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六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3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五五六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六大段,第三小段,第二十三首偈看起: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佛门里面称『长者』,这个人有德行、有学问、有地位、有身分、有财富,得到国王大臣的赞叹、人民的爱戴,这称之为长者。我们看这个名词的含义就了解,长者决定是影响一方,他是社会大众的表率。这些人多数都是事业上有成就,年岁大了,我们现在讲退休、养老,被人尊重。出去托钵,在路上要是遇到,或者是听到,都能够引发菩萨的大愿。『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就是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向长者学习,长者「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这句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善」,显示出长者真实智慧,经验丰富,人情练达。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讲是真实的学问,「明」是明了,「断」是判断,所以这就不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在社会上,人事环境非常复杂,尤其是在现代这个时代。古时候,我们要晓得,这个经是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的,那时候世界人口没有这么多!十万人口的都市就是大都市,就不多了,那么大的都市就不多了。现在人口多,科学技术发达,这在三千年前的社会没有。而且在古时候那个时代人民淳朴,习惯于守法,从小他就在这个环境里面学习,普遍的都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基本上都有!敬老尊贤。人人确实有羞耻之心,有羞耻之心就不好意思行恶法,造恶难为情!也就是古时候,人生的价值观跟现在不一样,现在的价值观颠倒。
 
  在古代,人在这个世间受社会大众的尊敬,不在地位,也不在财富,甚至也不在你的才华,而在德行。在价值观里头,德行摆在第一位。所以他对事对人有智慧能够判别是非善恶、邪正利害,他有能力判别。可是事是活的,千变万化,所以判断也是时刻在变化的。譬如是个恶人,大众都嫌弃他,这个人改过自新,回头是岸,有些人还是有成见,那就错了;长者会带头,长者对他尊重,长者对他赞叹,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长者的心是慈悲心,帮助世间一切人转恶为善。
 
  自古以来,哪有不作恶的人?中国古圣先贤都讲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我们后世尊他为圣人,他不敢称圣贤,他说他还有过失。到晚年,还希望能多活几年,学习《易经》,希望自己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少犯一点过失。圣人给我们做出的榜样!尧舜是圣人,但是自己不敢称圣人,把圣人总是推给前人,可是过失肯定是有。在大乘佛教里面来讲,人到没有过失,只有一个人,成佛,成佛才真正没有过失;换句话说,菩萨还有过失,声闻、缘觉那更不必说了。六道凡夫,见思、尘沙、无明一品都没有破,他怎么会没有过失?怎么会没有恶行?这个我们要知道。所以,古圣先贤勉励我们,「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明断,善字很重要。
 
  善就是善巧方便,我们一般讲通权达变,通是通达权巧的变化。善恶,《了凡四训》上讲得很清楚,有真有假,善有真有假,恶也有真、也有假;善有大有小,恶也有大、也有小;善有偏有圆,恶也有偏、也有圆。你要不细心去体会,你怎么能通达?你要是不通达,你怎么能够明断?所以善字非常重要,在这里头是关键的字眼。佛家讲得活泼、讲得生动,譬如佛家重视戒律,每条戒里面都有开遮持犯,你要明了。戒律有开缘的时候,开戒不是犯戒,你要执着「他犯戒了,他有罪」,你错了,恐怕有罪的是你自己。为什么?你不懂开遮持犯,你产生误会,这个误会里面毁谤三宝,结罪有轻重不同。如果你是误会,影响不大,为什么?你说这个出家人破戒,亲近的人不多,影响不大,这个罪就小;如果你说的这个话影响很大,影响的时间很久,罪就很重。
 
