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十一、结语
 
{返回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5

  十一、结语

  以上先归纳总说四念处,为何在进入个别的念处之前要先归纳总说呢?因为要强调四念处是个不断舍离烦恼的过程,如在修身念处时若能舍离烦恼,在修习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时也能舍离烦恼。若能在修习法念处时舍离烦恼,修习身念处时也能舍离烦恼。由于离开烦恼是个不断的过程,所以,先依照四念处的次第整体概介,将一些观念交待清楚后,再进入个别的念处修法会比较容易,这是四念处归纳总说的要旨。

  若我们想以四念处作为解脱的法门,一定要运用法念处,以法念处才能将身、受、心结合在一起。身、受、心念处最后必须了解「名」、「色」的分别。在修行解脱的过程,有「名」、「色」的分别,四念处才能完整。所以,一定要有法念处,四个念处才能成为一个不断的过程,一个舍离烦恼的过程。

  四念处是一个整体,一个修行的过程,修习任何一念处时,它们会一起出现。修身念处时,受、心、法念处都会一起出现,只是强调以那一个方法入门而已。例如修身念处时,分别四大,修习四大以后,你的经验会包括受、心、法。至法念处分别五蕴,也包括身、受、心。待四念处成熟,了解四圣谛,体证涅槃。

  全文完

  【批注】

  (1) 南传巴利经藏中有两经说明「四念处」的修习法;一经在《长部》第22经(D.22),一经在《中部》第10 经(M.10)。两经内容大致相同,不过《长部》第22 经在法念处对「四圣谛」有更详细的解说;整部经的篇幅也较长,所以《长部》第22 经被称为《大念处经》,《中部》第10 经则称《念处经》。北传汉译藏经中,《中阿含经》卷二十四第98 经《念处经》(《大正藏》册1 ,页582 中~584 中)、《增壹阿含经.壹入道品》第十二第1 经(《大正藏》册2 ,页568 上~569 中)、《杂阿含》第605~639 经(《大正藏》册2 ,页170 下~177 中),有类似内容,但各经内容不如《大念处经》详细完整。

  (2) 南传佛教:又称南方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源于印度,其后向外传播,分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地之佛教。南传佛教之三藏以巴利文书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及由尼泊尔传入西藏、蒙古一带,称北传佛教、北方佛教。南、北传佛教在法服、戒律、典籍、学说、实践等方面,各有偏重,也各有特色。参阅《佛光》「南传佛教」,页3750 、「北传佛教」,页1586 。

  (3) 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拘楼国即今印度首都新德里。

  (4) 二十一种解脱方法是身念处十四种方法:(一)安般念;(二)四种威仪;(三)四种正知;(四)不净观;(五)四界分别观;(六)~(十四)是墓园九相。受的九种要素与心的十九种要素,各算一种方法,法念处有五种方法,合计《大念处经》共阐述二十一种解脱的方法。

  (5)《大念处经》的注释书:Samaggala Viiasini Volume III Maha Satipatthana Sutta Vinnana(《长部》注释书三《吉祥悦意.大念处经》PTS, 1971)。注释书的内容一般认为源自最早期的佛教。巴利三藏原始的古老注释书,在公元四世纪左右便失传。现在的版本是根据斯里兰卡所找到的辛哈利语(Sinhalese)的早期译本,由觉音尊者(Buddhaghosa)重译回巴利文。Nyanaponika Ther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Kandy , 1992 , p.10 。

  (6) D.15 ,相当于北传《长.第13 大缘方便经》,《大正藏》册1 ,页60 上、《中.第97 大因经》,《大正藏》册1 ,页578 中。

  (7) 南传有两经:《心材喻大经》(M.29)与《心材喻小经》(M.30);北传无。

  (8) M.82 ,相当于北传《中.第132 赖咤罗经》,《大正藏》册1 ,页623 上。

  (9) M.106 ,相当于北传《中.第75 净不动道经》,《大正藏》册1 ,页542 中。

  (10) 参见《法句经》(南传)203 偈(Dh.203)

