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G 931经、932经的重点是谈“六念”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0

  931经、932经的重点是谈“六念”,摩诃男请教于佛陀:“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世尊!彼当云何修习,多修习住,于此法、律得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所谓六念就是念佛法僧、念戒、念施以及念天。

  1、念佛:念如来十号,念佛功德,念佛隆恩。

  2、念法:时时将佛之教法系念于心,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

  3、念僧:世尊弟子皆为四双八定之大觉者,其净戒定慧三者悉皆具足,应该承事供养,此为世之良福田。

  4、念戒:不坏、不缺、不污、不杂戒,不他取戒、善护戒,明者称誉戒,智者不厌戒。

  5、念施:我得善利,于悭垢众生中而得离悭垢处,于非家行解脱施,常自手施,乐行舍法,具足等施。

  6、念天:若有正信心者,于此命终,生彼诸天。如是念天者,不起念嗔痴,其心正直,缘彼诸天。

  “六念”的共同功效主要有:不会生起贪嗔痴三毒,其心正直,可得如来义、如来正法,得随喜心,得欢悦、身猗息、觉受乐、心定,于凶险众生中,无诸挂阂,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932经总列了十一法,即信、戒、闻、施、慧五法,加之念佛、法、僧、戒、施、天六念处,共为十一法。佛陀对摩诃男称若圣弟子奉持并成就此十一法,“则为学迹,终不腐败,堪任知见、堪任决定,住甘露门,近于甘露,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佛陀在这里同样也讲到了修学十一法的次第与渐进的过程,所谓“譬如伏鸡伏其卵,或五或十,随时消息,爱护将养,正复中间放逸,犹能以爪以口啄卵,得生其子”。只要弟子们能努力地坚持事行此十一法,即使速度缓慢,也同样可以达到成就的那一天,故而佛陀说修习十一法,“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这是很正常的。第933经讲十二法,即信、戒、施、闻、空、慧六法,再加六念,共为十二法。“正信为本,戒、施、闻、空、慧以为根本,非不智慧”。在此六法基础上,再修六念法,可以达到“诸恶退减不增长,消灭不起,离尘垢,不增尘垢,舍离不取;不取故不著,以不取著故,缘自涅槃”。(6.1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H 934经叙述有关正受与解脱之事。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F 927经为释氏摩诃男向佛陀请教的相关问题(信、戒、闻、施、证)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G 第814经叙述比丘修习出入息念,就不会..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J 1189经叙述佛陀以乘道而观察四念处。..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H 393经(善男子经):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
 漫说《长阿含》(卷六)~C 二、转轮圣王修行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五)~A 一、种德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八)~B 二、须闲提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L 第299经(缘起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L 1047、1048经为“圆珠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L 1075经:本经记述慈地比丘由于饮食之..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E 880经~882经,此三经叙述不放逸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问临终时是佛号助念还是念地藏菩萨?[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问14 内观禅修会令人心理不平衡吗?[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天台小止观讲解[栏目:成观法师]
 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十三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万里无云心地宽[栏目:佛网文摘]
 200.世界和平大法会 Hosting a Great Dharma Assembly for wo..[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0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师父我最近打坐,座中心情烦躁,内心翻腾得厉害,就让世间的欲望拖着走,这样心里反而好受点。[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