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K 1339经:本经叙述十力迦叶为猎人说法,受到天神点化。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1

  1339经:本经叙述十力迦叶为猎人说法,受到天神点化。

  十力迦叶据说是佛陀修苦行时的五位随从,后来他们因见太子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沐浴,并接受牧女难陀波罗的供养,误认为太子生退转道心,乃舍太子而去鹿野苑。佛陀在成道后,最先去度化他们,并在鹿野苑为他们宣说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法门,使此五人得法眼净。此五位,便是佛教史上最早的五比丘。

  五比丘因译名不同而各有差异,但五比丘中有十力迦叶,应该不会有大的争议。五比丘中的十力迦叶的事迹也鲜有记载,本经记述此时他住于“王舍城仙人窟中”。既名为“仙人窟”,应该地处深山茂林、人迹罕至之处,并且常有奇禽异兽出没。既有禽兽,便有猎师相随。在王舍城猎师队伍中,有一位名叫尺只的猎师,在该国颇有名气。据说其每次入山捕兽,几乎从未失手。经中记载这天他“去十力迦叶不远”,正在“张网捕鹿”,大约是张开大网,设下陷阱,然后将野鹿驱赶至预先设计好的陷阱之中,便可轻易捕获。

  十力迦叶身为僧团比丘,对于眼前的这种捕猎杀生行径自然不能不闻不问。出家人也不便出面公然加以干涉,只能婉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尔时,十力迦叶为彼猎师哀愍说法”。说法的内容虽然本经中并未详述,然大体上仍是以慈悲护生以及因缘果报为主题。然而这位名叫尺只的猎师,此时正一门心思地忙着捕猎,对于法师的开示,哪怕是你舌灿莲花,又哪里顾得上呢?“彼猎师不解所说”。为什么不解呢?没功夫理你嘛!

  从现世法律层面说,猎师捕杀野鹿的行为,如果官府没有明令禁止,即这种行为从法律层面上讲,是合法的,没有过错;若从道德层面讲,捕鹿杀生属残忍无道,应该受到指责;然从生计营生角度讲,此猎师唯一的生存本领,大约是“善捕”,故而其捕鹿行为,是为了个人及家庭的生计——这是最现实的层面。如果弃鹿而不捕,改从其他行业营业,势力会面临生计技巧拙劣,生活从此陷入困顿之虞。释迦佛在因地里为仙人时,曾有“割肉贸鹰”义举,我们在《六度集经》中,此类福德菩萨事迹可谓比比皆是。然而我们能不能从现实层面上解决猎师所面临的问题呢?恐怕有点困难。故当十力迦叶“即以神力,指端火燃”时,这位猎师“彼犹不语”。

  当十力迦叶一筹莫展之时,有位天神劝诫道:“深山中猎师,少智盲无目,何为非时说?薄德无辩慧,所闻亦不解,明中亦无见。于诸善胜法,愚痴莫能了,正使烧十指,彼终不见谛。”还是这位天神高明,从表面上看他是在指斥猎师的“愚痴”与“薄德”,实际上是委婉地指出十力迦叶的“非时说”,也就是说法的时机不对:人家此时正在全神贯注地捕鹿,你却在一旁劝告人家不要杀生,这样有效果么?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招致抱怨。

  本经告诉我们:

  1、为他人说法,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与地点与方式方法,切勿“非时说”。

  2、说法内容要因人而异,尽快切入正题,并照顾于闻法者所关切事项。(6.6.)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五十)~L 1340经~1344经:此五经叙述比丘独处林中而生忧虑不乐,天神以偈以慰诫之。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五十)~J 1338经:本经叙述一比丘坐池畔而嗅花香,天神指其为违犯盗戒,比丘省悟。
 漫说《长阿含》(卷九)~B 五成法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D)(表四)
 漫说《杂阿含》(卷四)~M 第102经(领群特经)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6)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K 575经:本经叙述质多罗长者从容而逝。..
 漫说《杂阿含》(卷八)~G 第209经(六触入处经)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J 1338经:本经叙述一比丘坐池畔而嗅花香..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E 第617经:在本经中,佛陀以生动形象的..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N 第482经(喜乐经):本经叙述给孤独长者..
 漫说《杂阿含》(卷二)~G 第43经(取著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死自在待阎罗[栏目:达真堪布]
 四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王志民)[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8.法身无过[栏目:善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