  我们举个例子,这些例子都是事实。我有一个朋友,也是同乡,年轻的时候,在抗日期间他是属于戴笠的部下。诸位都晓得戴笠是抗战期间专门做特务工作的,现在讲做地下工作。对日本人战争,多半是做情报工作,所以他们都派在日本人的占领区搜集情报。他们有三个朋友,都是同事,有一天被日本人的宪兵队发现了,抓去之后就会被处死!处死,绝对还不让你好死。他们就逃,这是在南京,南京被日本人占领,就逃到中华门外的雨花台,那边有个寺庙。日本宪兵队就追,追到那边去,他们就跑到寺庙去。寺庙正在做法会,他就求老和尚救他,说明情形。老和尚很聪明,来的时候立刻剃头,剃了光头叫他穿上海青,跟做法会的法师,法会当中就参加插到里面去。日本宪兵队在那里到处搜索,找不到,就算了。他们三个人感激老和尚救命之恩。
 
  抗战胜利之后,他们永远记得这桩事情。回到南京,老和尚还在,去看老和尚,感谢他那次救命之恩。于是在南京酒店里面摆一桌宴席请老和尚吃饭,老和尚也很欢喜,看到这些年轻人为国家效命。结果一吃饭,这时候他们才想到老和尚是吃素的,我们今天请他,供养的都是鸡鸭鱼肉这些东西,搞得很难堪。结果老和尚往那一坐,「不要紧,大家坐下来」,他什么都吃。这些人对老和尚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和尚随缘。他们不是恶意,他们是善意,也是一时大意。这是什么?这叫开缘,这不是破戒,不是破斋。老和尚这种举动,吃饭的时候跟他们的谈话都是佛法、都是教诲,这个动作就叫他佩服、就叫他感激,然后教他他才听得进去。所以我这个朋友他说佛教真的是伟大,真是了不起。这是善能明断。
 
  如果那时候老和尚看了就说我吃素,这个不行,马上就离开,他们这些人心里多难过!老和尚也失掉教化众生的机会。这就是善能明断,一切都是为利益众生,不是为自己。为利益众生,把利益众生的机会你要认识、你要抓住。有这种机会,往往有很多开缘的事情,这个不能不知道。地藏菩萨说得好,「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入地狱干什么?度众生,他不是到地狱去受罪。
 
  毁谤三宝,批评是非,都是属于恶法。所以六祖在《坛经》里面教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但六祖如是说,在《华严经》里面,文殊菩萨教善财,叫善财去参学,五十三参。在离开老师,老师是文殊菩萨,离开老师出去参学,老师就教导他「不见善知识之过」,特别提醒他。为什么?善知识的过失有时候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像我刚才举的这个老和尚,人家请他吃荤腥,他也就照吃,他是不是过失?他不是过失,就晓得他那是开缘,他抓住这个机会教化众生。因为这些人很不容易接触到佛法,没有机会,他们平常也不相信。到庙里面去玩,顶多烧一炷香,那就了不起了;对佛法是一无所知,经典根本不接触,好机会,抓住!尤其这样的善巧方便,令他五体投地的佩服,这哪里是恶法?我们要说老和尚做错,责怪他,那我们自己就错了。凡事都要晓得论影响。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那是个很好的例子。两位讲经的法师,讲得大概很不错,法缘非常殊胜,就像我们现在讲的,皈依他的人很多,供养他的人很多。就惹起另外一些也是出家人生起嫉妒心,就造谣生事,说这两位法师只会讲经,破戒,做很多恶事,向这些听众当中宣扬。听众听到之后就产生怀疑,对法师尊重的心没有了,也不愿意来听经,以后听众愈来愈少。那我们要问,这个造谣生事的法师有没有过失?有过失。佛给我们讲,堕地狱,我们人间的时间一千八百万年。要知道我们人间的时间跟饿鬼、地狱不一样,现在大家懂得叫时差,不一样。
 
  在地狱里面他们的感受,那就不晓得是多少劫!我们一般人所谓,人在痛苦的时候度日如年,人在痛苦的时候,感觉得时间特别长;人在快乐的时候,感觉得时间特别短,所以时间不是定法。佛在经上讲,他在我们人间的时间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那是什么?因为他影响很大,影响很多人听经的机会断掉了,他的罪是从那边结的。跟这个法师有没有结罪?那就要看,如果这个法师受人毁谤,他不接受,听了之后好象他不是毁谤我,是毁谤别人。指着名字,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怎么知道他就骂我?如果他不接受,这叫他不接受,他没有瞋恚心,也没有报复心,若无其事,跟法师就没有关系,跟法师这边不结罪。结罪结在哪里?结在听众,在大众,你影响多少人不再听佛法了,你影响的时间有多长,结罪在这个地方。
 
