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坛传授菩萨大戒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14

三坛传授菩萨大戒   

  三坛传授菩萨大戒。菩萨戒是“三坛传戒”中层次最高的戒,以释迎牟尼为得戒和尚,文殊菩萨为羯磨阿闍黎,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闍黎,十方一切菩萨为同学伴侣。传戒仪轨没有初坛和二坛复杂,不过也要经过乞戒、通白、开导、审戒问遮、开示苦行等环节,而且必须如法授受。   

  1.早课乞戒。斋堂前挂方丈手谕的“请戒开导法”和“通白二师法”牌示。早课毕,大和尚回方丈。新戒在方丈前的法堂廊下路迎大和尚,长跪合掌,乞求受菩萨戒。

  2.通白开导。早课毕,在大殿设八字形高座,中为戒和尚法座,背屏为“秉宣佛制”,左为揭磨师法座,背屏为“羯磨堂”,右为教授师法座,背屏为“教诫堂”。早斋毕,鸣鼓一通,新戒上大殿排班;鸣鼓二通,引礼师率新戒数人迎请羯磨师和教授师;鸣鼓三通,迎请大和尚。入座毕,新戒展具三拜,长跪合掌,引礼师代新戒说:“仰白和尚,大悲忍听,今有新戒比丘某等,欲求菩萨净戒,故先恭诣座前,顶礼启白,愿开甘露解脱法门,传授金刚光明宝戒,不吝慈悲,专垂策导。”大和尚为新戒开导:“乞求菩萨妙善戒法者,先须以三种决定,深因大信,发无上菩提心而求之。若信不决定,则不能断除疑网;心不深固,则不能勇猛勤修……今夜入忏摩堂中,在羯磨师前,将各人所受持戒品,若染若净,一一发露。详细审明后,方可如律如法、清净授受。汝等能依教奉行否?”众答:“能依教奉行!”

  3.审戒问遮。与初坛“露罪忏悔”、二坛“审戒忏悔”形式基本相同,在晚课后进行。不同的是,先将比丘、比丘尼和求菩萨戒的居士,按照人数多少,各分为一坛或若干坛;然后齐集大殿,鸣鼓三通,迎请羯磨师升座。新戒展具顶礼三拜,长跪合掌,聆听羯磨师开导。然后审戒问遮开始,由羯磨师将新戒遮难一一问过,注明上册。

  4.燃灯新戒。在受菩萨戒前必须要燃灯,又叫热顶,俗称烧戒疤,以此表示比丘、比丘尼的苦行和对佛的虔诚。早粥后,新戒开始为燃灯作准备。晚课后,侍者送来方丈手谕的“开示苦行”牌示。引礼师率新戒到法堂,鸣鼓三通,大和尚升座,为新戒开示苦行。开示毕,新戒展具三拜,送大和尚回方丈。大殿中,为新戒燃灯苦行已铺好蒲团,并请各位师承及丛林诸师为新戒燃灯时“护灯”。新戒进大殿,放一字具,顶礼各位师承及护灯师各三拜。引礼师给新戒每人发二包香炷,这种香炷专为燃香特制。燃灯时间一般安排在深夜子时,可免人众繁杂,扰乱身心。当护灯师在新戒头顶安好香炷后,引礼师鸣磬击鱼,便开始燃灯供佛的苦行。新戒长跪蒲团,双手合十,不断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燃灯毕,新戒即出殿外经行数匝,回殿中礼佛三拜,又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然后起具回戒堂,由引礼师查看燃灯情况。引礼师教新戒护灯之法,令其忌吃燥性食物,多喝豆浆之类。随即上单养息,次晨放殿假。

  5.宣读启文。四月初七晚课毕,新戒宣读请求受菩萨大戒的启文,其礼仪与求受比丘戒完全相同。回到戒堂,新戒为明日受菩萨大戒礼佛通宵。

  6.受菩萨大戒。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圣诞,也是比丘和比丘尼等受菩萨大戒的圆满之日。大殿前挂方丈手谕的“传戒”“授菩萨戒”牌示。大殿居中设供桌,供奉佛像及香、花、灯、果。左边设高座,供列诸佛贤圣牌位。右边设八字形高座,置传授菩萨大戒“十师”坐位。中间:中为传戒大和尚位,左为羯磨阿闍黎位,右为教授阿闍黎位。两边:左为一、三、五、七尊证阿闍黎位,右为二、四、六尊证阿闍黎位。早粥后,新戒们搭衣持钵,齐集在法堂坝内。引礼师带领新戒数人分别礼请七位尊证师、羯磨师、教授师、大和尚进入法堂。新戒一齐向上排班,闻钟声至诚顶礼三拜,撩衣、护钵、长跪、合掌。“十师”坐定,由引礼师代新戒恭请大和尚为传菩萨戒法师。大和尚说:“诸佛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今可尔临坛,遵依大乘经律,为汝秉宣授受。”说毕,大和尚起座合掌,僧众齐称佛号。这时丛林钟鼓齐鸣,新戒末后先行,在大殿坝内分班而立。随后,传菩萨戒法师的仪仗队伍,在引礼师导引下向大殿走去。首先迎来七位尊证师;其次为引赞和侍者,又迎来羯磨师和教授师,再次为引赞和圣僧,最后迎来大和尚。进殿后,大和尚拈香,引礼师举赞;就座后,新戒至诚顶礼,恭迎大和尚传播菩萨大戒。首先,大和尚讲述什么是“三聚净戒”,然后引礼师领新戒礼拜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得戒和尚,礼拜文殊菩萨为羯磨阿闍黎,礼拜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闍黎,礼拜十方一切如来为尊证阿闍黎,以十方一切菩萨为同学伴侣。拜毕,大和尚教导新戒应忏悔三世罪业,并发十四菩萨行大愿。最后宣说十重、四十八轻出家菩萨戒和六重、二十八轻在家菩萨戒,并一一询问能持否。问答毕,“三坛传戒”功德圆满,新戒礼送“十师”。中午上供拜斋,午后上殿发愿,夜诵《梵网经》。四月初九日行谢师礼,并给受戒弟子发戒牒和《同戒录》。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持戒的功德(虚云)
下一篇:二坛传授比丘具足戒
 蕅益智旭的戒律观(释自澹)
 持戒的方法 节录
 戒律与社会的互动是正法久住的基础(温金玉)
 戒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张爱荣)
 三位一体的戒律(净因法师)
 农禅方式与佛教戒律(邱环)
 结夏安居及律学的现代意义(释果悦)
 《梵网经》菩萨戒与《优婆塞戒经》大乘戒比较(上)
 浅谈戒律与法律(释悟性)
 戒律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六十五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我身是谁[栏目:隽永故事]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栏目:庄春江居士]
 梦中自在[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162.举巨石服群众 Moving a boulder and winning workmens r..[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20下)观苦品[栏目:中观根本慧论讲记·达真堪布]
 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虞愚)[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二章•经题 第四节•论用[栏目: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菩萨心性[栏目:白云禅师]
 三辈往生安乐国土[栏目:48个愿望·无量寿经讲记·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