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1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3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1集

  这一集主要学习导师著作中相关业的知识。印度文明的兴起、发展真实记载了人类在探索宇宙人生的奥秘、追求幸福与解脱的曲折历程。而佛陀的正觉与弘法掀开了印度思想文化乃至世界宗教文化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古代人民困惑于大自然的无常和不可抗力的灾变,以为有一个大力的主宰在操控着宇宙世界,奥义书中将此神秘的大实在人格化为梵天。面对有限生命的无法自主,对生死现象的迷惘,在永恒存在的意欲下,幻想到自身生命有一个不变的主体。悟此生命的当体就会生于不死的梵界。导师将奥义书中发展了的梵的思想归纳为“真心梵我论”。即宇宙世界有一个主体梵与自身身心中有一个生命的本质:“我”,小“我”属于大“我”,幽囚于身心世界的小我回归大我“梵”就成了修行的最终理想。而佛陀的正觉,正是发现宇宙世界并没有一个操纵万有的神我,身心生命中也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自体。世间一切包括生命现象只是依缘而起的因果必然,于自身心中悟到杂染的因缘相聚则必会导致流转生死的纯大苦聚,依正确的方法,消除了生死的因,轮回的苦果就不生,这才是解脱生死的圣道。

  奥义书另一大建树是“业感轮回说”。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未来,生死相续中,依业造成各自未来的身份。这对旧有的完全靠祭祀乞求神保佑的他力思想及婆罗门至上、一生族的首陀罗没有再生权等不平等的思想有积极的革新意义,但此业感轮回说仍是有“我”的轮回观。对此有“我”的业力观,佛陀虽作了纠正,但业力的思想在佛世并不占有重要地位。佛陀仍以缘起来说明生死的流转:虽有因果相续的业的现象,其中并没有一个主体在流转。佛陀开示生命流转的缘起,目的不离有因才有果、因灭果即灭的法的必然,以开显还灭。教导弟子通过体证缘起法性而证得解脱。所以,对于缘起的理解、体见才是学法的根本重点所以。通过学习,也更珍惜自己学习正法的机会,更加理解师父所说的:用一生的生命和财产投入来学习缘起法都是值得的。在这一点上,自己还欠缺的太远。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2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0集
 杂宝藏经白话 乾陀卫国画师罽那设食获报缘第六十四
 贤愚经白话 慈力王血施缘品第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一六)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九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一七)
 理门论述记·1卷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七八)
 杂宝藏经白话 罗睺罗因缘第百十七
 付嘱后记第十章(优婆塞卢荣章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章 界相应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56 请认识思绪的特性[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莲宗故事(二)[栏目:莲宗故事]
 损毁的架子[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贞操即不邪淫[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11. Sujata and the Seven Types of Wives[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五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464.箬庵通问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回归[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五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