  (11)“ekayana-magga”是复合词,“eka”是「一」、「单一」、「唯一」。“ayana”是「行路」、「目的」、「往来」。“magga”是「道路」。汉译相关经文之译词中,《杂》译为「有一乘道」(《大正藏》册2,页139 上、页171 上、页322 上);《中》译作「有一道」(《大正藏》册1 ,页582 中);《增壹》译作「一入道」(《大正藏》册2 ,页568 上);《别译杂阿含经》译作「唯有一道」(《大正藏》册2 ,页410 中)。大多数英译为「唯一之道」如Soma Thera, The Way of Mindfulness, p.17. U Silananda, Four Foundations Mindfulness, p.2. 译为“the onlyway”, Nyanaponika Ther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p.14. 译为“the sole way”, Sann Lwin, Great Discourse on Steadfast Mindfulness, p.1.译为“the one and only way”。就文献角度言,南传经典中的“ekAyana-magga”是对四念处的专称,没有其他修行法被称为“ekayana-magga”,因此以「唯一之道」来特称四念处的崇高立场,是可以理解的。参阅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华梵硕士论文,页30 。

  (12) 加行:即加功用行,为了成就涅槃所做的一切努力。

  (13)“Nibbana”源自动词“nibbati”,意为「被吹灭」、「被熄灭」,佛教以它表示熄灭了世间贪、瞋、痴之火,或去除了渴爱的纠缠。涅槃乃佛教终极的实践目的,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前者是虽断烦恼,仍有五蕴之依身;后者烦恼灭尽,五蕴亦灭尽无余。参阅《佛光》「涅槃」,页4149 。

  (14)(奢摩他),「观」为“vipassana”「止」为“samatha”(毘婆舍那)之意译。「止」是藉专注特定对象(所缘、目标),止息一切妄念、烦恼,达心一境性的禅定。「观」是以智慧观照此一特定对象的自相,可由特相、作用、现起、近因四方面观察;观照共相,一切法皆有无常、苦、无我的特质。由止培养定,由观开展慧;以定伏烦恼,用慧断烦恼。有定力,才能看清楚所缘,修真实观,断除烦恼。止与观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以完成解脱。参阅《佛光》「止观」,页1476 。

  (15) 「无为」是「有为」的对称,指非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之法。原系涅槃的异名,后世更于涅槃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诸说。参阅《佛光》「无为」,页5112 。

  (16) 中道:离开二边之邪执、极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观点、方法。中道系佛教的根本立场。因八正道的实践是远离乐欲及苦行等偏颇的生活态度,由此得以完成智慧,趣入涅槃,故称八正道为中道,乃实践上的中道。若正确理解缘起的真理,因而远离常见与断见,或有见与无见等偏颇之看法,住于中道正见,此为思想上的中道。参阅《佛光》「中道」,页1030 。

  (17) 念处之道是八圣道分中的前行道,此前行道是唯一的道路。此道路成就世间八正道,圆满出世间八正道,实现涅槃。《无碍解道》:「八支道中胜,四谛理中胜,离欲(涅槃)法中胜,此实唯一道,清净诸知见,汝等顺此行,降魔灭众苦。」参阅MSV, p.745 、帕奥禅师讲述,《正念之道》(高雄市:净心文教基金会,民90),页37 。

  (18) Dh.17「人若前作恶,今则奉诸善,如月出云散,普明照世间。」之故事。《法句经》的批注中,有许多与经偈内容相关的故事,近来并集为单行本流通。参阅达摩难陀编着;周金言译《法句经故事集》(宜兰:中华印经协会,2003 年),页332 。

  (19) 参阅Sutta Nipata verse 949.、MSV, p.746 、《正念之道》,页38-41 、《法句经故事集》,页279 。

  (20) 阿罗汉(arahant):第四果(最高果位)。指断尽三界烦恼,证得最后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参阅《佛光》「阿罗汉」,页3692 。

  (21) 四无碍智:指四种自由自在无所障碍的理解能力(智解)与言语表达(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而言,称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参阅《佛光》「四无碍智」,页1778 。

  (22) 神通(abhinna):依修禅定而得无碍自在、超越人间、不可思议之作用。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等六种神通。得神通者,亦有各种层次,唯佛陀六神通无碍自在。参阅《佛光》「神通」,页4251 。

  (23) 火遍三昧:火遍是十种遍处禅之一,以火相为所缘,修习禅定。参阅觉音尊者着;叶均译,《清净道论》(高雄市:正觉学会,民89)页170 。

  (24) 波罗蜜(pAramita):由过去世乃至今生所累积的善业、功德等成就解脱的资粮。

  (25) 悦行(Patacara)Dh.113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活一日,而得睹见之」之故事。参阅《法句经故事集》,页230 。又《长老尼偈》的注释书也提到这个故事(5 偈‧10)。

  (26) 须陀洹果(sotapanna):上座部佛教四果中最初之圣果,故又称初果。译为:「入流」、「预流」,入于圣流之意。断三结,即我见、戒禁取见及疑结。初果圣者最多经七番人天的轮回,必然解脱。参阅《清净道论》,页693 。

