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A 《杂阿含》的二十七卷重点讲五盖与七觉支,二十八卷则重点阐述八正道。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4

漫说《杂阿含》(二十八)

  (卷二十八)   

  《杂阿含》的二十七卷重点讲五盖与七觉支,二十八卷则重点阐述八正道。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因为此八种修持法门,是通向圣域的解脱大道,故名为“圣”。八正道以正见为始,以正定为终,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先后次序的。为何将正见置于首位?因为无论出家居家,若无正见,便很难生起正信,而后的诸多事项,亦会受到太多的羁绊。故而在748经中,将正见形容为“初升的太阳”,若无初日,自然无中日:“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明相”就是黎明前的曙光,当我们看到明相之时,就知道天快亮了,黑暗将终,而光明将至。这个正见,就好比黎明前的曙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若边前相者,所谓正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八正道虽为整体,但是后七道乃是以正见为基础,因为“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勤)、正念、正定”之故,故而正见有其特殊的地位,乃是属于智慧层面。

  749经叙述八正道的重要性:若以无明为前相,就会生起八邪道;若以明为前相,则能生起八圣道。这里的“无明”,我们一般理解为对生命缘起的茫然无知,或者对宇宙真相的错乱认识。无明会生起系列的恶不善法,因为本身都是糊里糊涂的,因此诸如“无惭、无愧”以及诸多的邪知邪见之类的自然会尾随而至,这是由此及彼的必然规律。在750经中说“诸恶不善法生,一切皆以无明为根本,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起”,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无明有这么大的能量?因为它会导至我们根本分不清孰善孰恶,乃至分不清“有罪、无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正是由于无明在暗中起作用,与八正道相对立的八邪见也应运而生。

  在751经中,佛陀对弟子们说:“若在家、若出家而起邪事者,我所不说。所以者何?若在家、出家而起邪事者,则不乐正法。何等为邪事?谓邪见乃至邪定。”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身为真正佛弟子,无论是出家与居家,都会奉事于八正道;如果身为佛弟子去“起邪事”,那么就可以判定其并非佛弟子,或者是假冒佛弟子。真正佛弟子是乐于善事,乐于正道,而耻于恶,耻于邪道,并喜乐于正法。(3.12.)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B 第752经叙述若能修习八正道,便可断除五欲。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I 743经(慈经):本经是诸比丘造访外道,听闻外道的一番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说。
 漫说《长阿含》(卷十四)~B 关于“六十二见”
 漫说《杂阿含》(卷二)~P 第58经(阴根经):叙述五受阴乃以欲为根,..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C)(表三)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C 三、说处经
 漫说《中阿含》(卷八)~D 四、阿修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K 1304经:本经叙述若身心不放逸,则魔..
 漫说《杂阿含》(卷十)~F 第264经(小土抟经):佛陀以小土抟为喻,..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A 一、柔软经
 漫说《长阿含》(卷三)~B 四大教法
 漫说《中阿含》(卷一)~D 四、水喻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六)[栏目:杂阿含经]
 智悲双运[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绪论 藏族宗教文化的历史进程[栏目:尕藏加教授文集]
 雁荡山能仁寺了法大和尚晋院法语[栏目:了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七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现代社会多元特性与人间佛教(邓子美)[栏目:人间佛教]
 宗密的禅教会通论[栏目:潘桂明教授]
 禅定与智慧 3 禅定的入门-数息观[栏目:心定法师]
 心五四运动 四福:增进福祉的主张[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法鼓法音]
 出三藏记集 解说[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