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四)
 
{返回 《普贤行愿品》讲记·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21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普贤行愿品》,继续讲(八)愿差别。愿差别分十六:1、修炼意乐清净 2、不忘菩提心之道 3、自在无碍行 4、利益有情 5、披精进甲6、会遇同分菩萨 7、令善知识欢喜 8、常见如来,常兴供养 9、摄持正法 10、得无尽藏 11、趣入 12、力 13、修习对治 14、菩萨诸业 15、随学诸佛菩萨的回向 16、净土愿。
 
  16、净土愿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最后导归极乐,即求生极乐净土。普贤菩萨的一切行愿都包括在十大愿王里。普贤可以指菩萨,也可以指佛。可以说,一切诸佛、菩萨的行愿总集在十大愿王当中。我们主要学修一切如来及一切菩萨的行愿,即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1、礼敬诸佛;2、称赞如来;2、常修供养;4忏悔业障;5、随喜功德;6、请转*轮;7、请佛住世、8、常随佛学;9、恒顺众生、10普皆回向。
 
  为什么说“导归极乐”呢?无论是学修普贤的十大愿王,还是学修诸佛菩萨的行愿,就是为了往生,为了面见阿弥陀佛。
 
  “愿我临欲命终时”:“欲”指欲望、希求,这很重要。你是不是真心想往生,真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能脚踩两只船,这样很危险啊!也想到那边去,但是放不下这边,这个时候难啊!一个是此岸,一个是彼岸。你要到达彼岸,就必须要离开此岸。你舍不得离开此岸,就无法能够到达彼岸!所以,我经常强调出离心。
 
  什么叫做出离心?就是断除对世间的贪恋。若是没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恋,就没有出离心,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心也是假的。现在很多人都说:“没有事,有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曾经发过愿,我们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阿弥陀佛发愿的时候,也没有勉强众生啊。他曾经发愿,若是众生有往生的愿望和希求,必定会成功,必定会圆满,否则自己就不成佛。如果有人真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求必应。
 
  但是我们想往生的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想面见阿弥陀佛的心,想和阿弥陀佛面对面交流的心是不是真的?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真心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真心想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第一时间就会来接见你,甚至会给你授记。这是真实不虚的。
 
  到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在西方极乐世界安排好了接见你,但是你不肯去,还牵挂这边,阿弥陀佛就没办法了,阿弥陀佛也不能把你绑到极乐世界。佛是慈悲的,不能逼你,也不能把你抓走。否则,即使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你还是不自由的。心没有得到自在,显现的也不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就变成阎罗王了,你还是在六道中。所以出离心很重要!只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恋,放下世间,才能往生,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
 
  “尽除一切诸障碍”:临终的时候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会有业障、烦恼障等很多障碍。因此,尽除一切诸障碍是很重要的。
 
  若是你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真心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可以说是“尽除一切诸障碍”了。如果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障碍就清除得差不多了。“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真心实意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遣除一切障碍,可以亲见无量光佛吗?”能。因为这个时候,通过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切障碍都能立即消除。
 
  断除对世间的贪着与留恋,这就是出离心。其实生起出离心的境界并不高,不用说阿罗汉、独觉佛,就是一般真正入小乘道或入大乘道的凡夫都有出离心。但是这是指在临终转换的时候,你要真正放下今生,放下世间,真心实意地求生净土。虽说出离心的境界和层次不高,但是时机不同,这是临终转换的时候。
 
  显宗里有临终往生之法,密宗里也有临终关怀、临终往生的方法,比如说三想破瓦法。为什么要抓住临终这个机会呢?就是因为这个时候是摆脱生死轮回的关键时刻。若是真能不留恋世间,真心实意求生净土,阿弥陀佛的愿力与加持立即就会融入我等众生的相续。此时,所有的业障、烦恼障等立即会消除,包括所知障也差不多一下就消除。
 
  “面见彼佛阿弥陀”:立即就会面见阿弥陀佛。
 
  “即得往生安乐刹”:“安乐刹”指极乐世界;“即”指立即,同一时间内。到临终转换时,若是真正能求生净土,阿弥陀佛的愿力就能实现于我等众生的相续中,立即遣除一切障碍,立即面见阿弥陀佛,立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念中现前的。这个时间很短很短,我们根本觉察不到,就是以前所讲的“顿现”。
 
  我们念《极乐愿文》的时候,有时候说派两位菩萨来,有时候说化现一个阿弥陀佛前来,将众生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安排到莲花里,然后再去接……这是我们的想象,也是佛为了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而讲的方便语。有的还担心,到时候能不能往生?到时候阿弥陀佛能不能来接我啊?如果真正功夫到位了,自己的资粮真正圆满了,顿时、一念当中就OK了。自己都很难觉察到,“怎么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呢!这怎么是阿弥陀佛老人家呢!”立即就见到了。
 
