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二天 放下有为听清佛号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5

佛七讲话 第八集 八十年第三期

第二天 放下有为听清佛号

昨天和大家讲放下,不知道的人就不知道要放下什么东西了。广说有无量,像

世间的荣誉啦、名利啦、男女饮食啦,皆应放下;如果略说,就是放下五阴、六根

、六尘、六识。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合称为阴界入。

或者有人要问:「这个阴界入是众生切身的问题,怎么能放下呢?」放下不是 不要它,有方便放下。怎么能放下这些东西呢?就是六根不贪六尘。六根不贪着六 尘,六识自然清净,这样叫放下。所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 相继,就是放下。

明白这番道理,世间一切的法,皆不出阴界入。六根不贪着六尘,是知道六尘 如幻如化。

佛在经上又有更深一层的解说。其实道理还是一贯的。有一位黑氏梵志拿着两 朵花去见佛,佛说放舍!放舍!黑氏梵志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了;佛又说放舍!放舍 !黑氏梵志把右手的花又放下了;佛又说放舍!放舍!黑氏梵志就说了,世尊!我 两个手已经空了,放下什么东西呢?佛说,我教你放舍,不是放舍手里的东西,我 是教你放舍前际、后际和当中。黑氏梵志当下大悟,解脱生死 。

这个道理比较深,一般人不懂。放舍前际,前际是生;放舍后际,后际是灭; 放下当中,当中是住。这就是告诉那黑氏梵志,要放下生住灭。生住灭是有为法, 换句话说,佛告诉黑氏梵志放下有为法。因为有为法如幻如化,假的。

怎么说这和放下阴界入是一贯的呢?因为五阴、十二入、十八界都是有为法。 不相信大家想一想,五阴有三相,就是生住灭三相;六根、六尘、六识也有生住灭 三相。我们就知道阴界入皆是有为法。

或者有人疑问:「放下有为法,无为法不放下吧?」其实有为法就是无为法; 无为法就是有为法。有为法缘起无性就是无为;无为法无性随缘就是有为。

如果知道这番道理,就知道有为无为是依他起;依他起无性,就是圆成实;如 果不知道,执着实在有,就是遍计执。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执着有为法,假的认为是真的,那就成了定性有;如 果执着无为法,那就断灭。

要知道无性随缘,无为而有为;随缘无性,有为而无为。譬如心经讲,色受想 行识是有为,知道色即是空,就是无为;既然色即是空,翻过来讲,空即是色,就 是有为。

或者有人又迷惑:「如果有为无为不分,随缘就有差别,无性就没有差别,那 我们怎么放下呢?」佛在金刚经讲过。因为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生是未来, 灭是过去,住是现在。如果你不忆念过去,就是放下灭;如果你不设想未来,就是 放下生;如果不贪着现在,就是放下住。一切放舍以后,得大自在。

法虽这么深,它有方便可以修持。怎么能放下过去、未来、现在这三心呢?我 讲过,六根不贪六尘就放下。不贪着未来的六尘,就放下生;不贪着过去的六尘, 就放下灭;不贪着现在的六尘,就放下住。你如果能作到这一步,就是你的六识出 于六根门头,在六尘当中来去自如。

再进一步讲三心断。不贪着过去、未来、现在,六根也不贪着六尘。那怎么能 作到呢?说修学佛法要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就是不出一声阿弥陀佛。

眼贪色的时候,起贪心了,赶紧念佛,它就放下了;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 、身贪触、意贪法,也是以念佛的佛号的功德放下。

如果你的心贪恋未来,赶紧念佛,妄想自息;你的心如果贪恋过去,赶紧念佛 ,妄想自息;你的心贪着于现在,赶紧念佛,妄想自息。如果这样,世间法就说心 得其正;如果六根贪恋六尘,贪恋过去、未来、现在,那心不得其正。

所以,要点在佛号一句。佛号念得真诚,就可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了。都摄 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若有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定来迎接。

所以大家,把一声佛号念得真真切切,让它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 还之于心。这个也有个要点,怎么能使它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 心呢?要点很简单,就是念得分明,听得分明。念和听,要点又在听。因为听得分 明,耳根就摄了。

六根当中有两根一摄,就都摄起来。第一个是意根,意根一摄,六根都摄。不 过意根不好摄,非上根利智的人才办到。第二个就是耳根,耳根一摄,六根都摄。 摄耳根,就是要听得明白就摄了。听得明白,意根一定摄,其它的诸根,也一定摄 。

所以大家打佛七念佛的时候,大众的声音可以帮助你。你自己念,听别人念, 听佛号听得清楚,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得往生。知道要领以后,要渐渐用功 ,日久功纯,一定成功。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三天 三业不犯对佛忏悔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一天 修戒定慧得解脱味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七
 般若义理的探究 分别解说 四谛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四天 三障皆灭佛道圆成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二天 一心不动了了明明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六天 随缘与染缘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二天 求佛接引发愿往生不失正念
 性缘问题之申论 六、缘起与性起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四天 持佛名号四种功德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夏雨清凉解要 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应真屡现—罗汉显应[栏目:文殊菩萨·感应录]
 中论讲记 卷一 观染染者品 第六[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猎人钩葛的今世和前生[栏目:南传法句经的故事]
 放生后肩痛竟然好了[栏目:放生病愈]
 苦集灭道[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修行从哪里下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心清净才是真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慈法法师谈弥陀教言的究竟不可思议处[栏目:慈法法师]
 直指人心[栏目:拈花说禅]
 不变应万变[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