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恭敬礼拜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42
213、恭敬礼拜
  “恭敬礼拜”:恭恭敬敬地向佛礼拜。
  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礼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借礼佛以“身、语、意”三密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不但有助于品徳的提升,也能让人身心安定。所以,礼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功课。
  礼佛的心态有七种:
  一、我慢礼:谓依位次,无恭敬心,五体不具,如捣碓然。
  二、唱和礼:谓心无静想,见人则身轻急礼,人去则身惰心疲,盖心散而口和也。
  三、身心恭敬礼:谓闻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无厌怠。
  四、发智清净礼:谓达佛境界,随心现量。礼一佛,则礼一切佛。礼一拜,则礼法界,盖诸佛法身融通故。
  五、遍入法界礼:谓自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佛我平等,今礼一佛,即礼法界诸佛。
  六、正观礼:谓礼自性佛,不缘想他佛,以一切众生,各有平等佛性故。
  七、实相平等礼:谓上六种,有礼有观,自他两异,惟此一礼,无自他分别,凡圣一如,体用不二。
  此中前三为事礼,后四为理礼。学佛者应依后五,莫依前二。
  礼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
  标准礼佛动作如下: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央,随即跪下。
  3、左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4、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5、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头面接足礼”。
  6、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7、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合掌依然。
  8、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此为问讯。
  《六祖法宝坛经》僧法达见六祖: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陀的常随众
下一篇:探秘佛土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
 菩萨慈悲,天使嫣然
 调皮小孩
 多闻工艺精
 够用就行了
 祖师的四个祈愿
 不要留下遗憾
 随喜你随喜的功德
 领悟八正道
 探秘佛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模块二:布施,用生命来影响生命(3)[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四部分:佛法中的六度空间]
 呼吸的重要[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活好这一回[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持准提咒免杀身祸[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救度]
 爱护你的灵性[栏目:宣化上人]
 学佛变成了本能才算入道[栏目:万行法师]
 观音禅林楹联[栏目:佛教楹联集]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鹤壁智俊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福德日记2月14日─循序渐进修学佛法[栏目:福德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