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从业要无害
“从业要无害”:从事的职业要正当,无害于他人、众生及社会。
合理的经济生活是生存的基本要素。古人说:“衣食足,然后才能知礼义。”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社会分为四大阶级:宗教师的婆罗门;从事军政的刹帝利;从事工商的吠舍;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其他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
(一)正当的经济生活
1、合乎五戒的生活。所谓“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身为佛子,凡是与杀、盗、淫、妄语,乃至赌博、毒品贩卖等有关的行业,都应避免。屠户、酤酒、酒家、舞厅、妓女、相命、占卜、钓具等,都是佛陀斥之为邪命的行业,佛子不应以此谋生。此外,贪污、敲诈、剥削、仿冒、伪造皆为非法取财,既不为国法所容,亦不被佛制许可。
什么是正当的职业?《杂阿含经》中说:“种田行商贾,牧牛羊蓄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只要以正当的方式,劳心劳力换得的生活,以现在而言,公务、教育、医护等工作,皆称为正当的职业。
2、非道不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1)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如赌博、竞技、比武等。以博戏而求财物,不但求财不得,而且事业不成,更使本有的财物因之消耗,精神亦受其损。
(2)非时行求财物者为非道:非时行,指昼夜颠倒,不顾家庭眷属,如玩弄娼妓,不务正业,即世间放荡浪子。非时行的人不经营作事,功业无成,财物亦不能得,本有的财物也会日渐消耗。
(3)饮酒放逸求财物者为非道:酒能乱性,饮酒的人必多放逸。
(4)亲近恶知识求财物者为非道:亲近恶友不但不能得财,反而有倾家荡产,甚至丧命的灾祸。
(5)常喜妓求乐求财物者为非道:指性好歌舞娼妓,任意浪费。
(6)懒惰求财物者为非道:指性好游荡,不喜作业,凡寒热饥饱都有借口,不肯作事。
以上六种皆是消耗财物不能生产,现世劳神丧财,身败名裂;来生堕苦趣,失人身,所以说是非道,非人伦善道也。人生在世,必须有正当的事业,勤奋经营,使得衣食丰足而生安定,才能生种种的善事,即所谓“衣食足,然后礼乐兴也"。
(二)应有的职业道德观
工作除了提供生活所需,也是奉献、服务、广结善缘的修行方式,因此应该具备正确的观念,亦即所谓的职业道德。
1.因果的观念:不藉公务之便贪污诈欺、假公济私、收受贿赂、强取豪夺、威胁利诱等;凡有所得,悉数归公,一丝不苟。
2.忍耐的力量:受责不抱怨,遇难不推诿,任劳任怨,接纳一切。有了忍耐的力量,才能担当,才能负责。
3.敬业的精神:工作认真负责,乐在其中,给人方便,为人服务,此即是敬业。
4.感恩的美德:凡事感恩,感谢老板提供工作机会,感谢同事、部属协助我们工作。有了感恩的心,工作多忙、多累,都会做的欢喜。
(三)收入的使用和分配
《杂阿含经》里面有一首偈语说:“一份自食用,二份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抚于贫乏。”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藏密”则可以存入银行。此外,《涅槃经》中,对财富的处理方法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法:“四分之一供养父母妻子;四分之一补助仆佣属下;四分之一施给亲属朋友;四分之一奉事国家沙门。”前面的三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和救济贫困;后面的四种用途,是孝养父母、安抚眷属、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孔子家语》中“在事业中善学的故事”:
孔子的侄子孔蔑,与孔子的弟子宓子贱同在做官。孔子前去看望孔蔑问道:“自从你做官以来,有什么收获,什么损失吗?”
孔蔑答道:“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个损失:做官以后,公事纷至沓来,学问更加荒芜了;俸禄微少,亲戚们与我越加疏远了;公事急迫,朋友之间交情也淡漠了。这就是我做官以来的三个损失。”孔子听后不以为然。
后来,孔子去探望弟子宓子贱,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宓子贱答道;“自从弟子来这里做官,没有什么损失,却得到了三个益处:其一,过去从书本上读到的知识,如今能够在施政中得到运用,对所学的更加明了;其二,有俸禄可以帮助亲戚们,亲人与我更加亲密了;其三,虽然公事繁忙紧迫,但仍兼顾对死者的吊唁与生者的慰问,朋友之间的友谊越加深厚了。”
孔子听了深有感慨地对宓子贱说:“真是君子啊!”
关于职业的故事:
1、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皮鞋工厂,各自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上某个岛屿开辟市场。两名推销员到达后的第二天,各给自己的工厂拍回一封电报。一封是:“这座岛上没有人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飞机回去。”另一封是:“好极了,这个岛上没有一个人穿鞋子,我将驻在此地大力推销。”
2、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出现神迹,可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位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
退伍的军人听到了,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祈求上帝帮助我,只有一条腿,也知道如何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