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云栖别钞 听讲嘱语
 
{返回 释门法戒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85

听讲嘱语

不明教而率意修行者,愚也。何以故 无烛夜游,昧其所向故。虽明教而不务修行者,亦愚也。何以故 说食疗饥,终不能饱故。尔今听讲,无忘此言。如谓不然,古训昭昭,姑证一二:

佛制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乃听教参禅。则知将入讲筳,预必精心学戒,既明教理,务须努力参禅。

经中种种譬喻,至谓"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则知终世空谈,不免耳聋之诮;一回实践,始成心得之功。

永嘉大师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则知逐派寻枝,心日劳而功日拙;穷源达本,守弥约而得弥深。

沩山和尚云:"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贝叶留心,时光亦不虚弃。"则知曲为中根,且使渐通途径;直求上果,不宜终滞筌蹄。

如上所说,非敢扬禅抑教,但劝由教入禅。为生死,则信是良言;志名利,则翻兴异议。今日佩比韦弦由尔,弃投水火亦由尔矣。

[语译]

听讲嘱语

不明白教理而任意修行的人,是愚蠢。为什么 如像夜里走路没有灯烛,必然迷失方向。虽然明白教理而不修行的人,也是愚蠢。为什么 因为想用谈谈食物来解决饥饿,是永远不会饱的。你们现在听讲,不要忘记这些话。如果认为不是,古德的教导是非常明白的。这里简略引证一两条:

佛教规定,初出家的人,前五年专学戒律,必须经五次结夏以后,才能听教参禅。因此知道,将要参加听讲,事先必须专心学戒;既然已经明白教理,务须即时努力参禅。

佛经里面有种种譬喻,甚至说:"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因此知道,终生空谈的人,不免受聋子奏音乐的讽刺,能够参加一次实践,才会有真正的心得体会。

永嘉大师说:"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因此知道,在枝叶上去寻求,所费心力很大而成果很差;从根本上去透达,守的越少而所得的越深。

沩山和尚说:"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贝叶留心,时光亦不虚弃。"因此知道,属于中根可研习经论,以期逐渐通达;如果直入顿超,不宜在名相上停滞。

以上所说,非敢扬禅抑教,只是劝人由教入禅。真为生死,便相信这是良言;志在名利,便反引起异议。现在将它当作座右铭看待由你们,将它抛到水火里去也由你们。


 


{返回 释门法戒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栖别钞 示学者
下一篇:云栖别钞 直院戒言
 一生修持 回向净土 (隋 法喜)
 诵念心经 逢凶化吉 (唐 玄奘)
 罪福报应 真实不虚 (清 金山寺僧)
 面对菩萨 如同隔山 (北齐 明勖)
 亲身经历 两种业报 (齐 僧远)
 妄改说戒 恶报示警 (隋 僧云)
 云栖别钞 僧约十条
 云栖别钞 僧堂
 偷佛像金 堕阿鼻狱 (明 天然)
 云栖别钞 僧性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九:皆得神足飞行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培养爱心 法华经[栏目:一行禅师]
 生死大事之16:助念与度亡[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一)~B 二、真人经[栏目:界定法师]
 什么是拥有?[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相应4经 三法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从弥勒净土谈人间佛教的实践(见岸法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认真不执着 放下不放弃[栏目:达真堪布]
 月灯·住行心要·第十章 入王城[栏目:创古仁波切]
 荒唐的拜拜[栏目: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