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峡谷里的脚步声
 
{返回 莲心慧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02
峡谷里的脚步声

韩少功/文

  佛学是心学。人别于一般动物,作为天地间物心统一的惟一存在,心以身囚,常被食色和沉浮所累。《坛经》直指人心,引导一次心超越物的奋争,开示精神上的自由和幸福,开示人的自我救助法门。《坛经》产生于唐,也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时代,我们可以想象那时也是物人强盛而心人委颓,也弥漫着非钱财可以疗救的孤独、浮躁、仇憎、贪婪等等"文明病"。《坛经》是直面这种精神暗夜的一颗明敏、脆弱、哀伤之心。

  追求完美的最好思辨,总是要发现思辨的缺陷,发现心灵无法在思辨里安居。六祖及其以后的禅学便大致如此。无念无无念,非法非非法,从轻戒慢教的理论革命,到最后平常心地吃饭睡觉,一次次怀疑和否定自身,理论最终只盲目虽向沉默。这也是一切思辨的命运。

  思辨者如果以人生为母题,免不了总是充当两种角色:他们是游戏者,从不轻诺希望;视一切智识为娱人的虚幻。他们也是圣战者,决不苟同惊慌和背叛,奔赴真理从不会趋利避害左顾右盼,永远执著于追寻终极意义的长旅。因其圣战,游戏才可能精彩;因其游戏,圣战才更有知其不可而为的悲壮,更有明道而不计其功的超脱——这正是神圣的含义。

  所幸还有艺术和美来接引和支撑人们。有人问:什么是禅?法师回答:你来的时候经过了那条峡谷吗?峡谷里空空的脚步声就是禅。

  能从思辨通向美。在这一点上,禅比当今很多心学都高出了一个品位。《坛经》从本质上说无须得到人们的尊宠,无意成为人们的人生最高法典和学术指导手册。《坛经》的清通和睿智在于它宣布自己什么也不是,一切禅理禅法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只是对空谷足音之类禅境作一次又一次力不从心的诠释。

  当然,这种诠释洞示着美的精神深度。当一切美都面临着商业化前景的时候,当空谷足音也可能成为皮鞋商们广告用语的时候,大心之人与其他人不同,他们在静静的峡谷里能听到更多。所闻皆佛,所闻皆我,这些独步者在刹那间顿入了美的永生。


{返回 莲心慧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下一篇:烦恼的味道
 从容迈过人生的“坎”
 落花听雨 一方净土真佛境
 泣露千般草 吟风一样松
 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心灵的修行
 抓不住 就送一程
 那年我在佛寺吃“腊八粥”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人生不过一碗饭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有定功,境随心转[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宽容,给幸福一片容身之地[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以《维摩诘经》与《诸法无行经》两部经典为讨论范围(游祥洲)[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二〇〇六行脚体会报告(释亲惟 沙弥)[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相应38经 碎石片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因果就像一杆秤[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圭峯宗密[栏目:禅门骊珠集]
 三迦叶尊者[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为何要对治贪嗔痴烦恼[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五十五世 石溪无一全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