  所以在从前,说老实话,造这些罪业造得再重,都没有现在人造得重。为什么?以前造得很重,你说影响很多人,听经也不过是几十人、几百人而已,几百人听经的道场就很难得了。影响的时间也不会很长,最长也不过就是几个月、几年,大家就忘掉了,就淡忘掉了。还有一个在从前严重的,如果写成毁谤的书,写成文字。可是还是比现在轻,因为你印的次数不多,所以影响也还有限。那个比言语上的影响要大,因为你写成文字,譬如你印二百本、三百本,只要你的书有一本在这世间,就是你堕地狱,你就离不开地狱,必须这个书在这个世间消失掉了。
 
  从前印的数量不多,以前都是木刻板印刷,很费事,成本也高,不容易。多半是什么?自己抄写,抄写就有限,很难超过一百本。如果隔个十年、二十年,很容易就没有了,就影响不大。可是现在麻烦了,现在印刷术进步,成本低。如果我们做毁谤三宝的书,要是印上几千本,一千本、二千本,几千本,很麻烦。因为这么大的数量,只要这个世间还有一份存在,这是什么?这是你的罪证,你堕在地狱就出不来。你要求人给你销毁,你怎么个求法?何况现在还有录音带、录相带、光碟,你要是做出很多去流通,做了毁谤,这个事麻烦了!
 
  如果这个法师要是有怨恨,你把他的听众破坏,道场破坏了,他要有怨恨,这个怨恨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这一生要是修得有福报,将来在享福的时候,他将来会报复你,也要破坏你的事业,甚至于破坏你的家庭。你也不甘心,那这种冤冤相报就是一世比一世严重。什么时候你才能回头?回头这要有两方面,有一个回头,算了,不再报了,受什么冤枉也就算了,这个帐才算是结了。如果两方面都不服气,这个事情佛都不能够解决,都没有法子给你调停。你说这个麻烦多大!
 
  这个罪,一个是性罪,佛经上讲得清楚。性罪是什么?违背了自性。因为你的自性是本善的,你看《三字经》上都讲,「人之初,性本善」,造作一切恶法都是违背自性。你看佛在经上给我们举的例子,十善是自性,是你本有的;十恶是违背自性,违背自性叫性罪,那就有罪,这个罪你造作的时候你就会受果报。所以这里讲,果报多么重?时间多么长?完全看你的影响,你这个十恶业的影响。影响的面愈大,就是影响的人愈多,影响的时间愈长,你的罪就很重,你受苦也大,你受苦的时间也长,就这么个道理。影响的面很小,影响的时间很短,你受苦的时间短,受苦也轻。这个要善能明断。
 
  恶如是,善亦如是,这我们要搞清楚!善法是什么?善法就是宣扬佛法,宣扬世间一切善法。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称赞如来」,这句要懂。什么叫如来?如来就是性德。凡是与性德相应的一定要称赞。十善与性德相应,要称赞;这个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要赞扬,时时刻刻要表扬他,影响别人。别人听了之后,这是个善人,听了心里很欢喜,感动到一定向他学习,为什么他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与性德相应,能把性德发扬光大?这是好事!我们看到之后不可以嫉妒,要赞叹。赞叹的影响大,影响的人很多,你的福报就大;影响的时间很长,你的享福时间就久,这有道理。
 
  我们今天看到别人行善,我们全心全力把它扩大。我看到「山西小院」的六片光碟,我就很受感动。我这个受感动比一般人深刻,什么道理?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看到畅怀法师图书馆里面收藏着弘化社的经论、善书,印光大师出版的。才知道老法师一生就做这桩好事,法布施!一生就干这一桩,十方的供养统统拿去印经,所以自己有个弘化社,在苏州报国寺。我看这些书,发现这位老法师一生当中,印《了凡四训》、印《感应篇汇编》、印《安士全书》分量最大。那个版权页我概略给它统计一下,这三种书的册数大概将近三百万册,我很震撼!这三样不是佛教的经典,为什么印这么多?
 
