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善与十恶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6

十善与十恶

  幸与不幸的生活是受到善与不善业的影响。

  十善:

  善行将带来善的功德(善业,Punna),一种高品质的、纯净和明晰的心识。一个人的心识,如果不善加控制,将受恶力的影响导致恶行,为自己带来烦恼。功德净化我们的心识,抑制贪、嗔、痴等坏的心念。贪欲导致渴求和欲望永远无法满足,嗔恚导致愤怒和不满,而愚痴是贪欲和嗔恚的根源,将恶行当作善行。这三种恶根为人类带来不幸,抑制了人类向善、学佛和修持佛法的心。

  功德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它将我们和善业,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时提升了我们思维的境界。物质的财富会因为盗窃、水灾或火灾而消失,功德的利益却紧跟着我们,永远也不会失去,因此,我们要不断的累积功德。一个人能获得幸福,主要就是功德的展现。

  功德是大收获。它的大门永远打开,任何人都能轻易的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一个拥有功德的人,如果他想做生意,将会碰很好的机会和朋友,如果他想求学,他将会晋身名校,如果他想修行,将会遇见有高深修养的导师,协助他开发心智。他的一切梦想,都会因为功德的回向而实现。功德同时也帮助人往生善界,或提供正面的条件,协助他证悟涅槃。

  功德,是各种不同善行的积累。这有如优良的土壤,造就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善行造就的功德,同样可以回向给他人,如:僧人、修行者、父母、祖父母等。一个人的善行,将会造成许多不可思议和美妙的结果。

  佛陀阐述了十种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和宁静生活的善行,我们必须以我们的智慧,对他做全面的了解。这种善行是:

  一、布施。

  二、持戒。

  三、禅修(发展心灵的力量)。

  四、恭敬(礼敬佛陀,尊重一切圣贤、师长)。

  五、服务社群。

  六、随喜功德(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

  七、回向功德与他人。

  八、弘扬正法。

  九、学习和聆听佛法。

  十、正直己见(矫正自己不正确的见解)。

  实现十种善行,不仅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任何实现善行的人,都会获得利益。发展心灵力量,能使人更容易的接近和实践佛法。尊重贤德者,能稳定社会。服务社群,能提升他人的生活素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或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人,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弘扬和学习佛法是一种自我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人理解佛法的微妙。学习佛法的同时,也矫正了自己不正确的见解。

  佛陀曾经这么为我们开示:

  如果一个人做了善行,

  他应该继续不断的做,

  他应该喜欢于自己的善行,

  善德的积累将带来安乐。

  《法句经》V.118

  不要轻视小小的善行,

  不要以为它不会带来善报。

  一滴滴的水珠,能装满整个水瓶,

  累积一点一滴的善,以将福德满盈。

  《法句经》V.122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恶
下一篇:僧人的品德
 僧团的发展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四章 佛教与文化
 信心与治疗
 僧人的品德
 科学时代的宗教
 佛教与哲学
 道德与心灵的发展
 自我保护
 社会的变动
 佛教的丧葬仪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只看上师开示,但是不做早晚课,这样如法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慧眼破嗔心,疏通成佛路[栏目:达真堪布]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39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23[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如法的皈依是什么?怎样皈依才能获得皈依戒、皈依体?[栏目:陈兵教授]
 义学大师溥常法师[栏目:黄夏年教授]
 相应39经 像木柴那样经[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三摩地的力量[栏目: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G 1116经叙述天帝释向佛请教佛法。[栏目:界定法师]
 每天忏悔业障的要求及修法简轨的开示[栏目:丹真绒布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