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浴佛得大菩提心
 
{返回 法忍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3
浴佛得大菩提心
第275期明觉 文:法忍法师

  上一期的文章一一介绍了浴佛的起源、现代的实践及浴佛的意义。当中提及以前西域的浴佛习俗,是天天进行的,这似乎与我们以往对浴佛的认知有一些不同;而且,天天浴佛的意义其实对於修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有著十分正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会对浴佛与菩萨道、菩提心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一、常浴佛,除心垢

  上一期已引述过唐代的义净三藏所写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的〈灌沐尊仪章〉,当中「大师(佛陀)虽灭,形像尚存,翘心如在,理应遵敬。或可香花每设,能生清净之心;或可灌沐恒为,足荡昏沉之业」这几句话是有十分深刻的意义的。这一方面说明了佛子应如何尊敬佛像,另一方面亦说明了一个佛弟子在佛入灭之后,应如何行持,才可清净烦恼、去除业垢。

  当中「大师(佛陀)虽灭,形像尚存,翘心如在,理应遵敬。或可香花每设,能生清净之心」就说明了佛陀虽然已经入大涅槃,但是在这个凡俗世界之中,亦有不少佛像传世。作为佛弟子的我们,面对佛像、礼佛时,应该观想佛像就等於佛陀在世一样的生起尊重心;或以香、花等供养佛像。这样以尊敬心瞻礼、尊敬、供养佛像,可以使我们清净自心。这是因为我们礼佛或瞻礼佛像时,是一心尊敬,而且会以佛陀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他的慈悲、智慧、德行等等,依他的教法修行。就正如《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因此,作为一位「听话」的佛弟子,最重要的无非是要做到「依教奉行」这一点,这个才是真正的报恩,才是真真实实的供养。亦正因如此,我们依著佛陀的足迹、教法去修行,才可以将我们无始以来的罪垢消除。另一方面,「或可灌沐恒为,足荡昏沉之业」两句,说明了浴佛的意义与功德:在当时的西域固然有每天浴佛的习惯,而且去年年底,我带学生、信徒们去缅甸朝圣,我们在仰光大金塔内,看到有很多浴佛的盆,亦看到有很多当地信徒在朝拜之后纷纷去盛水浴佛;因为当地的佛弟子相信,如果常常浴佛,足以清净烦恼、去除业垢。

  二、浴佛心态三级进

  常常浴佛,不但足以清净烦恼、去除业垢;而且还可以使我们发起增上的菩提心。这是因为我们浴佛时,如果可以「随文入观」――随著《浴佛偈》来作观想,我们便可以从清净自己的身心,到生起与众生同登觉岸的菩提心。其实这首《浴佛偈》有著三层的意义,可以使我们生起从尊敬佛陀,到学习佛陀,到发菩提心这种三层次的心态:

  1. 「我今灌沐诸如来」,当我们立於释迦太子像前,我们心中念起这一句,可以使我们生起一份对释迦牟尼佛的尊敬。从释迦牟尼佛身上,我们观想十方诸佛,并生起对一切诸佛如来的崇敬;
  2. 「净智功德庄严聚」,到读到这一句时,我们应观想到一切已成正觉的诸佛如来身中,是一切圆满功德、智慧、慈悲的集合。我们既尊重如来,我们更应学习他们的慈悲与智慧,并以他们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以期一天我们可以成无上正觉。
  3. 「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这两句话,就明了我们既依著佛陀的教法修行,并以诸佛作为自己的榜样,我们在学习他们的慈悲时,应该发起「自己与众生一同证得觉悟/成佛」的心。这种愿成佛度众生的心,就是我们平日所常推许的「菩提心」。

  如果我们在浴佛的时,一面唱著《浴佛偈》,一面有发起这三种层次的菩提心,便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能「依教奉行」的佛弟子了。

  当然,我们在中国的浴佛习惯只是在每年的四月初八日进行浴佛,但是我们「愿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不应只在每年的四月初八日才发起。我们应该时时以佛陀作为修行的榜样,应时刻依著他的教法去修行,并天天都发下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就如像以前西域的浴佛习惯一样,天天浴佛,以清净佛弟子的身心。


{返回 法忍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义工菩萨
下一篇:浴佛源流、当代实践及意义
 出家人的姓氏
 直下承担
 吃蔬果、植物不是「杀生」
 吃「素」不等於食「斋」?
 圆融的佛化人生
 学佛就是「性格上的培养」
 朝圣圣地的形成――中国普陀山
 浴佛得大菩提心
 21世纪的「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
 佛门中动人的亲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沙门果经[栏目:戒[集]蕴品]
 你心没动,就伤害不到你[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信仰是为了修炼自身而为,还是与外界的神灵对接?存在万物之神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中观论颂讲记 悬论 三 中论之特色 三 立破善巧[栏目: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
 唯识学中的知识论(德澄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享受修行之1:现代修行人的选择[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法华特论 第二十五 药王菩萨本事品---同[栏目:冯达庵居士]
 佛教的数学[栏目:星云法师]
 心甘情愿 不要做海豚[栏目:往事百语]
 呼吁美苏英倡导和平[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