  我天天把这个疑问放在心上,为什么这么做法?二、三个礼拜之后,我有点明白了,体会到老法师的悲心救世。世界乱了,用儒家来教、用佛法来教,来不及了,儒跟佛现在在社会上没有人相信。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因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因果。如果因果报应的教学,他们大家听了之后能真听懂,起心动念自然他就会约束自己。为什么?作恶有恶报,行善有善果。这样才帮助大家断恶修善,趋吉避凶,我体会到老法师这个意思。所以我那时候回到台湾之后,也是大量流通,一下就印了五万册,这三样书合起来印五万册,而且开始到处去讲。
 
  我看到「山西小院」,就触动了印祖因果教育救世,我就明白这个道理。「山西小院」这个因果报应,还有「为什么不能吃它们」,好!比印光法师提倡这三样东西还要好。为什么?这是现前的事情。《了凡四训》是明朝时候的事情,距离我们现在五百年了,人家未必相信是真的,《感应篇》的事情就更远,所以眼前的因果报应比什么都好!这人都在,「山西小院」四十个人现在都在,你都可以到那里去访问。活生生的因果摆在我们的面前,我是把它当作印祖提倡因果教育的教材,这是我们现前最好的教材,它的影响决定超过印祖讲的这三种书。所以,我们要大力的去宣扬,大力的去赞叹,知道的人愈多愈好,福报愈大。流传的时间愈长,你享福的时间也就愈长,诸位要懂得这么个道理。
 
  所以真正是长者,他善能明断。我在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听众当中的法师不少,有十几位。现在三分之二都过世了、都往生了,这里面还有些年轻的,四、五十岁就走了。我记得我到此地来讲经那年,我好象是四十九岁,三十年了。有一位长者圣一法师,他也是听众,这个听众与其他的听众不一样。其他法师听了也很赞叹,也很欢喜,可是圣一法师听了之后,就劝他的信徒们要到图书馆来听讲经,那时候我们讲经在中华佛教图书馆,在界限街。只有他一个人告诉他的信徒,有时间一定要来听。有同学告诉我,我知道了很感动!圣一法师自己本身也是讲经法师,真的中国古人所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赞叹,能够在信徒面前赞叹,功德最大!让他的信徒到道场来做影响众。当然我对圣一法师也就非常尊敬。他邀请我到他道场参访,在他禅堂里面跟他的一些学生们讲开示。我一生当中,见到一个真正如法修行的道场,就是当时的宝林寺,圣一法师的道场。它是禅宗道场,每天还是有一定时间坐香、参禅。那一年在这边是讲《楞严经》。
 
  这就是善要赞扬,恶要忘记,不要放在心上,这就是正确;常常记恶,错了。一个聪明人、有智慧的人,你想想看,怎么肯把自己本性本善的良心当作别人罪恶的垃圾桶,这岂不是大错特错吗?聪明人要把别人的善行善事放在自己的心上,让自己的心情纯净纯善。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讲得好,我们全经记不住,这几句话一定要记住,这几句话记住,全经精华都在里面。那就是佛教龙王,「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这个了不起,一切恶道苦能断。这一法是什么法?「常念善法」,善法就是十善业,心善,你的心时时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要叫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个人是什么?这个人是菩萨!
 
