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持戒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57

持戒

  持守戒律,不单能培养道德规范,同时也能为众生提供更高的服务。

  每一个国家或社会都以一套自己的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也和法律关系密切。一个正确的行为是不抵触任何法律的。这种人类自我缔造的法律,通过了长时间的验证和修订。法律是以社会和人文的标准而拟定的,法律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德规范。

  相对来说,佛教的道德观并不是人类思维的发明,也不是以宗教的价值观取代人类的价值观,而是基于一种宇宙的自然法──「业力」,即所谓的「善行」与「恶行」的果报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一切为人类带来「利益」的「行」,不一定就是「善行」,因为它可能为其他众生带来精神或肉体的痛苦。

  佛陀曾提出一个简单而意义深长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鉴别善与恶行?」这问题对佛教徒来说,是太简单了。一切「行」的本质以正确的心念为出发点,不包含贪、嗔、痴的成份,就是善行。反过来说,不包含慈悲、施舍和智慧等的一切行,就是恶行。我们应该了解贪、嗔、痴就是邪恶的根源,慈悲、施舍和智慧就是三种善的根源。这两大类的根源,就是一切「行」的缘起。不管一个人如何忽视这些「行」的真性,都深深的受到这些「行」所带来的果报的影响。

  「意」的行,是一切「身」和「语」的行的基础。身为佛教徒,首要的任务就是断除导致「意」行的贪、嗔、痴。这么做并不是奉承「神」的旨意,如果以这种思想,就是智慧还不圆满。这么做,就好像小孩子因顽皮而害怕被处罚。佛教徒必须拥有理解力和智慧,透过道德的增长,能开发心灵的基础,从而获得解脱。他清楚的理解到,一切喜乐和痛苦都是业力的作用,要减轻或消除一切「苦」,除了要「精进」外,还要防止一切「恶行」,他行善,因为他知道,唯有「善行」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宁。每个人都向往过幸福的生活,因此必须为「幸福」制造条件,致力于「善行」遏止一切「恶行」。这种心灵的进展,遏止了一切「反社会」的行为,因此不单利益自己也利益了整个社会。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五戒
下一篇:十恶
 容忍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七章 占星与解梦
 他方世界
 占卜与符咒
 不灭的灵魂存在吗
 能知道第一因吗
 佛陀的继承人
 自我拯救
 戒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孝悌精神在企业经营的应用[栏目:蔡礼旭老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七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 359~429)[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四)[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为名闻利养的风气怎样才能改善?[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如何看待佛教徒弘扬外道典籍[栏目:成峰法师]
 心为何物[栏目:法界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五九)[栏目:杂阿含经]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胡孚琛)[栏目:佛教与科学]
 烦恼的味道[栏目:莲心慧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