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一)闻法六度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06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一)闻法六度

  【于此虽有广述,归纳言之,则无不摄于闻法六度之中。】

  无论是小乘、大乘还是密宗,把一切行为归纳于一法,则无不摄于六度之中。所以,无论我们平常听法、讲法还是做每一件善事,都要具足六度波罗蜜。凡是具足六度波罗蜜的一切行为,都称之为正法。

  【诚如一切法行之窍诀——《现证续》云:“奉献花座等,扫地戒威仪,不害诸含生,于师生正信,无散闻师教,解疑问难题,闻者具六支。”】

  诚如《现证续》所说,在闻法期间,要具备六度波罗蜜,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比如,我们在听法期间,会在道场之中供养各式各样的花果等,敷设坐垫、庄严法座,这些都称之为布施。平常无论在什么地方传法,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持戒。比如在听法的道场中燃香扫尘,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具足威仪等,称之为持戒。

  第三忍辱。听法期间不伤害他人,即便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也不伤害,称为忍辱。这一点,我相信只要是修行者,都做得非常圆满。平常即便不在闻法,只要是一个真正信仰佛教者,看到有昆虫误入水中,也会小心翼翼地把昆虫从水里救上来,这些都做得非常好。

  在听法期间,于师生起正信为精进。当然,若对上师生不起信心,也不会来到这个道场闻法。但在闻法过程中对上师生起信心,就称之为精进。

  在没有散乱中一心一意听闻导师的教言,不掺杂其他杂念,耳根完全专注于导师所传讲的教言之中,称之为禅定。

  若对佛法教义生起一些疑问,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到导师面前听闻解惑,称之为般若,即智慧。此中还要了知,仅仅从文字上了解一些道理,没有修行上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一个乞丐空谈富贵人家的财富一般,即便他说得多么圆满,若没有创造一点财富,他自己永久是乞丐。所以,我们现前不仅要知道如何修行,还要趋入实修。如《宝璧经》曰:“谁若十大阿僧劫,闻法并于众宣讲。倘若刹那作修行,此者福德胜于彼。”在知道如何修法的前提之下做修行,功德不可思议,而不是什么都不懂就去做修行。因此无论以后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我面前提问,甚至亚青寺也有很多很多导师,在其他导师面前去提问,也非常非常好。总之必须消除自己所有的一切疑问,这就是般若。

  我相信作为修行者,大家都希望迅速积累福报。若能在听法期间具备六度波罗蜜,则可迅速创造福报,是积累二资粮的捷径之道,所以今天所讲的内容,意义非常广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佛法需要创新吗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二)谒见导师求法的真正意义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一)亚青寺龙萨派传承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八)精进修行佛法乃大孝行径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五)因势利导是佛法最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二法分裂不是密宗的见解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赤裸见解前要知道如何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七)菩提心是获证佛果之无谬正因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六)将佛法用于生活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一)人身难得与寿命无常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五)观修无常而励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课(一)时时对治分别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住生心的菩提行[栏目:超定法师]
 打坐时听着禅乐观呼吸和静坐中的动中禅来加强定力,可以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Is Buddhism scientific?[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