  怎么可以把别人的不善,放在我心上、放在我思想上、放在我口头上?这就大错特错了!别人再不好,我们绝不理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就是决定不要放在心上。因为放在心上,就是不善夹杂,这就错了,我们这一生怎么能成就?要成就,一定要依教奉行,自己要善能明断,不行恶法。有这样的基础,无论修世间人天法,修出世间三乘法,没有不成就的,这才真正是一位长者。希望我们同学要记住,要能辨别,在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要接纳别人一切善,拒绝别人一切恶;一切恶我们不放在心上,心上一定放一切善法,这就对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这一小段最后的一首偈,第二十四首: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守王正法,始曰大臣」。『大臣』,在现在的术语讲,分管全国一部分的事务,譬如国务院里面的部长,这都是大臣。管内政的内政部,管全国的,管教育的有教育部,管财政的有财政部,管外交的有外交部。管全国宗教的,虽然是一个宗教局,他也是大臣,为什么?他管全国的。大臣最重要的是守王正法,王是国家的,国家的宪法,宪法是根本大法,一定要遵守。国家有善政,利益人民,利益世界。像现在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总的方向、总的原则,「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国家宗教局这是大臣,上个月在杭州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这是善政!不但把这个善政在全国推行,影响到全世界;接着我们又听说国家要正式创办佛教大学,都是好事情。国家承认五个宗教,国家承认的宗教一定是善教。
 
  中国自古以来,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宗教教育,我们可以说雍正皇帝是最好的榜样。我们今天讲多元文化,宗教一家,多元文化的始祖应该是雍正皇帝,他那时候就讲三教是一家。而中国这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接受三教的教育,儒、释、道。儒家的教育,汉武帝把它当作国家的正规教育来教导人民,以孔孟的学说影响中国两千年。一直到现在,虽然比过去衰微,可是现在这几年好象又有兴起的迹象。道跟佛补助了儒家的教学,儒家的教学,重点在伦理道德、在才艺;道家的教育,最重要补充在因果;佛家的教育,最明显的补充在智慧。
 
  诸位要知道,佛法所追求的是最高、最究竟圆满的智慧。佛经里头有句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可以翻出来的,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这是佛陀教育的总的方向、总的目标,不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是以这个为目标。这句话中国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以这个为目标的。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里面有三个阶段,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这三个阶段。正觉,得到正觉的人,在佛家称为阿罗汉;得到正等正觉的人,称为菩萨;再加上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陀,这我们要知道。
 
  《华严经》,我们虽然才读到十一品,可是我们也学习了三千多个小时,大意多少逐渐的都明朗了,《华严》是智慧。《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正觉的条件是什么?是放下我们对世出世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执着,世出世间一切法总不外乎人事物这三大类,永远不再执着了,这个人就是正觉;换句话说,还有执着,不算正觉。算不算觉?觉,但不算正觉。佛家这个正字号的招牌是有条件的,就是说于一切法没有执着了,才算正觉。虽然觉,你看今天科学家觉悟,哲学家也觉,真有智慧,很多宗教家也觉!在佛法里面讲,婆罗门教,这经典上说的,他的禅定功夫能够突破时空的维次,能够亲自见到六道轮回的状况,上面到二十八层天,下面到阿鼻地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觉!但是执着没放下,所以不能称为阿罗汉。
 
  佛法,它的觉是要断烦恼,就是说觉是自性里头本来就有的,佛给我们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自性,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一切具足。为什么你会把自性无量无边的德相失掉,现在搞成这个样子?就是你起了无明、尘沙、见思烦恼,《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你起了这个东西,把你自己自性里面的无量无边的德能失掉了。这个失掉不是真的失掉,佛家讲迷失,你迷了,你不认识了,所以说为失去。什么时候你才会觉悟?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恢复,智慧恢复、德能恢复、相好恢复了,相好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福报,就恢复了。
 
  所以佛家是以除去障碍、除去烦恼习气,以这个为目标。修行所有的功夫都肯定在这个地方,决不是说你念多少书,你记得多少,不是这个,绝对不是记问之学;完全要恢复性德,这个不能不懂。凡夫为什么成不了佛?就是放不下;菩萨何以能成佛?没有别的,就是能放下。所以放下执着就证阿罗汉,正觉;再放下分别,就是正等正觉,你就是菩萨;再放下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动念,这个放下,你就是佛。这真是纯真无妄的佛法,究竟圆满的佛法。佛告诉我们,外面这个世界,你要是放下执着,成正觉,证阿罗汉果,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超越六道;放下分别,证正等正觉,十法界就没有了;再于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放下了妄想,证无上正等正觉,你就回到一真法界。
 
