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在何处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96

38、法在何处

  云门宗慧禅师弟子问:“心未生时,法在何处?”师曰:“风吹荷叶动,决定有鱼行?。”
  弟子能够将“万法唯心”中的“心”与“法”分别研究,未尝没有批判观点。禅门并不过于强调佛经教义,因为那是从古以来许多圣贤才智之士早已反复讨论的文字般若,若再节外生枝,仍然不外佛法而已。事实上,心理与现象或心理与本体间的关系都是哲学范畴中的心理起源问题。佛学中人空、相空、法空、性空等均与心理攸关,虽然已有学者注意到生理机能、遗传工程,但对佛教正宗思想言,那只是一种“言诠”是不会轻予肯定者。谈人空或相空无法避免知识起源问题;如将法空视作唯心论的中心主题,必然要牵涉到人身问题。因之,这位弟子所提出的研究题材已不是乍学初受。老师将问题简化到意识上乃是聪明做法。“风吹”是心理反应,经过思维观点可以判断是鱼行自然风吹,这是种交互作用。禅门不主张心意识参,事实上很多经验必须从心意识“核校”出一个恰妥参考。因此,这位老师是早年修祖“铃鸣风鸣”公案翻版,话头表态则灵活多多了。心守、法空或识空其实都是法,“不动”同样是另一反制法,静是动的逆向思考法。世亲菩萨之“万法归心”:“诸法心为本,诸法心为胜,离心无诸法,唯心身口名。”(《大乘唯识论》)。宗教信仰基本信条就有一个“信”字,禅宗是心字,任何话头都不能放弃这个立场也。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是一尘
下一篇:如何是万法
 世可辞耶
 珠在何处
 不得唤作香匙
 不同色
 从苗辨地,因语知人
 遮掩不得
 我不患聋
 菩提以何为座
 大好寸丝不挂
 万法若无 普贤失其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的禅学进入世界的视野[栏目:包容的智慧]
 戒律戒自己,修行修自己[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我持续几年都是一边打坐,一边左手持念珠计数,右手持转经轮...[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相应29经 绳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223.石头怀志庵主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Lay Buddhist Practice - Appendix of Pali Passages[栏目:Bhikkhu Khantipalo]
 关于“人间佛教”之思考[栏目:人间佛教]
 大安般守意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抚慰南亚特辑之1:宗教面对灾祸可发挥的作用[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为了消除痛苦,就要减少欲望,但减少欲望本身又带来了新的痛苦,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