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可动摇之寂静
 
{返回 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4

不可动摇之寂静

  我曾经在一座离村落仅半里之遥的寺院挂单。有一天夜晚,村民正在铺张宴客,大肆喧嚣着。大概在十一点钟之后,我有些不寻常的感觉,这股奇特的感觉是从当天中午延续下来的。我的心几无杂念,觉得相当自在、安祥,可说平静。我一直经行到稍感疲惫后,才走进我那以茅草覆盖的茅蓬里坐下。我还来不及将双腿盘起,心便不可思议地只想进入那甚深的定境中;它发生的如此自然。我才刚坐定,心立即全然平静下来,如盘石般坚固不摇。村民的歌舞欢腾我不是没听到,而是能全然地将它隔离在外。

  说也奇怪,当我不去留意那声音,心全然宁静,什么也没听到;但如果我想听时,就听得到,可却一点也不受干扰。心中仿佛有两个所缘对象不相依靠地毗邻而居。我可以洞见心和它所觉知的对象是互不相依、彼此区隔的,好似分别放置在眼前的这个痰盂和水壶一样。我于是明白:当心和定(三摩地)融而为一时,若将注意力往外导,便可以耳听;但如果你让它安住在定的空寂当中,便全然寂止了。耳朵听到声音时,我能看见觉知和声音是截然不同的。我自忖:“如果这还不对,怎样才对呢?”当时的状况就是这样:心和它的对象(法尘)完全分隔开来。我如此这般继续审察下去,直到我的领悟更深一层:“啊,这很重要。一旦所知的相续现象被斩断后,便成就寂静。”先前相续(santati)的妄见化成寂静之心(santi)。我继续精进于坐禅当中,当时的心全然专注于禅修,无视外在一切。如果我当时就在此停止禅坐,只是因为禅修已圆满。我可以慢慢来,但绝不是因为怠惰、倦怠或厌烦的原故。当时的心中压根不存在有这些心理,只有圆满的平衡祥和盈满我心。

  后来我还是稍稍休息了一下,可那也只是改变坐禅的姿势,心依旧持平、如如不动。我将枕头拉过来准备休息;当我横躺下来,心竟然仍处于先前的平和状态中。接着当我的头靠上枕头时,心的觉醒开始往更深处走。虽然我对它的去向毫无所悉,但它就是一股脑地层层深入地往内钻,仿佛像电线里的电流通往开关一般。当电流撞击到开关时,我的身体霎时轰然巨响地爆裂开来。当时的觉知是极其明惺、微细的。经过这个阶段后,心毫无束缚地透彻内心更深处,深入到一个空无一物的境地中;没有任何一丝外在世相得以侵入乃至达到的所在。在那里面安住一段时间后,心逐渐退守,往外归返。不过,我所谓退守并不参杂丝毫刻意要心回来的意味,而只是扮演一位旁观者的角色,只管觉知和见证。心就这么逐步地往外退,最后归于正常状态。

  当心初归正常状态时,我马上问:“那是什么?!”随即就有了答案:“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须费心寻求解释。”这个回答足以让我的心感到满意。

  没多久后,我的心再次地往内游走。我并没有刻意去引导心,是它自行启动的。当它一步步往内深入时,又再次触及到同一个开关。这次,我的身体竟粉碎成极微的微粒子和碎片,也再一次无有障碍地贯彻内心深入;寂然无声。这次比第一次的经验更为深沉,外在任何一切皆无法侵入。心在此地随心所欲地安住一段时间后,逐渐退了出来。那时的心完全自力自主地运行,我并没有刻意去影响或导以任何方向——不论是往内深入或向外退返;我只扮演一个觉知和观察的角色。

  我的心再一次回到平常的意识状态后,并没有对刚才的情形做任何思索或推断。在我打坐时,心又再一次向内深入。这次,整个宇宙粉碎、分裂成极微的微粒子。地球、大地、山川、田野、森林,整个世界全都碎裂成空的元素。人我俱灭、一切法(现象)俱灭。在这第三次的经验里,已尽除无余。

  心在向内深入后,随其所欲地安住在里头一段时间;至于它是怎么持守在那儿的,我说不上来。那种情况很难解释,没有任何适切譬喻得以让我用来形容它。这次的心在里头安住得比前几次还要长许多,很久之后才退出那个境界。当我说它退出来时,并不表示或意味是我要它退出或是我在控制状况。这一切都是心自已作主,我只是个观察者。最后,它归于平常的意识状态。你要怎么给这三次情形标名?谁能明白?你要用哪个名相来定义它?


{返回 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摩地的力量
下一篇:执着的危险
 不可动摇之寂静
 水到渠成
 执着的危险
 道途多艰
 寺院的烦恼
 修行要趁现在
 此身如树桩
 戒、定、慧
 法的声音胜过世上任何声音
 生活因修行而富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六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行持法华修自心——法华法会第四天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二天 求佛接引发愿往生不失正念[栏目:智谕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在史蒂文森教授的1700多个案例中,只有二三十个案例是动物转世,没有天人、阿修罗或其他道的转世。这是..[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栏目:宋智明居士]
 心向太阳,你就不会悲伤[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第十八[栏目: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密法可以函授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观照触,涅槃近前 Meditating on Contact Brings Nibbāna Near[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