  (27) 天人于寿命将尽时身体所现的五种衰亡相。即(一)头上花萎靡;(二)腋下出汗;(三)衣裳污秽;(四)身失威光,且生臭气;(五)不乐本座。参阅《佛光》「五衰」,页1142 。

  (28) 修习四念处,走上解脱的正道,观智渐成熟,至种姓智,超越凡夫种姓入圣者种姓,直接取涅槃为所缘,悟入道智,证得果智,实践出世间道。参阅《清净道论》,第22 章。

  (29) 南传阿毘达摩(Abhidhamma)亦作论藏;是上座部佛教所承认的巴利三藏圣典之一,是佛教权威性的圣典。论藏里有七部论:《法聚论》(Dhammasangani)、《分别论》(Vibhanga)、《界论》(Dhatukatha)、《人施设论》(Puggalapannatti)、《事论》(Kathavatthu)、《双论》(Yamaka)、《发趣论》(Patthana)。《法聚论》与《发趣论》对心有详细的分别。参阅菩提比丘英编;寻法比丘中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香港:佛教文化事业,1999)导读,页xviii 。

  (30) 「念」是十九个遍一切美心的心所之一。「美心」,或可译为「善心」。在瑜伽行派「念」是属于五种别境心所。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71 。

  (31)“Arammana”或译为「对象」、「目标」、「缘境」。

  (32) 四食: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食」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段食是指食物的营养或食素,能维持、滋养色身。触食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而长养身者。思食于思心所欲求之境,生起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识食是以识为食,支持有情生命。四食滋养维持一切名色法的相续。参阅《佛光》「四食」,页1741 。

  (33) 四漏:即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漏」(Asava)意指流出之物,一般指烦恼而言。欲漏是对欲乐之贪染;有漏是对有(存在或生命)之贪着;见漏是对邪见的执着;无明漏乃烦恼之根本,令众生轮回生死,无法出离。

  (34) 四种取:欲取、邪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欲取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也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是执着邪见,如断见、无作见等。戒禁取是认为持种种戒禁,如狗戒、牛戒等,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是执着「身见」,认为五蕴的任何一蕴是「我」或「我所」,经典中提出二十种身见。参阅《佛光》「四取」,页1704 。

  (35) 南传有《象迹喻大经》(M.28)、《象迹喻小经》(M.27);北传有《象迹喻经》,《大正藏》册1 ,页464 。

  (36) 自相(sabbAva-lakkhaNA),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的体相,亦即不与其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的特质者。参阅《佛光》「自相」,页2528 。

  (37) 共相(sAmanna- lakkhaNA),共通之相;一切法皆有无常、苦、无我的共相。

  (38) 四正勤:又名四正胜、四正断,策励身、口、意的修行,不令放逸。即:已生恶令速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39) 四种正知为(一)有益正知(satthaka-sampajanna);(二)适宜正知(sappaya- sampajanna);(三)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nna);(四)不迷惑正知(asammoha -sampajanna)。参阅本书:正知。

  (40) S.47.6,《杂.第617 经》,《大正藏》册2 , 172 下。

  (41) 即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

  (42) 观智未成熟会生起光明、智、喜、轻安、乐、胜解、策励、现起、舍、欲十种观的染。若要观智成熟,更上层楼,须远离十种观的染。参阅《清净道论》,页654-658 。

  (43) 参阅《清净道论》,页662 。

  (44) 行舍智(sankhArupekkhA-nANa)是世间最高的观智。观一切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并以种种行相观空之后,禅修者舍断怖畏与欣喜,对诸行无动于衷而中立,不执着它们为「我」或「我所」。参阅《清净道论》,页674 。

  (45) 见道:行舍智后,以涅槃为所缘,于道心生起的一剎那,断除三结(身见、疑、戒禁取),同时彻知苦谛、断除集谛、证悟灭谛(涅槃)、开展道谛。见道以前为凡夫,入见道以后为圣者。

  (46)「依无常而观以断常想,依苦而观以断乐想,依无我而观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喜,离欲以断贪欲,令灭以断集,定弃以断执取。」《汉译》卷43 ,页79 、MSV, p.757~758 、《正念之道》,页66。

  (47) 输入「循身观」于CBETA 电子大藏经共查到187 笔。玄奘译《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皆译为「循身观」。「循」本义作「行顺」解,乃顺道而行之意;此处作依次随顺观察之意。

