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往生是现在的事(慧律)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92

往生是现在的事
 
慧律

  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临命终的事情。你能够万法回归当下,用大智慧打破无明、烦恼、习气,步步为营,护持这一颗清净心,这样念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念,保护这一颗清净心,这样下定决心保护它,慢慢慢慢,自自然然它就会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漂亮的蝴蝶就比喻作往生极乐世界。
  在末法时期,很多人都修净土法门,而不了解保护这一颗清净心的重要,不了解。毛毛虫变蝴蝶,毛毛虫怎么变蝴蝶呢?这里是毛毛虫,变……变作蝴蝶,从这里到这里,如果毛毛虫染上病毒,或被鸟吃掉,这个毛毛虫有没有机会变成蝴蝶呢?没机会,没有机会。
  毛毛虫比喻什么呢?比喻我们这一颗清净心,这一颗清净心,必须在现前当下这一念就要处理它。换句话说,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临命终的事情。你能够万法回归当下,用大智慧打破无明、烦恼、习气,步步为营,护持这一颗清净心,这样念佛:阿弥陀佛……这样念,保护这一颗清净心,这样下定决心保护它,慢慢慢慢,自自然然它就会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漂亮的蝴蝶就比喻作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只毛毛虫就比喻我们在娑婆世界。我们在娑婆世界烦恼很多,无明又重,习气也难改,这一颗清净心,就像这一只毛毛虫。
  我们现在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我现在念佛,烦恼不管它,阿弥陀佛……临命终的时候,期待临命终的那一刻,诸位,变成从这一段毛毛虫,马上就要等待这个蝴蝶,中间这个距离呢?毛毛虫要慢慢地转化……才能渐渐变成蝴蝶嘛!是不是?他不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每天都在等什么?每天都在等待变成蝴蝶,那这一颗清净心呢?依旧被烦恼所束缚,佛号派不上用场,百般地烦恼,百般地计较,在生活当中种种的苦痛,还不能警觉,舍不下,亲情、情人爱欲割舍不下,钱财名利也割舍不下,诸位,你想想看,这样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呢?是不是?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现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对!很好!记得是由现在的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升华,把这个执着、烦恼、分别,种种的习气断除,这样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心性上下功夫,到临命终的时候,我早就学会放下,到临命终,一下子莲花化生,一下子离五浊了。
  极乐世界是化生的,莲花化生,没有中阴身,对不对?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中阴身,你记得,保护这一只虫不要被鸟吃掉,不要被三毒细菌吃掉,不要让这只虫生病,这一只虫生病,还没有转化成蝴蝶就又病死了!什么是病呢?这一只毛毛虫就是我们的清净心,如果生病,就是无明重,这只毛毛虫就生病,无明少,这只毛毛虫就健康。斤斤计较,这只毛毛虫就生病;什么都忍不下,这只毛毛虫就生病。所以诸位,用一只生病的毛毛虫,你有把握在临命终转化成蝴蝶吗?没有把握。要怎样能够把握呢?万法回归现前当下这一念,当你在念佛的时候,记得同时要破除执着,这一只虫才可能活下去。就是这一只虫你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它。这只虫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一念清净心,这一颗清净心,你要坚持下去。所以,这个观念,重要的观念,毛毛虫要转化成蝴蝶中间不能出任何的差错;这颗心要直通极乐世界,中间你统统要放下,跟自己生死没有关系的,如印光大师所说随缘尽分,该放下的统统要放下。
  记得,要口业清净,要守口如瓶,要礼敬三宝,三宝是整个佛教的根,敬佛、敬法、敬僧,这是作为一个佛弟子最基本的要求,连佛都不敬,法都不信,僧都不敬,如何能够了生死呢?连信心都没有,是不是?所以我们应当了解,身、口、意一定要约束好,好好地保护这一颗清净心。
  不要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没有用的,不要把多余的生命浪费在没有用的事情,不要做那些你将来一定会后悔的事情,不要做那一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又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再贪着五欲六尘的享受了!为什么?我们的时间重要,我们的生命重要,我们的道业重要。
  记得!练习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包括你在睡觉,一样念佛自在,求生意志坚定不移。我说:常常梦到佛菩萨的人,常常梦到三宝的人,这个人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的。他的意识形态里面统统是三宝,他的意识形态里面统统是极乐世界,他一心一意就是在往生极乐世界,连在做梦统统梦到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想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人怎么不会往生呢?醒着的时候要往生,连睡梦当中都要往生,这个人必定往生!
  诸位,下定决心,了生死在一念之间。
                                
摘自《慧律法师演讲》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世因果(慧明)
下一篇:乘愿度她到家门(倓虚)
 蓝月夜(曹丹君)
 朝山的意义 朝山的功德 朝山的利益
 东方精神(川端康成)
 袍衣喻义(衍慈)
 学者力挺明贤法师 向“娱乐无底线”说“不”(金易明)
 善种福田(张永祥)
 止观法门(普明)
 
 庐山慧远的法性实有思想研究(陈建华)
 戒杀三则(莲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话头与疑情(虚云禅师)[栏目:禅宗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下册 学双运法[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栏目:学诚法师]
 问33:尊者,年纪大小会造成修行上的差别吗?[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放生不会刺激养殖业发展 放生是光明 一灯能除千年暗[栏目:妙祥法师]
 Rebirth[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在泰县净业寺开示[栏目:太虚法师]
 宣隆大师传 46、宣隆大师有关内观禅的重要教导[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