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出三藏记集 解说
 
{返回 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1

解说 

  本书选译了三十一篇序文,其中一篇是僧佑的〈出三藏记集序〉;其它三十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佛学家康僧会、释道安、谢敷、释僧叡、支道林、释慧观、释僧肇、释道朗、释慧远、释僧佑、刘虬、昙影及未详作者等僧俗十余人,为二十余种佛经所作的经序。
  僧佑的〈出三藏记集序〉,主要概述了他编撰此书的缘由,以及此书的内容结构。首先,僧佑略述了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缘起和经过。其次,僧佑通过对佛教在中土弘传史的回顾,提出了「道由人弘,法待缘显」的思想。他认为佛道自行运化于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由人来弘扬,「有道无人,虽文存而莫悟」;二是有待于时机(即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出现,「有法无缘,虽并世而弗闻,闻法资乎时来,悟道藉于机至,机至然后理感,时来然后化通矣。」
  僧佑的这一见解,确乎规律之谈,佛教的弘传与隆盛,不仅在古代需要这两个基本条件,就是现在和今后也需要这两个基本条件,不仅佛教文化如此,其他社会文化也不例外。接着,僧佑叙述了佛经在中土传译过程中,由于多种客观和主观原因所致,出现的异译、重译、失译等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已有的译述进行综合考订、探讨源流、撰制「经录」,使后人对佛教的译传有清楚的了解。这就是撰制《出三藏记集》的缘由和目的所在。
  最后,僧佑叙述了《出三藏记集》的内容结构和编撰的态度。他指出,在编撰过程中,广泛地参验佛教内外书籍文献和前人的记载传闻,对有确实证据的,就记录下来,对无确实证据的,就阙而不录。总之,「志存信史」、「事取实录」。表现出僧佑以史实为依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负责的治学态度。这种治学态度,体现了佛教以追求真如实相为标的的根本精神。
  末详作者的〈四十二章经序〉,记述了第一部汉译佛经传入中土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理解「佛」的。汉代由于神仙道术的流行,所以汉明帝及其大臣们就把佛想象为与神仙的特点相类似的「神人」。这说明,对一种异质文化的理解和诠释,总是基于现有的文化背景,而社会文化总是在流变的,因而理解和诠释永远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永远也没有止境。人们对佛教义理的理解和诠释,永远也不会结束。
  《安般守意经》是东汉安世高传译的,专讲小乘禅定的经典,为魏晋时修习禅定的基本典据,受到高度重视,康僧会、释道安、谢敷相继为之作「序」。他们的序各有特点,表达了各自对「安般守意」的理解和观点。
  康僧会的序,依据《安般守意经》,比较具体的论述了安般守意的作用、步骤和效果。他说,安般是把世间沉浮不定的受苦众生,运载到彼岸世界的大车船,其具体方法和步骤为「数」、「随」、「止」、「观」、「还」、「净」之「六事」和「四禅」;其作用在于收敛意念,制伏情欲,使内心清明,根除一切欲念的种子;依此修行,可以获得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功德。《安般守意经》的译文质朴,不易理解,看了康僧会的序,也就容易理解了;了解了《安般守意经》,也就大致了解了魏晋时期流传的小乘佛教的基本禅法。
  释道安的序,运用「无为」、「无欲」、「彼我双废」等概念来阐明安般守意的禅定境界,主张「执寂以御有,策本以动末」的修行方法,明显地表现出老庄玄学思想理路的痕迹。
  谢敷的序,则明显地表现出以「慧」为本的南方禅风。谢敷认为,有一种人闭目塞听,专门追求禅定中的奇妙境界,其结果白白消磨了时光,仍不能摆脱烦恼的缠缚和业报轮回之苦,其原因就是「无慧乐定」造成的。而以慧入定有三种人,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菩萨乘深知万法皆因缘所成、本自空寂的道理,所以不离开万有,亦不追求空寂,而是顺应万有而把握空寂,这样就没有系缚,不离万有而自然解脱。