  在《华严经》里,回到一真法界的人是什么人?佛,这个人是佛!《华严经》上讲的初住菩萨,初住菩萨就成佛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真的佛,不是假的佛。他在十法界应化,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应以声闻身得度他就现声闻身。没有身相,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佛菩萨示现的相,佛菩萨没有意思,而是什么?而是众生心变现的,正是大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佛菩萨的相也是从我们心想生,妙到极处!诸位要晓得佛没有相,菩萨也没有相,阿罗汉也没有相,为什么?《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四相都破了,怎么破?放下。我们现在为什么破不了?我们执着,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这就是六道凡夫;如果你把这个执着放下,那就是阿罗汉;再进一步,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是分别,分别放下了,菩萨。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
 
  你修什么?就是修这个。所以我感激我的老师,第一天见面,他就把修行的方法教给我,「看得破,放得下」!放下见思烦恼,放下执着,就成正觉,就证阿罗汉果;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就成佛了。凡夫成佛一念之间,你这一念真的放下,马上就成佛,真的吗?真的,你看到吗?《坛经》上记载的惠能大师就是好例子,他见五祖,二十四岁。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大概讲三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成佛了,所以五祖的衣钵就给他。五祖的衣钵为什么不给神秀?神秀没放下,神秀还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没放下!惠能大师放下了。我们今天真的想成就,没有别的,你要不肯放下,你再搞三百年也是凡夫,再搞三大阿僧祇劫还是凡夫。所以要想真正成就,不能不放下。
 
  大臣有很大的影响力,他要作恶、作善真的是如反掌之易。你看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在做秀才的时候,发愿做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圆满。以后他做了宝坻的知县,现在的县长,发愿要做一万桩善事,他一个念头就圆满了。这是什么?他有权。他那桩善事是什么?减租。宝坻县的农民田租很重,他把它减了一半,全县每个农民都得到好处、都受益,他那一县农民不止一万人。你看看这一个命令,一个文件,一万桩善事就圆满了;他要不做知县,他这一万桩善事可能一生都做不完。你看看开头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完成;第二次又许愿,做三千桩善事求功名,全家人一起干,四年完成。有时候一天做十几桩善事,没有一天不行善事。所以大臣要做就太简单了,他一个政策、一个举动,是善,影响全国,你说这多容易;如果造恶也是如此,也是那么大,一个不善的政策,全国人都受害,罪过就大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从前读书人,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真正有德行的人,做官的目的何在?积德修善容易!在中国典型的人物,印光大师常常赞叹、推崇的范仲淹先生。宋朝人,做到宰相,做到元帅,天天行善,影响太大了。一直到今天,家道不衰,世世代代都有贤人,祖宗有德。德是什么?教化,祖宗的教训,世世代代的后人都能够遵循。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教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家教,家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身教,自己以身作则,你的儿女都看到、都学会了。儿女做得跟你一样,下面孙子一辈学会了,世世代代都遵循,不敢改变。所以这是大臣里面最好的一个榜样,念念为国家着想,为人民着想,没有为自己!
 