  对于我们修普贤行愿的人来说,等到临终的时候才往生面见阿弥陀佛,也许这是时间最长、修得最差的。比如说我们密宗,尤其是大圆满,就不用等到临终。很多人都分别,“我是修净土的,我是念佛的。”其实,谁不念佛,谁不修净土啊!只要是学佛的,只要是修行的,都是念佛的,都是修净土的。只是念佛的方法和修净土的方法不同而已。
 
  所谓“临终”也有很多种解释,既可以理解为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当下。哪一个生命,哪一个缘法没有刹那生灭呢?万事万物、山河大地,一切内情众生和外器世界都在刹那中生灭。所以,当下也是“临终”。我们学华严、普贤行愿,这里所讲的境界,若是真正修到位了,当下就显现净土啊!当下就可以亲见如来啊!
 
  密宗大圆满也是念佛的,也是修净土的,但它是把握当下的,这个临终是指当下的临终。我们的法本叫《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可以说,净土与大圆满都是往生法。“净土”主要是指临终往生,也是刚才我们所讲的一个境界或一种修行。包括显宗里讲的往生四因,即《阿弥陀经》的内容,以及密宗里讲的三想破瓦法,这都是命终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往生的方法。“大圆满”是即身成佛的方法,也是一种往生法。
 
  大圆满有前行引导与正行引导,前行是大圆满的前行、基础,所谓“大圆满”主要是指正行引导。正行引导有立断法和顿超法,立断法和顿超法也是临终往生。这个临终指当下。“寿命无常”里讲相续无常和刹那无常。人的生命结束要离开这个世界时,这是一个相续无常。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刹那中生灭,在刹那中生死。这个刹那临终指当下,当下的生死,这是刹那之无常。这样的临终往生,就是活着往生。往生不是必须要死,修行大圆满法就可以活着往生,可以当下往生。
 
  若是自己因缘具足,真正瓜熟蒂落了,就可以活着往生,当下就可以面见阿弥陀佛。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阿弥陀佛,你把这片净土修出来了,你去见心中的、自性中的阿弥陀佛,就活着往生了,当下就可以面见阿弥陀佛了,这就是大圆满。
 
  修大圆满,就是活着往生,当下就可以面见阿弥陀佛。若是普贤行愿学修得特别好,不用等到临终离开这个世界,当下就往生了。放下妄念,就可以进入一真法界了。这就是经常讲的“妄心不死,真心不活。”若是放不下妄念,这个真心——一真法界就无法显现。
 
  “愿我临欲命终时”:“命终”不是刚才讲的相续无常的命终,而是刹那无常的命终,是指当下的生灭。“欲”指一切都放下,心里没有起心动念,就是在定中。若是有起心动念,就没有定,欲望和希求都不是真的。若是没有起心动念,心真能定下来了,就是真实的。
 
  “尽除一切诸障碍”:放下一切的妄念。
 
  “面见彼佛阿弥陀”:放下妄念了,立即就可以进入一真法界,立即就可以见性成佛了。现量见到了心之自性,也可以说是彻底还原、回归当初了,就是面见阿弥陀佛了。所谓“见到自性”,“回归自性”,“见到了心之自性”,“进入一真法界”,这都是一个意思。
 
  “即得往生安乐刹”:就是回归当初。当初的状态就是真正的西方极乐世界。
 
  往生就在当下,不必等到死亡的时候,也不必换地方。“世间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观音妈妈!”你看,这是假的。不用换地方,也不用等时间,就在当下任运往生。往生之后,乃是现前自性本有。这就是真正的无量光佛啊!以前讲过,佛有法身、报身、化身。我们所谓的“真佛”,就是法身佛。阿弥陀佛也有化身佛、报身佛、法身佛。其实你身边最讨厌、看到就烦、见到就想吵架的这个人,就是化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有化身吗?有,包括清净的和不清净的显现。对你而言,你身边的这个人就是真正的化身阿弥陀佛。
 
  化身阿弥陀佛和报身阿弥陀佛都是法身阿弥陀佛的显现。报身和化身都是色身佛,他不是体,而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清净和不清净的都只是相,都是假的。其实没有一个是真相,只是我们自己没有觉察到而已。如果你想找真,就到体里面去找。真正的阿弥陀佛就是法身阿弥陀佛,是现前本有的自性,即本具的光明,就是如来藏。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解脱、成佛的事不能一拖再拖,越快越好。因此,最好修大圆满法,让自己即身成佛,活着往生。“我来世继续学,继续修,行不?”你有这个心也不错,但是最好别拖到来世。因为我们今生这个福报太大了,我们所遇到的这个机缘太殊胜了。我们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而且所修持的净土与大圆满法都是今生解脱的方法。一个是活着往生,即身成佛的方法;一个是临终往生,今生解脱的方法。最起码也要修净土法,临终的时候让自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我既往生彼国已”: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
 
