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中的佛教 序
 
{返回 林克智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0

生活中的佛教

与时俱进是佛教缘起论的应有之义。佛法是不变的,又是随缘的。正信正行的佛教内在地具有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属性,故佛教必然是与时俱进的。由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由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由诸宗竞起到诸宗融合,可以说,一部佛教史就是佛教与时俱进的历史。当然,不管如何发展演变,万变不离其宗,佛法的根本是不会变也不能变的,否则佛教也就不成其为佛教了。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因缘条件发生迅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的背景下,揭示佛教与现在社会的内在适应性,发掘佛教有益于净化现代社会、提升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丰富资源,探讨佛教在坚持佛法根本的前提下,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需要而与时俱进,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的。不少有褒者是这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林克智先生即是其中有将佛学研究与佛教弘化有机结合起来的富有特色的一位。

林克智居士出生于佛化家庭,善根深厚,早就虔心向佛,且学修并重,对佛教尤其是净土法门和佛教文化,发表了不少论着,他的《香光居文选》系列着述在教界和学界都颇有影响。末学驽钝,到中年方始接触佛教文化,后来兴趣所致才由其他学科转向佛教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这过程中从林先生的论着及与林先生的交往中获益良多。可以说林先生是我学习研究佛教文化的善知识之一。林先生一直关注并思考佛教当代现实社会的关系,写过不少颇有见地的论稿,近来精选其中要文,编成《与时俱进的佛教》,即将付梓出版。林先生要我为之作序,末学实在愧不敢当。但林先生几番摧足,其一片诚心与厚爱,使我深受感动。而且末学有幸先睹先生的书稿,于中大受教益。故不敢拂逆林先生的好意,不揣鄙陋,略述数言,以表示对此书功德之随喜赞叹。

林先生告诉我,书稿最后定名为《生活中的佛教》。与时俱进的正信正行的佛教从来就是不脱离生活的,而且佛法大有益于净化生活、美化生活而增添生活的乐趣、提升生命的质量。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林先生的大作,一定会从佛教中获取不少关于宇宙人生的启示,从而使生活更加充实,使生命更有意义。

黄公元于杭州西溪自在居

2006年12月


{返回 林克智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中的佛教 前言
下一篇:生活中的佛教 内容简介
 祥和洒脱之路 碑记篇
 生活中的佛教 立社念佛万古师
 祥和洒脱之路 名胜篇
 生活中的佛教 莲池大师与云栖寺
 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
 祥和洒脱之路 基础篇
 只有断除身见,方可契入正定——谈佛教禅定与其他外道的一个根本区别..
 《净土十疑论》浅讲 目录
 生活中的佛教 后记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读懂别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唯识就是唯心吗?[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兄弟分鱼[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众生是娑婆的缩影[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圣者言教 第五课(六)生起菩提心的窍诀[栏目:圣者言教]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四)[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第二部 睡觉[栏目:西藏医心术]
 有人一生念佛临终有障碍是什么业因?[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II. 劝修,争取心成就 Exhortation to Practise and Strive fo..[栏目:安那般那手册]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澡 豆)[栏目:佛教的法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