  谢敷进而主张,如果真的领会了佛教的要领,一接触事物就能领悟其本自空寂之理,那么就不必「假外以求静」、「因禅而成慧」了,也没有必要遵循四禅的修持次第。他还以芸耨净地和刬尘明镜为喻,说明「定」是手段,「慧」是目的,而所谓「慧」,就是达到精神的自在和玄冥。这里,谢敷实际上是在阐发大乘禅法思想,而其以慧为本,「不假外以求静,不因禅而成慧」的主张,已成为唐初兴盛的禅宗惠能学派主张的先声。
  《阴持入经》和《人本欲生经》亦为安世高所译,道安为之注义并作序。〈阴持入经序〉主要说明世人对五阴、十二入、十八持的无知和执着,是放纵情欲、追求享受而陷入「三恶趣」(地狱、饿鬼、畜生)的深重病根;释迦为拔除世人的病根,开出了各种良药,这就是各种佛经;《阴持入经》是高明之士对佛经的汇萃选编;其修行主要是通过止观洞照苦因(阴、持、入的聚合),达到对「四谛」的认识,接受佛教的真理而得解脱。
  道安在〈人本欲生经序〉中,首先对经名作了解释;其次指出此经的要点在于以四谛鉴察九有情居、以八解对治八邪;最后表白他所欣赏的是此经中「三观」的妙理和「想灭」(即以观想灭妄念)的论述。
  道安的〈道行经序〉和〈合放光光赞略解序〉,叙述了竺朔佛传译的《道行般若经》、无叉罗和竺叔兰共译出的《放光般若经》及竺法护译出的《光赞般若经》的传译经过,表达了他对译本的看法,他赞成全译而不赞成节译,认为「抄经删削,所害必多,委本从圣,乃佛之诫。」
  道安是一位博学的佛教大师,大小乘兼习,而尤重般若学,在此二序中,道安阐发了他的般若思想。他认为空无是宇宙万有的真性,般若经的每一章都是在宣说空无之理,建立了这种空观,对于三十万言的般若经,就「如视诸掌」;「般若」是一种至极的智慧,是一切佛的宗旨,是成法身、证真如、游法性的根本,其特点是彻底的虚寂清净、无名无形、离有离无及离一切规定性,周遍万法,常恒自在,是「常道」、「真慧」;修习般若,就是要获得这种智慧,达到这种境界。
  〈首楞严三昧经注序〉的作者不详。此序对经名的含义「勇猛伏定意」作了具体解释,着重说明了禅定中的诸佛菩萨的法身,具有不为而务成、虽寂而能应、身充宇宙而无所分、弃照而照弘等等神通。值得注意的是,此序作者先于竺道生而提出了理极不可分的思想,此外还提出了后来成为道教重要范畴的「重玄」概念。
  〈法句经序〉的作者未详。作者在序中解释了此经的名义及来历;叙述了此经在中土译传的经过情况;提出了翻译佛经的标准问题,主张译文应该不丧失原经义理,语言明白易懂,而不追求语法的严密和言辞的美妙;指出此经在印度是初学佛教者的启蒙经典。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是道安法师撰。道安在此序里,总结出了由于地域、时代、语言、文风、习俗等差异,在译经时必然出现的「五失本」和「三不易」。因此,道安强调译经必须慎之又慎,他推崇支谶、安世高的译风,主张如实直译,不加修饰删削,认为修饰删削是弄巧成拙,如同「窍成而混沌终」。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之论,发前人所未发,唐代译经大师玄奘提出并强调「五种不翻」(秘密者不翻、含多义者不翻、此土无有者不翻、顺于古例者不翻、生善者不翻),前后呼应,足见译经之不易与古代佛学家对佛经的审慎态度。
  〈大品经序〉是释僧叡撰。此序叙述了《大品经》(即《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翻译的经过,对经名和主要篇章的义蕴作了说明。认为作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译「大、慧、度」,只是借名喻义,其义理不是有限的思维活动能够把握的(「虽义涉有流,而诣得非心」),因此修习此经,必须「宗以非心」,即以「无照为本」、「不住为始」、「无得为终」。
  〈大小品对比要抄序〉是支道林作。支道林,即支遁,东晋时期般若学「即色」派的代表人物,此序是现存的支道林的主要著作,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般若思想特色。他在此序中表达的般若思想是:
  一、「至无空豁、廓然无物」是般若经的思想精要和旨趣,佛教修行中的一切智慧和功德由此产生。
  二、「至无」即是「至理」,是「道之体」,但非独立之物,无迹相可言。
  三、修习般若不是追求那个「至无」、「至理」;而是忘却「至无」、「至理」,同时忘却有,「二迹无寄,无有冥尽」,然后因万物之自然,与之「玄同」。这和玄学家郭象所说的「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郭象《庄子·大宗师注》),其思想基本一致。
  四、由于众生天分(根机)有愚敏、觉悟有迟速,因此释迦佛的言教有繁简,般若经大小品的经文有多少之别,但都出于同一梵文原本,宗旨没有大小不同,「明宗统一,会致不异。」
