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E 998经至999经二经是讲布施的功德。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0

  998经至999经二经是讲布施的功德。998经中,天子问佛:“施何得大力?施何得妙色?施何得安乐?施何得明目?修习何等施,名曰一切施?今启问世尊,愿为分别说。”此处讲布施的功效,比如说,布施什么可以获得大力(可以理解为身体强壮),怎样布施可以得到颜色姝好且清净庄严之身?如何布施才能得到真正的安乐?布施什么可以获得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如何布施才能叫做“一切施”?

  佛陀对此回答说:

  施食得大力,施以得妙色;施乘得安乐,施灯得明目。

  虚馆以待宾,是名一切施;以法而诲彼,是则施甘露。

  布施饮食可以获大力,布施人家衣服可以获得微妙的容色;布施给人家车乘可以得到安乐,夜晚布施给别人灯火,就可以得到光明的眼睛;设立虚馆无偿招等宾客,名叫一切施;以佛法去教诲一切众生,就叫做布施甘露。

  999经叙述佛为一位叫悉鞞梨的天人讲述净信布施的功德。天人问佛:“诸天及世人,于全悉欣乐,颇有诸世间,福乐自随逐。”这位天人的话说得很对,无论是天人还是世人,都耽于饮食声色享受,觉得这样才是世间最快乐的事情。而世间福乐是可以如此这般任意追逐吗?从这里,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这位天人对于世间欲乐享受的担忧,可谓与众不同。

  佛陀回答说:“净信心惠施,此世及后世,随其所至处,福报常随影。是故当舍悭,行无垢惠施,施已心欢喜,此世他世受。”此即是讲,如果以净信心去惠施于人的话,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功德和福报。它们会如影随形般地跟随着我们,乃至生生世世,永不消逝。以净信心去布施,完全是不讲求世间的名闻利养,也就是丝毫不图回报,但是为资助出世的善根及涅槃之因而以清净心去行布施,且对佛教生起正信者,方可名为净信施。如果我们以妄心求取现世或后世福报而行布施,则名其为不净施。当然,我们一般将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按常理而言,法施较财施功德为大,无畏施较法施、财施功德为大。这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需要区别对待。比如说有人缺钱,此时布施钱财作用肯定会比法施要大;而当某人不幸落水的时候,此时若施以见义勇为出手相助(无畏施),其效果肯定比财施更好更直截。当然,从明白人生义谛的角度上来说,经常施以法义,使众人明晓法理,从而获得最上的以苦得乐,则为人生最殊胜之布施。(7.29.)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F 1000经:佛陀回答天人有关四种善知识的问题。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D 997经谈到如何使功德增长的问题。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J 1338经:本经叙述一比丘坐池畔而嗅花香..
 漫说《中阿含》(卷七)~C 三、分别圣谛经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T 1355经:本经叙述盗瓜者与比丘各说一偈..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F 六、瞻波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C 三、分别观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C 三、算数目犍连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七)~D 布咤婆楼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二)~B 佛陀对于“见不可见”的探究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六)~D 四、想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骷髅啊,我的朋友[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Asanga[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萨迦传承和殊胜教义[栏目:萨迦]
 专修和圆修[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大悲咒句解 73、娑婆诃[栏目:大悲咒句解]
 为印度洋灾区祈福荐亡水陆大法会 圆满上堂法语[栏目:明海法师]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栏目:苏行三博士]
 诸家大手印比较研究 序[栏目:刘锐之上师文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三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