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中阿含》(卷十)~E 六、戒经(上)七、戒经(下)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67

六、戒经(上)

七、戒经(下)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舍利弗、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们,有关于犯戒的害处,以及持戒的利益。舍利弗接着以树作譬喻,进一步予以阐述。

  这部《戒经》也很简短,前半部分是佛陀自说,后半部分是舍利弗在佛陀基础上的一个发挥,这个与上面的《惭愧经》是一个意思。它的核心理念就一个,即强调了持守戒条的重要性——当然,所持的是什么戒,这里主要指的是比丘戒。至于比丘戒的内容,就无需我多费口舌了。佛陀在上半部分说,如果违犯戒条,那么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哪些后果呢?自然是会损害到“不悔”乃至影响到我们最后的涅槃道路。相反,如果持戒,便会对修行很有帮助,自然是能够修行“不悔”,乃至“便习涅槃”。

  同样,舍利弗在这个地方,对持戒作了一个譬喻。我们在前面的《惭愧经》中,比作一棵大树的“树皮”;而在这部《戒经》中,舍利弗则将持戒,比作一棵大树的“树根”。我们若分析一下,便可轻易地分辨出二者的不同,即一棵树的树皮被剥掉了,那么这个树将慢慢失去生机,最后慢慢枯萎,最后便无法再继续生长,自然也无法指望这棵树再次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逐步的、缓慢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见到后果的严重性。可是们一旦把一棵树连根拔起,或者连根砍伐,那么这棵树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枯萎,乃至最后死去。虽然舍利弗在这部经中没有将“树皮”与“树根”作细致的区分,但是二者所引起的后果则是相同的,无法取得解脱,并损害到我们走向涅槃的进程,甚至涅槃距我们越来越远,变得遥不可及;若犯戒十分恶劣,那将会彻底断送我们的涅槃之路。

  为了更明白地了解本经大意,我再作一分解图:

  反面:“若比丘犯戒,便害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无解脱,便害涅槃。诸贤!犹如有树,若害根者,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皆不得成”、“当知比丘亦复如是……”;

正面:“若比丘持戒,便习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诸贤!犹如有树,若不害根者,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皆得成就”、“当知比丘亦复如是……”。          (09.02.2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中阿含》(卷十)~F 八、恭敬经(上)九、恭敬经(下)
下一篇:漫说《中阿含《(卷十)~D 四、惭愧经(上)五、惭愧经(下)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B 二、优婆离经(197)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C 三、优婆塞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D 第498经(那罗揵陀经):本经叙述舍利弗..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四)~A 一、阿梨吒经(200)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K 1120经:本经叙述天帝释修忍辱行,并迫..
 漫说《中阿含》(卷十四)~B 二、大善见王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A 第537~545经:此九经皆叙述四念处,..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A 一、心经(172)
 漫说《中阿含》(卷十一)~B 二、三十二相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F 810经~812经:此三经叙述比丘若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欲望越多,报应就越重[栏目:好婚姻·靠修行]
 96 必修课程[栏目:没时间老]
 一、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二、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修学南传上座部佛教所必须研读的经和论是哪些?[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十 时分天王众——用智慧翻破业性[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玄奘法师与《心经》的传奇[栏目:般若禅·觉悟的快乐]
 犯邪淫之恶报故事四则[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二、漏无漏种三性分别[栏目:韩镜清教授]
 《金刚经》讲解 中 (慧祥法师)[栏目:金刚经研究·参考文集]
 所谓「舆论」[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