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宣隆大师传 25、「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7

宣隆大师传:25、「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道智(Magga Ñāṇa)只会出现一次,但果智(Phala Ñāṇa)可以出现多次。

  须陀洹道(Sotāpatti Magga)、斯陀含道(Sakādāgāmi Magga)、阿那含道(Anāgāmi Magga)与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皆只会出现一次,不会出现两次,因此,他们被称为「四亡者」。

  须陀洹果(Sotāpatti Phala)、斯陀含果(Sakādāgāmi Phala)、阿那含果(Anāgāmi Phala)与阿罗汉果(Arahatta Phala)皆可进入多次;只须情况许可,已证相关道智的圣者是可以随时随意进入的。因此,他们被称为「四活者」或可多次出现者。

  不同程度的信

  不同种类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信(Saddhā,Conviction)。

  世俗人的信并不稳固或可靠,因此,人们称之为「头碰头连结型的信(Butt-joint Conviction)。」

  圣者(已证道智者)的信是稳固和可靠的,因此,人们称之为「钩环相扣型的信(Hook-TypeConviction)。」

  佛陀的信至上坚固,因此,人们称之为「环环相扣型的信(Ring-Type Conviction)。」

  在证得初果后,佛法的证悟只会向上升进(1)

  这么说是因为:当一个人修习内观禅,在他证得初果(须陀洹或入流果)之后,是永不会再恢复世俗人的身份的,他只会向上升进,成为二果(斯陀含或一来果),然后成为三果(阿那含或不来果),然后再向上升进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一位阿罗汉(Arahanta)。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宣隆大师传 26、迦韦大师与被誉为三果的杜维邦女士会面
下一篇:宣隆大师传 24、维持色身之四缘 ── 业、心、气候、饮食(开示)
 宣隆大师传 25、「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宣隆大师传 43、轮回安息塔的建筑
 宣隆大师传 16、回答四位大师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36、宣隆大师所传授的禅修方法
 宣隆大师传 字词集注
 宣隆大师传 22、第一次访问仰光时回答前总理吴努(U Nu)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44、卢简拿打法师在敏建镇的一次说法摘录
 宣隆大师传 24、维持色身之四缘 ── 业、心、气候、饮食(开示)..
 宣隆大师传 18、宣隆古创寺(迦韦大师定居之处)的缘起
 宣隆大师传 34、提篮式的思心所(Poke-ma Cetanā)(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宗诗歌境界 附录 一、主要参考书目[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栏目:傅味琴居士]
 三皈五戒的意义 (文珠法师讲述)[栏目:基础佛理]
 安禅制毒龙 禅七开示录(七)――第三日 大堂开示[栏目:性广法师]
 满目青山尽是禅[栏目:莲心慧语]
 2010年观音法会开示之(六)六度之般若波罗蜜[栏目:达真堪布]
 第十二 小集积经之义释[栏目:大义释]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金刚乘[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关于临终关怀的开示[栏目:仁焕法师]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栏目:李利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