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三)所见非净当反躬自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72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三)所见非净当反躬自省

  我们说过,当内心不清净的时候,即便是到了诸佛菩萨的刹土,你仍旧不会觉得清净。例如功德圆满的佛陀在业力沉重的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眼中,只是一个欺骗信众的骗子而已,众生的业力有多沉重,可见一斑。反过来再问问自己,当佛陀呈现善知识之相来救度我们期间,我们是否也如善星比丘与提婆达多一般,时时讲解善知识这点不好,那点不好?

  往昔我们说过,成办解脱要具备三个条件:传承法脉清净、导师功德圆满和弟子信心普遍。因此无论你是否与某位导师有缘,都不应讲解导师的过失。当内心生起这样的分别念时,第一时间要把心收回来,知道是自己的过错。这样讲解的依据在于何处?

  首先请问一下,当你说导师有过错的时候,你是以什么标准进行判断的?难道你真的证得佛的境界,是以佛的境界来判断他是否符合标准吗?如果你真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可能比他更糟糕。正是由于我执太强的缘故,所以无法做到净观,时时以自己的标准作为判断依据,这样恐怕见解永远不会清净,还有可能触犯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中的前三条,这也是凡夫平常容易产生烦恼的最大根源。因此要记住,正是我们自己眼根不净,业力沉重的缘故,眼前才会呈现不清净的显现。当懂得这些道理以后,就要懂得如何去调整。

  我们不仅要通过调整令自己的现实生活越来越幸福,还要依靠这样的力量,令自己在临终时获得自在,并且能在未来的时候获得究竟的解脱之乐,这不就是我们如今信仰佛法的真正目标吗?往昔由于不懂如何调伏内心烦恼的缘故,即便天天念诵佛号,实际当中烦恼可能没有一丝改变。当然,念诵佛号的功德是具有的,但要记住,修行就是修心,因此无论你是口里念诵还是身做礼拜,都要反观自己内心的烦恼是否减少。若能如是造行,我想你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相反,若不懂得调伏内心,内心没有达到平等清净,即便亲赴如来刹土,可能看见的也只是三恶趣的景象。

  例如在汉地,由于不是全民族信仰佛法的缘故,有些信众把佛像请回家,可能第二天就被家人全部扔进了垃圾桶。在信仰佛法者面前,种种佛像最是清净庄严,是天天祈祷的对境。但没有信仰者在面对这些佛像时,可能不仅不会生起这种恭敬心,甚至生起的是烦恼心。因此,一切外境的显现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当内心被业力束缚时,清净也变成不清净,刹土也会呈现三恶趣的情景。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二)显现清净与否在于业力的感召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四)调伏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二)毗卢七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一)何谓不共同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八)引业与满业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四)真正的孝道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二)何谓根本上师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二)显密教法在烦恼转为道用上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十一)殊胜的大圆满法离不开精进实修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一)上士道之发心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十五)踏实修行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二)时时反观自己的发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因明学说的产生和主要发展线索[栏目:姚卫群教授]
 三宝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栏目:传喜法师]
 四岁老翁[栏目:点亮心灯的善缘]
 太虚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栏目:麻天祥教授]
 八风[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因果的真相 第二章(二)表里不一是“自我”在内心深处作怪[栏目:因果的真相]
 乐悲 Optimism vs. Pessimism[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八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暗夜中的火把[栏目:雪漠]
 第十章 问题的处理[栏目:佛教禅修直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