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I 894经叙述圣人与凡夫的差别处。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0

  894经叙述圣人与凡夫的差别处。佛告比丘:“以我于世间及世间集不如是知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为解脱、为出、为离、离颠倒想,亦不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的言下之意是他对世间真相都知道得最为彻底,没有一丝的疑惑与挂碍,否则他就不能名之为“佛”。同理,世间的凡夫俗子之所以不能出离于烦恼的怪圈之中,总是为邪魔外道所迷惑与侵扰。若世间凡夫能对世间的实状能够如实而知晓,则自然步入圣人的行列。895经叙述如何断除三爱。此三爱范围比较大也就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爱与留恋。“有三受。何等为三?谓欲爱、色爱、无色爱。”对于普通人而言,欲爱就够我们几辈子忙活了,更别说色爱与无色爱,因为到了色界以上,那日子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美好。可是现在佛陀却让我们要断绝三界之爱,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或许显得有些“残酷”。然而佛陀的眼光总是看得很远,远到我们根本难以企及的地方。他穷尽三际,通达累劫。三界虽好,但总有堕落的那一天,其本质特征,依然逃脱不了一个“苦”字,所以我们在唱诵《三宝歌》时,总会唱“人天长夜,宇宙闇闇,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这里就讲到了“三界”犹如火宅一般,随时都有性命之虞,根本不能居住。怎么办呢?佛陀说:“为断此三爱故,当求大师。”这位“大师”,也就是我们要倚靠佛陀的教导,在佛陀的引领下,逐步出离火宅,而走向极乐的彼岸。与此相似,896经叙述为了断除三有漏(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之故,也要请大师指点迷津。三有漏即三种烦恼,欲漏是因欲界众生因欲贪而引起的烦恼;有漏是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因生存而起的苦恼;无明漏是由无明牵引而生起的烦恼。(4.23.)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J 897经,六入处为主题。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H 891经名为“毛端经”,是佛陀以毛端之譬,来形容所断与未断。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N 1076经:本经叙述陀骠摩罗子请佛允许..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C 957经叙述命与身的关系,重点为“意生..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G 937经至939经再次谈到五随的无常、..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L 986经:本经叙述居家人与出家人皆有一..
 漫说《杂阿含》(卷三)~K 第73经(重担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B 971经:本经叙述一位上座外道说了以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K 1193经:记述梵天劝说瞿迦梨比丘离开..
 漫说《中阿含》(卷九)~A 一、地动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B2 支离弥梨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C 三、闻德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记归舟过香港时之所感[栏目:太虚法师]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栏目:传喜法师]
 捷径金刚乘皈依与究竟三身之皈依[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五、禅心百问[栏目:宋智明居士]
 厚造纸:准胝[栏目:准提菩萨·行法仪轨]
 忍精、采铅、提点辨[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请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佛?[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慈悲带来丰足自在(郑石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感恩文化的指导思想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父亲催我嫁人。。。我该怎么样扭转这种局面?[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