎话。

现在是骗子横行的时代,表面虚伪修行的人比真正修心的人还要得势。高明的骗子受到许多人的尊敬、爱戴和追随,常自称为上师或大成就者,并且说:「我已经有神通,已经开悟了!我看见佛,看见本尊了!」或是说:「我看到邪魔,我已经帮你修法除魔了。」这些都是修法上的大妄语。如果自己没有察觉这些情形的话,很容易走火入魔!虽然有些人有一点神通,有阴阳眼,也许有办法偶而看到地狱、饿鬼道或鬼神,但那都是有漏的神通,不是究竟的。无漏的神通只有大成就者才有。所以我们应该依止一位自己内观清楚,谦怀高洁、言行如一,表里一致的善知识,向他学习生命解脱的正法才对。

五.语恶业之二——离间语

离间语是挑拨离间的意思,也叫做两舌。顾名思义,就是对两方以上的人,为了要造成彼此关系的破裂,或藉此让他人向自己靠拢等等,讲两种不同内容的话。

◇ 离间语的种类

离间语分两种,一是公开离间语,一是暗中离间语。公开离间语,是一般具有权威的人,为了某些目的,在两个关系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对两者意见不同的双方,公开用离间语,挑拨是非,使双方分裂。暗中离间语,是在背后,暗中对两个关系良好的人,用离间语促使两人彼此心生怀疑和怨恨而分开。

离间语,最严重的就是「破和合僧」。挑拨离间以僧众为对象的话,那就犯了和杀父、父母一样的五无间罪,死后马上堕入无间地狱中,如果是挑拨上师和金刚师兄弟的话,那就更严重了!

六.语恶业之三——恶语

恶语是用恶毒凶狠的语言来对待人。尤其是用难以入耳的语言,讥讽身心障碍者,或用低俗恶劣的语言,故意公开宣说他人隐私或生理上的缺陷,或是假装用温和的态度,但语带轻蔑讽刺,让人不舒服或难过,都属于恶语。

在上师及修行者面前,如果用很刺耳的语言,不恰当的语气说话,也有很大的罪过。

七.语恶业之四——绮语

凡是说出让人引起贪心、瞋心,或是让人产生迷乱的话语,都是绮语。有人在修行或诵经持咒时,在旁边说一些让人心思分散的话,断了他人行善法的资粮,这是不允许的。

现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不清净的言论,在媒体上流行,混淆社会大众的视听,增长贪欲、争斗、偏邪、杂乱的观念,深深影响人的正思维,这些是损人损己,害人不浅的事,我们应该极力避免。

尤其修行密宗仪轨时,必须时时持诵咒语,如果习惯了绮语以后,慢慢以无意义的闲谈,荒度时日,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功德。所以修行人应当要断除绮语,平时应该尽量禁语,精进修持。

八.意恶业之一——贪心

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任何人事物,包括财物、非财物,物质、非物质性的种种东西,虽然还没有付诸行动,只要在意念上产生占为己有的心,就算是有了贪心了。

九.意恶业之二——瞋心

对他人的所作所为和拥有的一切,心中不满,想伤害他人,让对方受到痛苦,这些对他人生起的损恼之心,都是瞋心。有些人对某些人看不顺眼,或是嫉妒别人的福报,心里很不舒服,老是要找对方的缺点和毛病,挑剔对方,虽然在动作和言语上,还没有实际的行动来伤害人,但是在意念上,已经形成了,这就是瞋恨心。

平常我们遇到比自己能力还高的人,或不喜欢的人事物,就会想尽办法排斥。排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强大的势力和傲慢的心态,打压异己,尽可能地除掉对方;一是用强烈的瞋心、嫉妒心,不断找很多理由,想方设法来打击对方,直到消灭为止,这样才感到称心痛快,这些都是瞋恨心在作崇。

