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六)发起菩提心方能成办解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45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六)发起菩提心方能成办解脱

【若发菩提心,即能证得圆满无上佛果。反之,则无以获证佛果。】

能否成办解脱的根本在于是否能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有菩提心就能成办解脱;若不具有菩提心,则无法成办解脱。因此当我们在行持善法之时,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菩提心是否圆满。

【故此,染着于轮回有漏善不善之发心、心所之分类任一三毒之发心,尤其具自私作意时,需当舍弃彼想。】

如同我们前面所讲解般,染着于贪嗔痴烦恼之发心,无论是无记之发心,还是善愿发心或救畏发心等恶念发心,都是一种过错,无法依此而成办解脱。也就是说,一旦发现自己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当下就应该放弃这样的恶念,因为它对成办解脱没有丝毫之作用。我们了知这些道理以后,就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发心是否如法。

所谓修行,从某种角度而言并不是很难,只要能把自己的心看管好,时时令它趋向于善法之中,就是在修法。正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说:“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告诫我们把自己的心看管好,不让它造作恶业,并多行持一些善法,这就是一切佛教的宗旨。但是,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这也是我们讲解诸多方便道的原因。

【因彼自利虽已灭尽三界烦恼,然所获仅偏于寂灭解脱之声缘寂灭乐,距遍知佛果尚远。】

我们已经详细讲解过发心的种类,其中中士道之发心,即为独自获得涅槃果位而发心修行。如同得过一次天花的人,此生不会再得一次一般,依中士道之发心而获得独自涅槃后,就不会再投生到轮回之中。但仅仅依靠中士道之发心,虽然已灭尽三界烦恼,从六道轮回中超越,但由于没有圆满证悟佛果之故,从自利的角度当中,一切功德没有呈现;从他利的角度当中,无法救度无始以来的如母众生,也就是不具备佛陀的遍知功德。这是中士道发心不圆满之处。

三种发心的功德与过患,前期已经做过详细的教授。如仅畏惧三恶趣而发心修法,目的是为了追求三善道,这是下士道之发心。当具有这样的发心,无论修学哪种法门,都只能获得人天福报之果。用佛教专业术语来讲,即无论修学远道法相乘、近道金刚乘还是捷径之道无上窍诀大圆满,最终都只能得到三善道之果。如同道家所追求的是天界果位,即便他们平常行持的善法看上去与佛教有多么相似,但是由于希求的目的不同,最终的结果只是人天福报。这就是下士道之发心。

为了自己能独自获得涅槃之果位而修行为中士道发心。虽然能寂灭三界之烦恼,超越六道轮回,但是自利一切功德与救度如母众生的他利都未圆满,因此仍未成就佛陀果位。

唯有具备上士道之发心,即为度化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证悟佛果而发心,才能最终成办究竟佛果。由此可知,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是成办解脱不可或缺之基础。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五)精进修法方能成办解脱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七)不能借“信心”之名而懈怠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五)经教三藏与论藏三学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五)不善业之杀业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一)愿菩提心的两个学处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三)追求神通并不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六)疑惑是信心增上的障碍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七)忆念父母恩德而发无上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何谓酬忏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二)前行的实修不可轻视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二)依止导师是成办解脱的前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六章 临济法门(一)——临济宗的创立 六、石霜楚圆[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19、文殊赞[栏目: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
 略说五戒 六[栏目:如瑞法师]
 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二、追随佛陀,在训练别人之前我们必须先训练好自己[栏目: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栏目:多识仁波切]
 知道不算,做到才算![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普门品》图文释义 32、救怨贼围困难图[栏目:普门品图文释义]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印顺导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维摩诘经序[栏目:太虚法师]
 认识生理特质[栏目:这样吃最健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