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仁慈与杀生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9

仁慈与杀生

  仁慈与杀生永远无法并存。

  佛教不认为杀生可以合理化,仁慈和杀生根本就无法并存。很多人杀死他们心爱的宠物,是因为不忍心看见牠们受苦。如果这种做法是正确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同样的手法杀死那些生命垂危、忍受极大痛苦的亲人呢?

  当人们看见他所蓄养的宠物患病时,因不忍心牠们受苦而将牠们杀害,他们把这种行为叫做仁慈的杀生。其实这对那些宠物并不仁慈,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避免和防范将来可怕情景的发生。如果人类对动物有真正的仁慈,就不会因为要解除动物的痛苦而杀害动物。不管人类是多么的诚意和仁慈,杀生同样是不正确的处理方法。虽然说,这类的杀生并没有嗔恚的成份,可是人类还没有理由来使杀生合理化。

  很多人误解以为动机是善良的,杀生也可以是一种善行。杀害病患的宠物是为了解除牠们的痛苦,这种行为如果是善良的,我们怀疑他甚至有更善良的意图和动机。杀生是意识产生后的行为,注定会带来有害的结果。因此,佛教认为「仁慈的杀生」和「安乐死」是不会产生善业的。

  佛陀说,只要人人都不杀生,就能和睦共处。佛教无法承认「仁慈的杀生」的合理性。但是,在无嗔恚也非嫉妒,并非蓄意伤害的情况下杀生,是可以被原谅的。

  话说回来,众生的苦是恶业造成的,如果要「仁慈的杀生」不如防范恶业的形成。佛教有一套完善的系统来减轻和消除痛苦。

  自卫与杀生:

  佛陀告诫人们不要杀生,如果每个人都遵守这一项原则,就不会自相残杀了。佛陀说,即使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为了自卫也不能杀生。以武器来捍卫自己,但是不伤及其他生命,是一种仁慈的行为,人类太爱惜自己的生命了,不准备放弃。有这种仁慈的心就不会遭遇不幸。实际,人类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而斗争是一种自然的反应,自卫却是另一回事。当自卫时,无意的杀害对方,是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如果是蓄意的,就会造成恶业,就得面对果报。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杀生就是杀生,不能因为不赞成时称为「谋杀」,赞成时称为「处死」,我们的战士被杀害时,称为「牺牲」,赞同杀生也就是赞同战争。如果我们排除了一切情绪的因素,我们就会了解到杀生就是杀生。

  在过去,很多科学家和宗教家都以「神圣的战争」、「仁慈的战争」、「正义的战争」、「无痛苦的战争」来夺去他人的生命。他们声称,只要刀刃是锋利的,死亡就不会痛苦。佛教绝对不承认有合理的杀生存在,当一个生命受到另一个生命威胁时,任何人都有权力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六章 环境与生存
下一篇:佛教徒与参军
 万物无常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
 佛教徒与参军
 偶像崇拜
 诵经
 佛陀的奉献
 究竟的真理
 佛教对动物生命的态度
 十恶
 禁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宏誓愿与三聚净戒如何匹配的?[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在观修中,有时候会有一些很不好的念头,该如何面对?[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二〇一〇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释亲怀 沙弥)[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论唐代士大夫奉佛的原因[栏目:湛如法师]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四卷[栏目:净界法师]
 华严面面观[栏目:华严文集]
 菩提树下心清凉[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修行的态度与道情[栏目:许士群居士]
 请发菩提心[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佛说当来变经》白话[栏目:超然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