  〈法华宗要序〉是释慧观撰。《法华宗要》是释慧观对《法华经》的摘要。《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慧观此序指出:妙法即微妙佛法之意,在此经中,释迦佛既随众机方便说法,又开示根本实相,从而使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并进,汇归一致,成为一乘,充分显示了释迦佛的微妙智慧,故称「妙法」;众花之中,莲花最美,莲花中,盛开的白莲花最秀,故以此经喻白莲花,以示微妙至极,至高无上之意。
  〈法华经后序〉是僧叡法师撰。僧叡在此序中认为,把佛经比作莲花,是喻示它能结出佛果,莲花未开时喻声闻、缘觉二乘未开悟,莲花将谢时喻寂灭入涅槃,莲花盛开时即喻此经。僧叡还认为,般若诸经虽然义理宏富,但基本是方便应化的说法,对真如实相开示不够,而《法华经》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维摩诘经序〉是释僧肇撰。《维摩诘经》又曾译为《维摩诘说不思议法门经》,僧肇为之注解并制序。此序归纳此经的要义为以善权方便和智慧来统帅一切修行、以六度来建立功德、以慈悲来拯救迷蒙的众生、以不二法门来显示宗极,这些就是不思议法门的基本方面。由于《维摩诘经》所展示的是一个具有极高的佛教修养境界,又不脱离尘世生活的形象,或者说是具有高僧境界名士风度的双重性格的形象,因而受到历代知识分子的欣赏。
  〈毘摩罗诘提经义疏序〉是僧叡法师撰。《毘摩罗诘堤经》即《维摩诘经》,僧叡为之注疏并制序。此序认为,鸠摩罗什以前的各种《维摩诘经》译本,有许多名词译得不合原意,而罗什的译本将之纠正过来了。此序还对当时的般若学六家七宗作了评论,说「六家偏而不即」,其中只有道安主张的「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但离原本的般若理论仍稍有差距。并指出其原因是《中论》、《百论》等有关的般若经论,没有系统地翻译出来,人们缺乏借鉴,所以不能全面准确的理解般若理论。
  〈大涅槃经序〉是释道朗作。此序叙述了《涅槃经》在中土的传译过程,并追述了此经在印度的沉浮情况;勾画了此经的基本要义,指出此经的主旨在宣说「常、乐、我、净」。
  〈长阿含经序〉是释僧肇作。此序记载了《长阿含经》的传诵者(佛陀耶舍)、翻译者(竺佛念)和翻译的时地(后秦弘始十五年于姚爽宅第);指出了此经的性质(属契经)和名义(阿含意为「法归」,总持万法之意;记述长远之事,故名为「长」)。
  〈关中出禅经序〉是僧叡法师作。关中出《禅经》即罗什译《坐禅三昧经》。僧叡在序中叙述了此经的来历,强调指出「质微则势重,质重则势微」、「心无形,故力无上」;由此而提出了禅智并修互成,而全靠「心力」的思想。
  〈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是释慧远撰。慧远在此序中首先论述了禅定与智慧的关系,认为禅智也就是寂照,二者是「相济」、「不离」的,「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照不离寂,寂不离照」,二者同时发挥作用,其特点是「无思无为,而无不为」;其次,阐述了五部禅法的来历和要义;最后说明《修行方便禅经》是由达磨多罗与佛大先传入中土的,但二人所主张的禅法有所不同,达磨多罗强调万法一色和色即如的观法,佛大先则主张循序渐进以及对五阴、十八界、十二因缘的观照。
  〈贤愚经记〉是释僧佑新撰。此序记述了《贤愚经》的由来和编集过程,说明了此经的内涵是讲述诸菩萨的本生故事,以譬喻的方式辨明善恶贤愚,故取名《贤愚经》。
  〈无量义经序〉是荆州隐上刘虬作。此序记载了《无量义经》传世的经过,即武当山比丘慧表从昙摩伽陀耶舍得之;认为释迦佛依众生根机说法,而有七个阶次,《无量义经》是第五阶段的说教,此经宣说的是由渐修达到对真如实相的悟入;由此,此序特别论述了当时主张渐修和主张顿悟的理论根据,讲述了支遁、道安和道生的观点,而刘虬的观点则是「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即认为渐、顿二说各有其合理性。刘虬此序对于我们了解和评论历史上的顿渐之争,是很有帮助的。
  〈大智释论序〉是释僧叡撰。此序讲述了龙树造《大智释论》的时代背景(像法末期)和目的(破除邪说妄见);指出此论的论说特点是有破有立,以「无执」为「尽善」;记录了此论翻译的经过和盛况。
  〈中论序〉第一是释僧叡撰。此序认为,龙树造《中论》的目的在于「一道俗」(统一佛道与世俗)、「泯二际」(泯灭生死与涅槃的差别),破除内心滞着一边的边见(祛内以流滞);并指出青目对《中论》的注疏「辞不雅中」,有「乖阙烦重」处,罗什在翻译时作了删饰。
  〈中论序〉第二是昙影法师撰。昙影在本序中认为,佛教的修行在于以主体之「无心」契宗报之「无相」,而佛的种种法数名相及空有之说,都是应机之说法,但世人迷妄,或执有,或执空,陷入边见;因此,龙树造《中论》以破边见,贯通于《中论》的主旨就是「会通二谛」(真谛之空观与俗谛之有见),泯除有无、常断等边见,故称为《中论》。
