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开示 心念处 一、前言:心事难测
 
{返回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5

心念处cittanupassana

  一、前言:心事难测

  心念的活动与身、受相牵连,一切的烦恼,都以六门为媒介,均以触受与觉受为取舍,逢苦则忧、遇乐即喜;喜则生起贪心,忧便生起瞋恼心。有时心境不苦不乐,似无贪瞋,事实上是迷糊于所缘,不明事理,即是愚痴。因此心的内容,包含所有的受,也具足了贪、瞋、痴的全部。心剎那变化,当然是无常的,但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恒常的,我们常听到: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此心不渝。这是错误的想法,也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心念处的修行,就是透过止、观的修练,了知心的缘起性、无常性,放下「我」的执着。

  要清楚分辨「心」与「智慧」二者的不同。心,我们应彻底地了解;智慧,我们应该修,应该让它发达。了解心是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心存在于我们的中心位置,在所有的名色法当中,它的变化最快,「我」的概念最强。以智慧了解心的无常,才能去掉「我」的概念,了解心的缘起、心的空。


{返回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开示 心念处 二、观察十六种心
下一篇:禅修开示 受念处 六、结语
 禅修开示 修习念处的成果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五、四圣谛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二、五取蕴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十一、结语
 禅修开示 受念处 六、结语
 禅修开示 法念处 四、七觉支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一、《大念处经》普受重视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三、四念处是「唯一的道路」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一、五盖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十、四念处的所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栏目:包容的智慧]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五讲(第7~8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相应69经 非我的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为什么说认为年轻就不会死是幼稚的想法[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三十九卷[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无论怎么念佛,妄想还是有,这样下去,到临命终时,有人助念能提起佛号,是否能往生?[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呆若木鸡的佛教徒(庐月居士)[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人生难得须珍惜——光明楼信众问答[栏目:传喜法师]
 漫说《长阿含》(卷十二)~B 佛陀对于“见不可见”的探究[栏目:界定法师]
 佛法是不是哲学(太虚大师)[栏目:佛教与哲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