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P 1290经:本经是佛陀阐述四种之“最”。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44

  1290经:本经是佛陀阐述四种之“最”。

  一位天子在佛前说偈:“广无过于地,深无逾于海,高无过须弥,大士无毗纽!”

  这是天子在佛陀面前述说对“广”、“深”、“高”、 “大”四种的认识。在该天子看来,世间再没有比大地更广、比大海更深、比须弥山更高、比毗纽神更伟大的了。大地之广、大海之深,对世间的我们来说,这都属于常识;须弥山又称为妙高山,其所以“妙”者,乃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高”者,据称高有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约三十华里)、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四大部洲最高之山。而将毗纽神视为诸大士之中最伟大者,在婆罗门教看来,似乎是天经地义(因婆罗门教将毗纽视为创造宇宙的最高神)。

  佛陀回答天子的偈说:“广无过于爱,深于逾于腹,高莫过骄慢,大士无胜佛!”这里的“爱”,在前面我们已经多次讲过,这与关爱或慈爱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贪念的一种。人类的贪欲是无边无际的,即所谓的“欲壑难填”。广博的大地在贪爱面前,却显得无足轻重。大海再深,但是与我们的“腹”相比,那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里的“腹”,其义并不是很明晣,但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心机”或“心计”(未必正确)。而须弥山有八万四千由旬,而人的贡高我慢之心一旦发作起来,又岂是千万座须弥山所能比拟的?而佛陀号称人天之师,在广大的佛弟子眼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佛陀既是圆满觉悟的圣者,也是现实中充满慈悲与高度人性化的慈父。但是佛陀从来没有以“导师”自居,更不会鼓吹自己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不仅如此,佛陀在引导弟子们解脱的同时,还特地教诫弟子们说一定要“以己为洲”,而不能将自己的修行前途完全寄希望于他人。因此在三界之中,佛陀才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大士”。(4.7.)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Q 1291经~1293经:此三经阐述福、信、忍等资粮之可贵。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O 1289经:本经叙述佛陀遭受“金枪刺足”,却能做到正念正智,堪忍自安。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八)~D 四、瞿昙弥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C 在第613经中,佛陀把四念处纳入“善聚..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Q 1310经:本经乃天人赞叹佛陀的光明胜..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E 975经是外道补缕低迦向佛陀请教的话题..
 漫说《杂阿含》(卷二)~B 第35经(三正士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H 728经略述七觉支,729经述若修习七..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G 1280经:此经叙述天人与佛陀之间关于..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A1 一、念身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F 六、降魔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E 1227经:本经叙述波斯匿王因祖母命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顺呼唤人间佛教(郭朋)[栏目:人间佛教]
 急慢之间[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06 金刚三昧经 总持品第八(失译)[栏目:01 经典]
 藏传净土法 第四十八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关于禅修的开示 1[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光明话语,诱导向上[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着述的流出分期[栏目:周贵华博士]
 漫说《中阿含》(卷十一)~A 一、七宝经[栏目:界定法师]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七、明熏习[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