  〈百论序〉是释僧肇撰。僧肇此序叙述了提婆撰制《百论》及世亲注释《百论》的历史原由;指出此论因有一百偈,故名《百论》,其论辩特点是「言而无当,破而无执」。
  〈十二门论序〉是僧叡法师撰。此序解释《十二门论》的名义,认为「十二门」是对佛教众多法门的概括,其要义在「有无兼畅」、「筌我兼忘」,而达于实相。
  〈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的作者未详。此序叙述了外国妇女修持比丘尼戒和比丘尼戒在中国初传的情况;论述了息淫在于「解色」,不在「止冶容」,即持戒的关键在于修不净观等观法,而不在于逃避外界环境的思想。
  〈比丘大戒序〉释道安作。此序叙述了此戒本在中土传译的经过;认为戒、定、慧是佛教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达到涅槃的要道,三者各有其功能,而「戒」则是全部修行的始基,是「三藏之首」。
  以上对三十一篇序文的内容逐一作了考察,虽然有些烦琐,但能了知各序的要点。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
  一、如前所述,序文记载了所序经典传译的时间、地点、译传者、译风和经过,是我们研究佛经译传史的原始依据。
  二、序文提出和概述了所序佛经的要义和精神,实为经典提要,读其序便可知所序佛经之梗概,若读其序、览其经,更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佛经的内容和要旨所在。
  三、序文中常载有对传译者的学养、思想和风度的评论,同时,序文本身也是序者学养、思想和意趣的显现。因此序文也是研究古代佛教人物的可贵资料。
  四、序文对所序经典的提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佛教学者,对佛经的理解程度和佛学水平,从中要窥见中印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轨迹,因而是研究中印文化互融、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宝贵文献。

 


{返回 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附录 《出三藏记集》总目录
下一篇:出三藏记集 源流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八)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优婆塞卢荣章译)
 杂阿含经卷第三(七○)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6.说根谛品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三四)
 总序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优婆塞卢荣章译)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七八)
 摄类学 第十四章 相违与相属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第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讲解第四十三讲[栏目:慧祥法师]
 长期依止上师的重要性[栏目:丹真绒布仁波切]
 金刚结的故事[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发心殊胜不可轻视[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看“我”的有无及轮回的有无(智林)[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增支部1集72经[栏目:增支部1集]
 改过修行 终得往生 (民国 了定尼)[栏目:释门法戒录]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三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出家人常居山里,又如何能常常利他呢?[栏目:学诚法师·微教言]
 发愿文讲记[栏目:唐思鹏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