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三)以修行正法回报母恩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56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三)以修行正法回报母恩

【今依上师恩德,能精勤于功过取舍之处,誓以正法回报诸位母亲之莫大恩德。】

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厚德,我们没有做过小小的回报。如今依止上师,因上师的恩德,我们得到殊胜的教言,知道救度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的方便。若没有得到这些教言,我们无法利益所有众生,无法从事大孝。现前在我们知道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什么是大孝、什么是尽孝的时候,誓愿用正法、用修行来回报一切父母。

往昔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看到他人生老病死的显现时想:“我的父母也会病、也会老、也会死。我现前在父母身边,虽然可以尽到一点孝道,但是当父母去世之时,我该如何让他的灵魂离苦得乐?仅凭世间的方法,恐怕无法让人解脱生死苦海。”所以释迦牟尼佛毅然抛弃世间一切荣华富贵,经历六年苦行,寻求能够解救一切众生痛苦的正法。历代传承祖师也前赴后继地追随释迦牟尼佛的足迹,通过精进修行、弘扬正法、利益众生来尽孝。现前我们作为佛陀和历代传承祖师的后代弟子,也应该如是行持,如是尽孝。

当然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要先从所缘的受苦众生开始,逐渐扩大到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这种无量的慈悲心,可能有时候在我们心中具有,但下一刻起心动念的时候,前面的这个心就消失了,所以现前我们拥有的慈悲心,恐怕是间断性的、短暂性的。我们依不同方法修行的目的,就是令这种间断性的慈悲心逐渐变成永恒的。当证悟真实见解、执受本体的时候,本具有的慈悲心完全呈现,永恒不变。因此在趋向这样的境界中救度天下所有一切众生,依靠正法回报天下所有一切众生。

虽然从总的角度来说,我们平常修行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应时时以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作为我们修法的中心、根本和宗旨,这是非常重要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二)报恩从孝养父母开始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四)以慈心饶益众生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如何平衡自利与他利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不善业之绮语
 圣者言教 第一课(九)大圆满方便教授乃针对次第根机者之修行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二)调伏内心才是修法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九课(一)将修行变成乐趣的前提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二)不要执著觉受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九)见解不迷惑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二)时时反观自己的发心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八)修学密法不可忽视修行方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新世纪的佛教教育[栏目:杨曾文教授]
 佛来接引 舍报安详 (民国 谛闲)[栏目:释门法戒录]
 中部19经 二种寻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相应30经 比丘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曾经……(圣祥)[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天心明月 18.佛法与管理[栏目:果煜法师]
 十五届:无题(濮存昕)[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智慧是在人和事之间磨练出来的[栏目:达真堪布]
 精研论[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参考]
 421.孤月净澄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