  范仲淹实在讲这个人善根深厚,家里不是富有,也很贫穷,穷秀才。少年的时候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几个人一起找算命先生算命。他就问算命先生,「你替我算算,我将来能不能做宰相?」算命先生听了都笑起来,「你的口气倒不小」。算命先生一笑话他,他立刻就改了口气,他说「那你给我算算,我能不能做医生?」这个算命先生觉得奇怪,你怎么从宰相一下就掉下来掉个医生,这什么意思?他就说,「唯宰相跟医生能救人」。算命先生听到,「你是真宰相」,很受感动。由此可知,从小起心动念利益众生,没有为自己,以后他真的做宰相,这是大臣的典范。救国家、救民族,今天讲救全世界,要靠什么?经济、工商业、科学技术行不行?现在拼命向这个方向去发展,搞得全球动荡不安。大臣有眼光、有智慧,要看得清楚。
 
  汤恩比博士三十年前说的,他说这些话没多久他就过世了,那时候他是八十五岁,好象他是八十六岁过世的。就谈到今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颠峰,他不知道三十年之后科技突飞猛进。但是他说过一句话,每次的进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今天早晨有个同学告诉我,发明手机的人(现在大家都用手机)提出严重的警告,说手机带在身上,常常用这个,于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常常用手机,五年,这个人整个神经都麻木,而且容易致癌,他劝人最好不要带在身上。妇女带在手提包里,男人最好也带在公事包里头,不要放在身上,这个波太强,常常带在身上会干扰你的内脏。而且使用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真的是不得已的时候,你才去使用它;超过一分钟以上,对你身体的细胞就有伤害。我觉得这是发明手机的人良心发现。
 
  你看这就是科学的进步,我们想到汤恩比博士的话,付出惨痛的代价。常用手机的人短命,你本来应该活九十岁的,可能六十岁你就完了,你要付出三十年生命的代价,得不偿失!所以今天每样东西的发明,人类都要付出惨痛的牺牲。像现在工业发达,空气的染污让人们见不到蓝天白云,每天生活在空气染污之中,统统都是减少寿命,带来严重疾病的根源。这能解决问题吗?在制造问题!工商科技是天天给人类制造问题。制造什么问题?制造赶快提前世界末日,这都是科学家讲的,汤恩比博士说的,人类在地球上整个的消灭,要付出这个代价。所以这不是善,这是恶;现在人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颠倒了。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才能看清楚、看明白,真正的善是什么?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智慧,这是真善,这是纯善。
 
  过去人这么做,他生活在真善、纯善当中,这里面有真乐,有真正的享受。一个人做,一个人得到;两个人做,两个人得到;一家人做,一家人得到;一国人做,一国人得到。同学们你们天天来听《华严》,为什么要来听?善法。《华严》里面确实字字句句都具足伦理、道德、因果、智慧。有同学来告诉我,听经管用!可以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可以用在工作当中,很得受用;真能得受用,你就没有白听。我们天天学习,这是方东美先生以前教我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一天都不会放松,为什么?乐受!孔子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喜悦从内心里面释放出来,不是从外面来的,这是自性里面性德自然流露。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自行原来就是化他,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
 
  这么好的东西,说实在话世间人不认识,我早年也不认识,方老师认识,他介绍给我我才明白;章嘉大师认识,才把这些修学方法告诉我,契入的方法。这是天下第一善书,天下第一善法!在中国,历代帝王推崇,历代帝王弘扬,所以他福报有那么大,有那么长久。如果到哪一代的皇帝反对,不要这个东西,他的政权就结束了。这个诸位要看历史,你看每个朝代末代帝王,对于伦理、道德、因果、智慧不要了;他搞什么?享乐主义,完全违背性德,他的王朝就会被别人取而代之,历史可以做见证!小而言之,一个家,你这个家是兴还是衰,就看你一家人对这个教育,中国可以说是传统教育,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智慧,智慧就是佛教,我们今天也可以说宗教,宗教是智慧的教育,这里面当然有伦理、道德、因果在其中,好好学习,依教奉行,家和万事兴。大臣来提倡,就积无量福;大臣要障碍,那就是无量过失。
 
  障碍教学,障碍正法的流通,果报是什么?《戒经》里面讲得清楚,除了不善的报,三途果报之外,生生世世愚痴。愚痴,无论在哪一道都要受苦受难,没有智慧!这点我们不能够不警觉到。前面我们举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所说的,障碍弘法,破坏弘法的道场,果报在地狱;离开地狱之后,到饿鬼道、到畜生道,再到人道,统统都是愚痴,没有智慧。这是什么?余报。纵然接触到正法,他没有能力接受。你想那要多么长的时间熏习,慢慢他才会明白、才会懂得,不是个容易事情。在你造作恶业的时候很简单、很容易,轻而易举,果报现前可不得了!
 
