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迷时师度 悟时自度(曦比丘)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9

迷时师度 悟时自度 

曦比丘

   破除疑结的人,就好像六祖惠能说的:“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他已经开悟自度了。也清清楚楚:苦是什么、集是什么、灭是什么、道是什么,然后清清楚楚地知道如何熄灭苦,更清清楚楚地认识:苦的来源就是无明、烦恼;灭苦的方法,只有精进且念念不忘保持着正念、正见,明了世间没有一个实在的“我”。更洞察世间一切的苦都是由内心所造作,绝不是外在给予的。因此他便一直往内心去修证。所谓修证,即是证明内心的苦因就是贪嗔痴,于是慢慢地设法熄灭;同时可以证明内心的烦恼慢慢地少,苦也慢慢熄灭了;也可证明他所用的方法很正确,肯定不会假了,他已经对自己有很大的信心,并体验到涅槃的味道……哇!涅槃就是这样,没有烦恼,心很安乐,很清净,这就是我人生唯一要到达的目的。他清楚明了苦、集、灭、道,不再怀疑了。
  这里说的破除疑结,并不代表他已经证悟究竟的果位,不必再修了。他清楚明了,但还须一直修下去。只是对这一条道路(八正道)和这种正见不再怀疑罢了。我相信各位对于破除疑结的人已能清楚明白了;他清楚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要到哪里去,或者为了来生,或为了要熄灭过去的罪业、业障;只肯定学佛、修行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要灭苦,能得涅槃,安乐,不再烦恼,只为了这个罢了!这个目标已经不再动摇了。如果你对他说:修其它的法门,譬如念佛法门很好,是易行道;修禅宗很好,可以即刻开悟证果,持咒很好,像大悲咒,能有感应;念《地藏经》好,很有功德,能消除业障……再怎么跟他说,他也不会动摇,然而他也不会争执辩论,你说好是好的事,他肯定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因为外在的方便法门是随人而有所不同的。

摘自《你的烦恼熄灭了吗》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利与利他的关系(印光法师)
下一篇:扫塔涂地 香花供佛(远尘)
 佛法十疑略释(弘一大师)
 佛教的天堂和地狱的观念
 以因缘因果为依据的佛教道德观(马明博)
 谭嗣同的“度社会”(陈坚)
 无用的石头(释见介)
 直心深心回向心(智谕)
 悼同门圣严上人(性空)
 呆若木鸡的佛教徒(庐月居士)
 超越您的经验(索达吉堪布)
 如何拣择(星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六[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二)不即不离 4.虚受供养[栏目:善祥法师]
 关于如法回向的开示(丹真绒布仁波切)[栏目:回向]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三好的价值[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在家人如何减少杀业?[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人在病中的修持[栏目:宋智明居士]
 安居第二十二日(二):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嫉妒定是心肠小[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我特别的懒惰,自己也知道,怎么样让自己能勤奋一点?[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