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P 1290经:本经是佛陀阐述四种之“最”。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7

  1290经:本经是佛陀阐述四种之“最”。

  一位天子在佛前说偈:“广无过于地,深无逾于海,高无过须弥,大士无毗纽!”

  这是天子在佛陀面前述说对“广”、“深”、“高”、 “大”四种的认识。在该天子看来,世间再没有比大地更广、比大海更深、比须弥山更高、比毗纽神更伟大的了。大地之广、大海之深,对世间的我们来说,这都属于常识;须弥山又称为妙高山,其所以“妙”者,乃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高”者,据称高有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约三十华里)、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四大部洲最高之山。而将毗纽神视为诸大士之中最伟大者,在婆罗门教看来,似乎是天经地义(因婆罗门教将毗纽视为创造宇宙的最高神)。

  佛陀回答天子的偈说:“广无过于爱,深于逾于腹,高莫过骄慢,大士无胜佛!”这里的“爱”,在前面我们已经多次讲过,这与关爱或慈爱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贪念的一种。人类的贪欲是无边无际的,即所谓的“欲壑难填”。广博的大地在贪爱面前,却显得无足轻重。大海再深,但是与我们的“腹”相比,那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里的“腹”,其义并不是很明晣,但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心机”或“心计”(未必正确)。而须弥山有八万四千由旬,而人的贡高我慢之心一旦发作起来,又岂是千万座须弥山所能比拟的?而佛陀号称人天之师,在广大的佛弟子眼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佛陀既是圆满觉悟的圣者,也是现实中充满慈悲与高度人性化的慈父。但是佛陀从来没有以“导师”自居,更不会鼓吹自己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不仅如此,佛陀在引导弟子们解脱的同时,还特地教诫弟子们说一定要“以己为洲”,而不能将自己的修行前途完全寄希望于他人。因此在三界之中,佛陀才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大士”。(4.7.)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Q 1291经~1293经:此三经阐述福、信、忍等资粮之可贵。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O 1289经:本经叙述佛陀遭受“金枪刺足”,却能做到正念正智,堪忍自安。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B 1165经:重点叙述年轻比丘如何摄护诸..
 漫说《杂阿含》(卷二)~E 第41经(五转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F 1092经(魔女经):所谓魔女就是魔王..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B)(表二)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七)~A 一、猎师经(178)
 漫说《杂阿含》(卷五)~B 第104经(焰摩迦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G 第265经(泡沫经):本经以种种譬喻,说明..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四)~A 一、阿梨吒经(200)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F 第281(萦发目犍连经):本经叙述外道游..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六)~C 三、心秽经(20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见 14 为何要离苦[栏目:向智尊者]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二节 打倒迷信及反宗教运动[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脱出囚笼,坦荡随缘[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修行人在公共场所应注意的行为[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见性成佛[栏目:拈花说禅]
 提婆(Deva 约3世纪)[栏目:古印度佛教人物]
 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而佗作舍?[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坛经》中的人生佛教思想之我见(玄畅)[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念咒语、佛号的时候,头顶有时候发疼、发痒,有跳动的感觉,有时候感觉整个头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相应3经 识经[栏目:相应部 27.烦恼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