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G 931经、932经的重点是谈“六念”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5

  931经、932经的重点是谈“六念”,摩诃男请教于佛陀:“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世尊!彼当云何修习,多修习住,于此法、律得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所谓六念就是念佛法僧、念戒、念施以及念天。

  1、念佛:念如来十号,念佛功德,念佛隆恩。

  2、念法:时时将佛之教法系念于心,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

  3、念僧:世尊弟子皆为四双八定之大觉者,其净戒定慧三者悉皆具足,应该承事供养,此为世之良福田。

  4、念戒:不坏、不缺、不污、不杂戒,不他取戒、善护戒,明者称誉戒,智者不厌戒。

  5、念施:我得善利,于悭垢众生中而得离悭垢处,于非家行解脱施,常自手施,乐行舍法,具足等施。

  6、念天:若有正信心者,于此命终,生彼诸天。如是念天者,不起念嗔痴,其心正直,缘彼诸天。

  “六念”的共同功效主要有:不会生起贪嗔痴三毒,其心正直,可得如来义、如来正法,得随喜心,得欢悦、身猗息、觉受乐、心定,于凶险众生中,无诸挂阂,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932经总列了十一法,即信、戒、闻、施、慧五法,加之念佛、法、僧、戒、施、天六念处,共为十一法。佛陀对摩诃男称若圣弟子奉持并成就此十一法,“则为学迹,终不腐败,堪任知见、堪任决定,住甘露门,近于甘露,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佛陀在这里同样也讲到了修学十一法的次第与渐进的过程,所谓“譬如伏鸡伏其卵,或五或十,随时消息,爱护将养,正复中间放逸,犹能以爪以口啄卵,得生其子”。只要弟子们能努力地坚持事行此十一法,即使速度缓慢,也同样可以达到成就的那一天,故而佛陀说修习十一法,“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这是很正常的。第933经讲十二法,即信、戒、施、闻、空、慧六法,再加六念,共为十二法。“正信为本,戒、施、闻、空、慧以为根本,非不智慧”。在此六法基础上,再修六念法,可以达到“诸恶退减不增长,消灭不起,离尘垢,不增尘垢,舍离不取;不取故不著,以不取著故,缘自涅槃”。(6.1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H 934经叙述有关正受与解脱之事。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F 927经为释氏摩诃男向佛陀请教的相关问题(信、戒、闻、施、证)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I 第470经(箭经):其主要叙述:无论凡圣..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E 975经是外道补缕低迦向佛陀请教的话题..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D 第460~463经:此四经为长者瞿师罗向..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D 四、说无常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I 1118经:曾经一段时间阿修罗王生病了,..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A 一、心经(172)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B 1326经:本经叙述佛陀为阿﨟鬼说法,并..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C 三、受法经(上、下)(174、175)..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E 1182经、1183经:此二经叙述佛陀..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C 1224经、1225经:此二经为天帝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化家庭篇 五、养老之道[栏目:佛化家庭篇]
 禅之本心[栏目:杨云唐居士]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最大的挑战在于简单--2010年7月宗萨钦哲仁波切接受腾讯网采访[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欲海回狂集卷三—决疑论(周安士)[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三皈依的意义——于慧日禅寺三圣殿前[栏目:传喜法师]
 在调呼吸的时候,我觉得把集中力放在鼻孔那边比较敏感,可以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第九章 回头的路 - 东初老人[栏目:归程·圣严法师自传]
 《西方确指》最忌是夹杂、培育仁慈善心[栏目:大安法师]
 工作禅 第4节 我真的希望可以快乐工作 4[栏目: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