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福德日记3月17日─什么是大悲心?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5

3月17日─什么是大悲心?

所谓大悲心,就是不忍一切众生受苦而欲拔除痛苦、给予安乐的心态。之所以为「大」,是因为「如来于一有情起大悲时,与一切有情而无有异」。如果没有这个「不舍一切众生」的心态,就不是大悲心。声闻、缘觉有悲心,但大悲心唯佛、菩萨独有。大悲心是大乘法跟小乘法的主要差别。

大悲心是菩萨修行的核心,其重要性在经典里是一再被强调的,例如「行大悲者,谓菩萨学」、「菩萨如是修学大乘,以大悲为本」、「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等等。

大悲心可说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为什么?因为佛是从菩萨生的,而菩萨的菩提心是依据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菩提心之因。菩提心圆满,佛果就成就。而成佛以后,就向声闻、缘觉乘的行者说法。因此,如果没有佛,就没有声闻和辟支佛。同样,没有菩萨,就不可能有佛,而如果没有大悲心,就不可能有菩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大悲心是大乘、小乘一切佛陀教诲的根本。

月称著作《入中论》时,一开始的归敬偈并非赞颂诸佛、菩萨,而是礼敬大悲心。月称在礼敬赞里提到,大悲心是诸佛的种子,在成佛道上开始、中途、最后都须修学、长养,所以礼敬大悲心。「大悲心是菩提心之本」,将来能够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全都依大悲心的修习而来。

 

慈悲的善巧与空性的智慧,应永不分离,犹如鸟的双翼,缺一不可。

徒具悲心不足成佛,仅靠了悟空性亦无法得证。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福德日记3月18日─什么是菩提心?
下一篇:福德日记3月16日─一则有关抄经的故事
 福德日记8月23日-过着自觉的生活
 福德日记3月10日─什么是出离心?
 福德日记7月22日─三个筛子
 福德日记7月30日─如何做一个乐观的人?
 福德日记9月19日-慈悲.孝亲.佛欢喜(中)
 福德日记6月9日─察觉愤怒的生起
 福德日记1月29日─捐款给慈善机构
 福德日记8月18日-慈悲.孝亲.佛欢喜(上)
 福德日记9月16日-要做早、晚课!
 福德日记11月4日─ 放下就是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0~59)[栏目:傅味琴居士]
 五蕴[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一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的异同[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