十.意恶业之三——邪见

持邪见者的种类很复杂,大多和无明愚痴有连带关系。邪见大致可以归类为无因果论和断、常二见等。

1.无因果论

无因果论者,不相信因果,认为行善没有功德,作恶没有罪过。

2.断、常见

持断、常二见者,是属于外道的见解。这类的邪见繁多,多则可分为三百六十种,少则分为六十二种。持常见者认为,神我是永恒的,世间所有的一切,是大自在天和遍入天所形成的。

持断见者认为一切法是自然生,不接受前世、今生、来世的轮回观,不相信因果,更不认为有解脱之道,所以不相信过去所作的业力和果报种种关系,因此,认为佛说的佛经、上师的教诲和成就者的论述,都是假的,不但心中怀疑不信,还对外公开毁谤,这些论调都是邪见。

邪见的认知和正法的教义相距甚远,因此,人的一生中,只要受到邪见思维的影响,所造的恶业是难以计数的。
 

◎杀生、邪见罪业最大

在十不善业中,以杀生和邪见这两种罪业最大。「杀生之上无他罪,十不善中邪见重。」因为没有一位众生不害怕死亡,没有一位众生不爱自己的生命,所以,夺取众生生命的罪业非常重。杀害一个众生要偿还五百次生命。经上说:杀一个众生,会在地狱住一中劫。如果是以作佛经、佛塔、佛像为借口而杀生,罪业特别严重。有人迎请上师僧众到家中,以杀生为供养的话,这种不清净的供养,也会造成罪业。除非大成就者有能力在杀害众生后,还能让它们复活,或将被杀害的众生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不会减少自己的福报和寿命,否则,任何人都必须断除杀业。

持邪见者不但自己迷乱了本性,还影响他人无法学习到正法,断人慧命,障人入佛道,所以十不善中,邪见罪业极重。如果在心意识中,生起一刹那的邪见,将会毁坏一切戒律。如果被邪见污染,就算是行善,也不能进入解脱之道,作恶也没有忏悔的对境。
 

◎靠众生清净业力

十不善业属于恶业。造恶业的结果,当然会得到恶果。如果,做了恶业,又不忏悔的话,痛苦的果报就会不断来了!事实上,因果报应循环都与众生息息相关,因为对众生造过恶业,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冤亲债主。形成冤亲债主的真正造作者是自己。我们造业的时候,都是以众生为对境才形成的。现在要消除这些罪业,当然也要靠众生的力量和因缘,现在我们要将一切罪业清净的话,就要对众生慈悲、发菩提心,无私地付出,才可以消除无始以来所造作的罪业。所以说,清净业力要依靠众生,我们是靠众生来救渡自己的啊!


{返回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圆满前行 第五章 思维寿命无常 第二节 自然与因缘的无常
下一篇:大圆满前行 第六章 因果不虚 第二节 果报的种类
 大圆满前行 第八章 依止善知识 第三节 2 尽身心性命追随上师..
 大圆满前行 第十章 发殊胜菩提心 第一节 5 喜无量心
 大圆满前行 第二章 听法 第一节 三要行
 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修 第一节 2 毗庐遮那佛七支坐法
 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修 第三节 1 呼唤上师
 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修 第三节 2 祈请生起正知与正念
 大圆满前行 第四章 思维暇满难得 第一节 4 十圆满——五他圆满1..
 大圆满前行 第六章 因果不虚 第二节 果报的种类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三节 2 皈依的方法 2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二节 皈依的类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论宗判二教的原因[栏目:三论宗文集]
 奸贪狡猾,难逃法网[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人死了一定要还《寿辰经》吗?有无此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 第十三章 次问如、法性、真际并答[栏目:慧远大师作品解读]
 明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如何降伏意念邪淫——存海法师采访记[栏目:戒邪淫文集]
 戒律与生活(释恒强)[栏目:戒律学研究]
 法的医疗--内观治病的个案 目录 序[栏目:马哈希法师]
 当代佛门人物 五、煮云法师与佛七道场[栏目:当代佛门人物]
 修行很久的人还用学修加行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