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宣隆大师传 25、「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7

宣隆大师传:25、「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道智(Magga Ñāṇa)只会出现一次,但果智(Phala Ñāṇa)可以出现多次。

  须陀洹道(Sotāpatti Magga)、斯陀含道(Sakādāgāmi Magga)、阿那含道(Anāgāmi Magga)与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皆只会出现一次,不会出现两次,因此,他们被称为「四亡者」。

  须陀洹果(Sotāpatti Phala)、斯陀含果(Sakādāgāmi Phala)、阿那含果(Anāgāmi Phala)与阿罗汉果(Arahatta Phala)皆可进入多次;只须情况许可,已证相关道智的圣者是可以随时随意进入的。因此,他们被称为「四活者」或可多次出现者。

  不同程度的信

  不同种类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信(Saddhā,Conviction)。

  世俗人的信并不稳固或可靠,因此,人们称之为「头碰头连结型的信(Butt-joint Conviction)。」

  圣者(已证道智者)的信是稳固和可靠的,因此,人们称之为「钩环相扣型的信(Hook-TypeConviction)。」

  佛陀的信至上坚固,因此,人们称之为「环环相扣型的信(Ring-Type Conviction)。」

  在证得初果后,佛法的证悟只会向上升进(1)

  这么说是因为:当一个人修习内观禅,在他证得初果(须陀洹或入流果)之后,是永不会再恢复世俗人的身份的,他只会向上升进,成为二果(斯陀含或一来果),然后成为三果(阿那含或不来果),然后再向上升进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一位阿罗汉(Arahanta)。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宣隆大师传 26、迦韦大师与被誉为三果的杜维邦女士会面
下一篇:宣隆大师传 24、维持色身之四缘 ── 业、心、气候、饮食(开示)
 宣隆大师传 40、意大利比丘卢简拿打法师的到访
 宣隆大师传 33、离开故乡的望杜志(开示)
 宣隆大师传 17、回答唐达镇僧团领袖、最高大哲士唐达大师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9、成为具戒比丘后返回家乡宣隆村的第一次说法
 宣隆大师传 27、法(Dhamma)的特质(开示)
 宣隆大师传 38、五怨敌(开示)
 宣隆大师传 31、比丘尼圣弟子悦行(Paṭācārī)(开..
 宣隆大师传 11、雪儿在望燕坡峡谷为迦韦大师兴建寺院
 宣隆大师传 30、在家妇女都会清楚知道的五件事(开示)
 宣隆大师传 宣隆大师法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 施带者[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六祖坛经讲记 第71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人间菩萨 知足惜福谈衣着[栏目:证严法师]
 偷盗三宝物重罪,佛不能救能自救否?[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圆满的句号[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念佛三昧,三昧中王。[栏目:张秉全居士]
 五根具足,是指哪五根?[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品味孤独(演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由戒生定[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第四册 励志自思篇~1[栏目:佛光菜根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