  “现前成就此大愿”:现前成就了普贤菩萨的一切殊胜行愿。“此大愿”指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也可以说是普贤的一切殊胜行愿。这个时候是真正深入、真正现前了,之前只是在向往和希求。只希求没有用,只向往没有用,而是要真正证入那个境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是这个目的。
 
  也许不用等到临终,当下就可以往生。如果修行大圆满,让自己活着往生,当下面见阿弥陀佛,这个时候也同样能究竟圆满成就十大愿王。
 
  “一切圆满尽无余”:一到西方极乐世界,一见阿弥陀佛,现前成就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一切行愿也就圆满无余了。
 
  “利乐一切众生界”:现前成就了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身口意都无障碍了,在一切处、一切时中,就能任运自成地利乐一切众生。
 
  到西方极乐世界,第一是面见阿弥陀佛了,第二是现前成就,即真正进入此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真正能拥有这些广大神通。其实,这些都是同时的。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花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彼佛众会咸清净”:无论是佛,还是身边的这些菩萨;无论是外器世界,还是内情众生,都是远离业力与烦恼的,一切都是清净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外器世界和内情众生等一切法,都远离业惑。业指业力,惑指烦恼。远离业力和烦恼,所以是清净的。
 
  “我时于胜莲花生”:这主要是针对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而讲的,这种说法和我们凡夫比较相应。有些人也许会想:“我到极乐世界,是以卵生、胎生、湿生,还是化生啊?”最好的是化生,化生里最殊胜的是莲花生。所以“我时于胜莲花生”,生在莲花里。其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也代表清净无染。
 
  若是能当下解脱、当下圆满,活着往生,也还是“莲花生”。虽然还在人间,虽然还在那个小屋里,却是莲花生,也就是前面所讲的“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的境界。
 
  “亲睹如来无量光”:亲自见到了阿弥陀佛。不是在电脑里看到的,也不是在电视里看到的,而是亲眼见到了。
 
  “现前授我菩提记”:阿弥陀佛要给你授记了:“善男子(善女子),你太好了,你现在已经不退转了,将来在某某刹土中,要成为某某佛。”已经确定了,刹土名字都已经起好了。你们现在这样舒舒服服地修行,将来若是能成佛,肯定是“舒服佛”。阿弥陀佛就这样授记:“你将来要在某某世界成佛,名字就叫‘舒服佛’”。这就授记了,最起码也已经不退转了。位置都定好了,权力也都给你安排好了。这是阿弥陀佛给你授记,然后你心就放下了,这都是同时的。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蒙彼如来授记已”:见到了佛,得到授记了,与此同时,神通力、智慧力也都具备了。
 
  “化身无数百俱胝”:这时自己幻化出无量无边的身相。这是方便语,但这种说法对我们很相应。其实,幻化也是不幻化,不幻化也是幻化,实际上是周遍一切处,周遍一切时的。“无数百俱胝”是千百万,以此形容多得无量无边。这样就可以度化众生了。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普贤菩萨这种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周遍一切时间和空间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所以是“广大遍十方”。度化众生要靠智慧,不能靠知识。
 
  度化众生要靠愿力和智慧,不能靠欲望和知识。智慧和知识有什么区别?真正的智慧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它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的。若是没有去掉分别,没有放下执着,都是知识,不是智慧。知识没有力量,智慧有力量;知识没有超越,智慧是超越的。再丰富的知识也是属于世间,属于三界的。现在有的人就是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看似在讲法,出口成章,其实是鹦鹉学舌,纸上谈兵,度化不了众生,只会增加众生的烦恼和分别而已。想靠知识度化众生,这是做梦!有修有证,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
 
  为什么现在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十年、二十年,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了?因为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古时的大德、学者们很有智慧,讲的也是智慧。无论是这些仁义道德,还是佛讲的这些理念,若是自己没有修、没有证,统统都是知识。即使表面上讲的都是诸法的真理,如果自己没有修证,仅鹦鹉学舌一般地讲,那都是知识,不是智慧,没有力量。
 
  我们现在有闻思修三个阶段。只闻不行,只思也不行,还要修。若是自己有修有证,不仅这些仁义道德,不仅佛法里讲的诸法的实相真理,乃至一些普通的话语,都是智慧、真理,都有力量。所以我经常讲,世间的千言万语不如有修有证的智者所说的一句话。所谓的加持与能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真的是很有力量,很有说服力啊!说到众生的心里去了,能真正净化众生的心灵。希望大家都具有智慧!
 
