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云栖别钞 听讲嘱语
 
{返回 释门法戒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8

听讲嘱语

不明教而率意修行者,愚也。何以故 无烛夜游,昧其所向故。虽明教而不务修行者,亦愚也。何以故 说食疗饥,终不能饱故。尔今听讲,无忘此言。如谓不然,古训昭昭,姑证一二:

佛制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乃听教参禅。则知将入讲筳,预必精心学戒,既明教理,务须努力参禅。

经中种种譬喻,至谓"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则知终世空谈,不免耳聋之诮;一回实践,始成心得之功。

永嘉大师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则知逐派寻枝,心日劳而功日拙;穷源达本,守弥约而得弥深。

沩山和尚云:"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贝叶留心,时光亦不虚弃。"则知曲为中根,且使渐通途径;直求上果,不宜终滞筌蹄。

如上所说,非敢扬禅抑教,但劝由教入禅。为生死,则信是良言;志名利,则翻兴异议。今日佩比韦弦由尔,弃投水火亦由尔矣。

[语译]

听讲嘱语

不明白教理而任意修行的人,是愚蠢。为什么 如像夜里走路没有灯烛,必然迷失方向。虽然明白教理而不修行的人,也是愚蠢。为什么 因为想用谈谈食物来解决饥饿,是永远不会饱的。你们现在听讲,不要忘记这些话。如果认为不是,古德的教导是非常明白的。这里简略引证一两条:

佛教规定,初出家的人,前五年专学戒律,必须经五次结夏以后,才能听教参禅。因此知道,将要参加听讲,事先必须专心学戒;既然已经明白教理,务须即时努力参禅。

佛经里面有种种譬喻,甚至说:"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因此知道,终生空谈的人,不免受聋子奏音乐的讽刺,能够参加一次实践,才会有真正的心得体会。

永嘉大师说:"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因此知道,在枝叶上去寻求,所费心力很大而成果很差;从根本上去透达,守的越少而所得的越深。

沩山和尚说:"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贝叶留心,时光亦不虚弃。"因此知道,属于中根可研习经论,以期逐渐通达;如果直入顿超,不宜在名相上停滞。

以上所说,非敢扬禅抑教,只是劝人由教入禅。真为生死,便相信这是良言;志在名利,便反引起异议。现在将它当作座右铭看待由你们,将它抛到水火里去也由你们。


 


{返回 释门法戒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栖别钞 示学者
下一篇:云栖别钞 直院戒言
 焚身保寺 以报佛恩 (唐 释住力)
 云栖别钞 一蹉百蹉
 云栖别钞 出家利益
 恳求观音 声音顿变 (晋 法桥)
 一生精进 无病立化 (民国 洪生)
 鬼神守护 岂能懈怠 (宋 光孝安禅师)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
 室有异香 佛来接迎 (唐 灌顶)
 一生修持 回向净土 (隋 法喜)
 偷佛像金 堕阿鼻狱 (明 天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姚卫群)[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第一篇:初修导引 参、起修基础 五、参访开示[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三周修静报告[栏目:沈家桢居士]
 无死的金刚心 第20章 骑着山羊的红司命主[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永不退票 不要作蕉芽败种[栏目:往事百语]
 什么样的心是“如如不动的心”?[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五讲[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我想问您:超越性的事物,占佛教思想的多大部分?为什么在你们的理解能力范围内,是可以成立的?[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稽首精进持净戒[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私用寺物 罪报极重 (唐 惠澄)[栏目:释门法戒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