  (48)「我」(Atuman):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自我、本质。泛指独立永恒存在的主体,此主体存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支配统一个体,乃印度思想界重要主题之一。佛教主张无我说,明示缘起的存在,否定永恒(常)、独一(一)、自主(主)、支配(宰)的「我」。身,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集合体,没有常、一、主、宰的「我」存在。参阅《佛光》「我」,页2937 。

  (49) 密集(ghana):意为紧密的、结实的。身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集合体,凡夫被外表的整体概念所蒙蔽,故有密集的概念产生。若能以智慧观察,看清楚身的真实情况,便可解开密集。

  (50) MSV, p.757 、The Way of Mindfulness, p.35 、《正念之道》,页64 。

  (51) 身由地、水、火、风四大种色与由大种所造色所组成,共二十八种色法。色法无法单独存在,只能以色聚的组合型态存在,共有二十一类色聚。同一粒色聚里的诸色,同住一处,同时生灭。同一粒色法的所造色,来自或依靠同一色聚中的四大,而四大是互相依靠。以智慧如实照见它们。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1 、帕奥禅师着;弟子合译,《智慧之光》(马来西亚:第三版2003),页79 。

  (52) 六受身:是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53)「观乐受为苦,观苦受如刺,舍受之宁静,观之为无常,比丘如实知,寂然而行道」S.IV.207, PTS、MSV, p.761 。

  (54) 有的主张十六倍,也有主张十七倍。十六是印度吉祥的符号,说十七是加上过去的前一剎那,那不应该算,所以严格说应该是十六。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45 。

  (55) 参考《清净道论》,页6 。

  (56) 五门心路过程(pan cadvara-vithi):当目标撞击任何一个根门时,有分产生波动、被截断,接着「五门转向心」生起,转向该目标,之后生起五识,如「眼识」,能识知颜色。紧接而起的是「领受」眼识所识知颜色之心,随后生起推度或「检查」该目标之心,接着生起「确定」目标之心,然后有一系列(一般是七个)的心执行「快速地跑」(速行心)向目标,以识知它。若目标是「极大所缘」(明显),在速行后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缘取前速行已识知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彼所缘之后心再度沉入有分。若目标不明显,彼所缘不会生起。注(56)~ (62)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四章。

  (57) 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当心路过程发生于五门时,事实上涉及两门:根门与意门。意门心路有二:(一)随五门之后生起;(二)纯粹只发生于意门的心路。

  (58) 阿毗达摩藏将心分别为许多种类,即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心。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心识,实际上是一连串剎那生灭的心,极迅速地相续生灭,我们无法察觉它们是个别不同的心。阿毗达摩不单是把诸心分门别类,更重要是呈现它们为一紧密相互交织的整体。《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8 。

  (59) 唯作心(kiriyacitta):这类心非业亦非果报。它虽涉及心识活动,但此活动并没有造业,因此不能产生果报。

  (60) 转向心(Avajjanacitta):当外在目标撞击根门时,该心在相符五识生起之前生起,作用是转向呈现于根门的目标。若在五门生起,名「五门转向心」。在意门心路过程生起名为「意门转向心」。

  (61) 异熟心(vipakacitta):是过去业的异熟,是最后死心的无明相续。

  (62) 速行心(javanacitta):直译为「迅速地跑」。一系列(一般是七个)的心执行快速的跑向目标以识知它的作用。从道德角度来说,这速行阶段最为重要,因为善心或不善心即在此阶段生起。

  (63) 昏沉(thina):是心的软弱或沉重。特相是缺乏精进;作用是去除精进;现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无聊或懈怠。《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63 。


{返回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开示 身念处 一、安般念
下一篇: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十、四念处的所缘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八、四念处是一个过程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十一、结语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九、四念处共通的修习法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一、五盖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七、四念处适合一切根性
 禅修开示 身念处 六、墓园九相
 禅修开示 身念处 五、四界分别观
 禅修开示 修习念处的成果
 禅修开示 身念处 七、总结
 禅修开示 法念处 四、七觉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意幻供养的功德利益[栏目:达真堪布]
 禅学讲座[栏目:禅宗文集]
 为医护人员祈愿文[栏目:社会·职业篇]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四)[栏目:杂阿含经]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五卷[栏目:净空法师]
 入菩萨行 附录 中国藏传佛教“修心”文集 三、佛子行三十七颂[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76 不着相[栏目:活得快乐]
 供僧请法见闻记[栏目:[南传佛教]人文历史传记]
 延寿之道[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印光与《峨眉山志》[栏目:业露华]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