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1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3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1集

  这一集首先接导师《以佛法研究佛法》中的内容。佛法就是佛的法,由佛陀现证等觉而来,佛陀善巧宣说,让弟子离诸热恼,当下现见;所以师父说时时刻刻都是悟道的因缘,每个当下都是堪破自我的机会。这引导我们趋向灭苦的正法就是我们的归依处。

  下面杂含854经和296经,都讲了佛陀悟道的内容,也就是缘起法。众生虽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但却都很关心自己或他人死后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也反映出我们不但认为这个生命中有一个“我”,这个“我”还不愿死,即使不得不死,也希望能到一个好的去处。佛陀说大众的这些疑问,不是佛所乐答,生而必死何足为奇?反而教导我们把握现生因缘,了解我们为什么会生、怎样才能让生的因缘灭除。在缘起法则下,有生必有死,无明不破还会生,探讨未来如何就无有了期了;这因果必然的法不管佛出不出世法住法界,这叫因缘法;随顺此必然理则而产生的生老病死等现象是缘所生法,圣弟子于此事相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因果间的必然性正智善见,就会成就未来不生之法。

  如经中众人一样,反观自身,不但经常落入过去、未来的回忆、顾念、猜测、幻想之中,还常常展望未来,对没到的将来欣求、设想,跃跃欲试,希望以后在哪里、变成什么样的形象或和谁在一起等,总迷失在颠倒妄想之中,有时看着自己都哑然失笑,想来自己已于百千劫来颠倒梦想,也没想出什么结果,却还要不停想,几乎时时都落入无明的狂想中的。想起师父说:

  我们最大的惯性就是想,要让我们不要想比死都难!对这一点多少是体会了一些。如果不回到身心,是不可能发现自己落入哪里的;如果没有回到“看”,是不可能察觉在“想”的,所以“看”的当下就是截断众流。正是因为自己没在“看”,所以才任由想蕴天马行空,忽东忽西,四维上下,拉也拉不回来。唉,看来培养“看”的惯性还真不容易呢!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2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0集
 杂宝藏经白话 梵摩达夫人妒忌伤子法护缘第十七
 佛说六度集经 卷第三之二五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闻所成地第十
 华严原人论 3 斥责偏浅的教义——指修习佛学而不了解教义的人
 杂宝藏经白话 比丘补寺壁孔获命延报缘第六十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6 卷六
 大念住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九四)
 中部147经 教诫罗侯罗小经
 杂宝藏经白话 天女本以乘车见佛欢喜避道缘第四十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附录二 菩萨清凉月──访果祥师谈圣严法师[栏目:归程·圣严法师自传]
 佛陀教育的目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62 不可误解“即心是佛,即身是佛”的观念[栏目:本性法师]
 身和同住[栏目:工作好修行]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六章 知足、感恩、大慈大悲[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破迷开悟[栏目:寂静法师]
 窍诀[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栏目:新编佛教念诵集]
 可畏可爱的业力[栏目:其它]
 漫漫飞花主春来[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