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而佗作舍?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14
【第七三则】
问: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而佗作舍?
答:当知於一切善不善业,摄粗显为十(因不仅为十)。於粗显重罪,世尊摄其要者,说“十黑业道”。若断除彼十,大义之要,亦摄为十,故说为“十白业道”。应思杀生等罪性,依戒分五支,此间为四支:即事、发起、加行、究竟。应次第思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瞋、邪见(每种详如明灯颂自释业果法门中)。不知则易犯,知则易遮止,尤以轻重差别,应细思维,方於取舍,有所抉择。知此则作善择其重者,於重罪则加意防护。知此则作善皆回向无上菩提(想),作善虽费事费力而不厌倦(加行),修行应无间断(即五,常时作业,力较大故)。地藏经说:“以此十善业道,当得成佛。若人乃至存活以来,下至一善业道,亦不护持,犹云我是大乘,我是求无上菩提者,此补特伽罗,最为诡诈,说大妄语。於一切佛前欺诳世间而说断灭。如其愚蒙,自作其死,必颠倒堕落。”言颠倒应知即一切恶趣之异名。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十黑业道中之邪见,不外断常二见,然断常二见,共有多门,应如何差别其轻重?
下一篇:
以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观之,应如何理解?
应如何修,方是修胜观之法?
云何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说:“成立无为法无自性...”
“持戒”应如何修学?
修观资粮中,何为修观之主要因素?
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依不善知识及恶友,令所积福善功德损坏,生种种不愿发生事,应断绝此辈,然..
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於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何者为静虑自性?
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一法师讲菩萨戒之淫戒
[栏目:戒邪淫文集]
净宗法语大观 第七编 禅宗与净土
[栏目:大安法师]
四一三 都玛伽利牧羊者本生谭
[栏目:第七篇]
相应4经 合流水经第二
[栏目:相应部 13.现观相应]
居士去道场自己带饭是否属于别众食?
[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三、佛教哲学之一环
[栏目:慈航法师]
有人说家母在鬼道念佛是真的吗?
[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第十一选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须深盗法
[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