  要具有大智慧,具有大神通。佛讲的神通不是那些鬼神玩的东西,那都是饿鬼道的众生,主要是在我们身边的那些空游饿鬼;此外还有阿修罗道的一些众生。我们不要跟鬼神学,要和佛学。不要总去相信和追随这些鬼神玩的小神通。那些就像小孩子们玩的游戏一样,佛不玩这个。佛讲的是大神通。佛就是觉悟、智慧。有大觉悟,有大智慧,就有大神通。
 
  前面讲的普贤行愿的内容都是不可思议,都是超越的,都是平等的。平等才是成佛的因,如果没有平等,是不会成佛的。所以密宗里讲的就是平等。不仅是密宗,显宗里讲的也是平等,比如《普贤行愿品》里讲的都是平等。
 
  密宗里讲的更具体、更直接。首先将自己观为佛,然后发光普照众生,清净了身语意,众生也成佛了。它讲“一切色相都是佛身,一切音声都是佛语,一切起心动念都是佛的圆满智慧”,这就是密宗里讲的三昧耶,讲得比较直接一些。其实这个境界也没有超乎于普贤的行愿,但是它更直接。密宗里强调清净观,当下一切都要观为清净,观为圆满。不清净的就是自己的心,不圆满的就是自己的业障,没有其他的。它更直接一些,所以真正能入密乘,真正能修持密法的人,在这一生当中,就可以成就双运金刚持的果位。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最好能够活着往生,当下能够见到自性阿弥陀佛。若是这样,你当下就可以成就十大愿王,当下就可以圆满普贤的一切行愿,也可以当下就获得佛的授记,当下就可以“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这有多好啊!我们随时都有见性的可能,随时都有往生的可能,所以我们度化众生,不用等太久。不用害怕,往生不是必须要等到死亡的时候,活着也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当下这个地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你不要以肉眼看,要以慧眼、佛眼看。如果你总以肉眼去看,总以自己的分别念去观察,就到不了西方极乐世界,也见不到阿弥陀佛。佛讲五眼,除了肉眼之外,还有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有一个人向一位大师请教:“地狱有点太恐怖了,您可能有大神通,能不能通过神通给我看一下?”这位大师回答:“你听过轮回过患吗?《地藏经》里所讲的轮回的景象,那就是。你如果真正深信了,这不就是看到了吗?不是通过我的神通给你看,要通过你自己的法眼去看,你就看到了。”很多人也都这样问:“地狱那么恐怖,若是给我们看看多好啊,这样自然就生起出离心了嘛!”这用你自己的“法眼”就看到了,靠肉眼是看不到的。我在汉地,自2006年开始就给大家看,你看不到就没办法了。我给大家提供“法眼”,让你用“法眼”看,就能看到地狱道、饿鬼道等六道的一切。我不是不让你们看,也不是没有这个发心,但是你不看,我就没办法了。我想让你们看看,但是必须要用“法眼”看。我把这些道理、真理都讲给你们,但你们不信,不以“法眼”看,还总用肉眼看,那看不到。如果以肉眼看,也只能看到你自己现在看到的这些,别的看不到,不要妄想。
 
  你想看地狱,就看《轮回过患》,多念《地藏经》,深信《地藏经》。你深信不疑了,就看到了!想看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如此。心清净了,极乐世界就在当下;心不清净,极乐世界离你很远,你根本见不到。主要是你自己的心,心净土净,心染土染。这个染污主要是自己心里的染污。若是你不把这个去掉,就无法示现净土。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念什么时候成为一了,心不动了,才会现前净土。大家要明白这些。希望大家都有智慧,有智慧了,就能通达世出世间的一切。其实,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心净了,土就净了;心不净,土是不会净的。很多人都怀疑:“无论是地狱还是西方极乐世界,若是存在,科技这么发达,怎么看不到呢?”想看地狱,想看极乐世界,靠肉眼不行,靠仪器也不行,必须要靠超越的心态才能看到。
 
  今天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普贤行愿品》讲记·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五)
下一篇:《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三)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三)
 《普贤行愿品》讲记(一)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八)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一)
 《普贤行愿品》讲记(五)
 《普贤行愿品》讲记(九)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五)
 《普贤行愿品》讲记(三)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二)
 《普贤行愿品》讲记(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41、不随喜赞扬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有何不同?[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梦参老和尚开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1 上[栏目:梦参法师]
 第一章 无戏论品 一 无戏论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再续禅缘[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相应38经 思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栏目:禅诗三百首]
 法句经讲记(三十九)[栏目:传道法师]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上 十一 五 戒[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