  所以善恶业因果报,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你就会很认真去做,很认真努力去修福,你把这些善法尽心尽力介绍给别人。在现在这个时代比从前困难,难,不怕,只要人能听得进去、能接受,就介绍;不能接受,不要勉强。总而言之,让人生欢喜心,他能接受什么,你就介绍什么,不能接受的不要给他,跟一切众生相处,皆大欢喜。我们自己的心愈来愈清净,智慧愈来愈明了,明了到能看透前生后世,你怎么会不快乐?
 
  实在说人不能有贪心,人生活在世间,一生所需求的很有限。一日需求的也很有限,你一天能吃多少?你能享受多少?说老实话,物质方面也不过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再大的床铺,也不过是六尺长,两尺宽,你还能把你的身体放大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要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愈是简单的生活愈是健康,愈是简单的生活愈快乐。人一生当中,真正做到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压力,你说多快乐!不要看到一些富贵人,虽然富贵,不快乐;富贵不乐,不如贫穷快乐!这很现实。贫穷快乐,什么都没有,一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那就很美满了。绝对不是地位、权势、财富,与这个东西不相干!
 
  真正的乐是读书,读书之乐,不读书的人他作梦都想不到,你怎么跟他讲他也听不懂。为什么?他没读过书,不知道读书之乐。读书之乐一旦尝到了,什么都放下。像释迦牟尼佛,帝王都不要了,安世高做了半年皇帝,不要了,出家。为什么?比那个快乐,真正的享受。方老师讲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帝王、不是财富、不是权势;人生最高的享受是读书、智慧,扩大起来讲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智慧,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不契入境界不行!
 
  夫子在《论语》上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自己享受,就是方先生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享受可大了,我最高的享受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享。志同道合的人当然不多。不多,没有关系,三个、五个、十个、八个,够了!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遇到一个知己,古人讲你就没有白活,你的生命就有价值、就有意义;如果一生当中一个知己都遇不到,这个人很孤单、很可怜,都是实话。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见到大臣,知道大臣修福非常方便。我们今天虽然不是在大臣的位置,但是在今天,科技发达、资讯发达,我们修福、修大福比从前人容易太多!所以我常常劝人、教人,好的东西做一个光碟。像我们现在常常劝勉别人的,《弟子规》、《十善业道》、《了凡四训》、《感应篇》,我们可不可以做?可以。我们读诵,做成光碟,有声音,不要有人像,有字幕,有声音、有字幕,这就是有声书,带着人念,好事!这个成本很低,印一本书要花钱不少,做这一片光碟很便宜。我能做十片、做一百片、做一千片,到处送人流通,这就是『习行众善』,轻而易举,为什么不干?
 
  现在这最方便,因为大家现在不喜欢读书,喜欢看电视,电视上看人没有意思,不如看文字。有声音、有文字,自己可以跟着读,一家人可以跟着读,在你的公司行号,你的员工可以跟着读。工作的时间不能读,譬如吃饭的时候,在餐厅里面可以放出来跟着读,休息的时间可以读。晚上回家的时候,不要看那些电视,电视是染污,放这个光碟来读,对自己德行的提升、智慧的增长、烦恼习气的消除有大帮助。这些事情想想,是不是大臣做的?是!我们也能做。好,现在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七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七五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是东方文明的特质[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清净明了的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媒体弘法的时代[栏目:传喜法师]
 舍利弗与劳度叉[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Celebrate for its Own Sake: Happy Vesak to You![栏目:Buddhist Article]
 无一众生可度[栏目:慧光法师]
 捨识用根的动中禅[栏目:杨云唐居士]
 杨文会的编藏思想[栏目:方广锠教授]
 学习不可本末倒置,先器识后文艺[栏目: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